跟着《酱园弄》去旅行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4日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酱园弄·悬案》作为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切关注。《酱园弄·悬案》由陈可辛执导,章子怡、雷佳音、梅婷、杨幂、赵丽颖、易烊千玺、王传君等明星参演,阵容强大。故其拍摄取景地随即迎来新一轮的观光体验热潮,我也“轧轧闹忙”,前去感受了一番光影与历史相融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故事设定在1945年日本侵华战败投降前夕。上海新昌路酱园弄85号二楼后楼,大块头詹云影(王传君饰)头颅消失,身体被肢解后装于皮箱中,因血迹滴漏被邻居发现报警‌‌。警局负责案件的副局长薛至武(雷佳音饰)到现场查案,结果死者妻子詹周氏(章子怡饰)被以杀人罪定案后关入监狱等待审判,一个多月后上海地方法院一审判处詹周氏死刑。想不到本案引起全社会哗然,各方人士纷纷登场……这桩由家暴引发的反杀案,成了“民国四大奇案”之一。剧中,赵丽颖挑战女作家西林的明艳知性形象,原型参考了当时为詹周氏发声的女作家苏青,素色旗袍、金丝眼镜、复古波浪卷,再配个贝雷帽,往哪儿一站都是民国才女的气质;杨幂饰演蓬头垢面、眼神阴冷的狱友王许梅,原本是个风光无限的当红交际花,结果因为窝藏难民被抓进监狱,直接从云端跌到泥潭里;梅婷的角色叫王陈氏,看造型就是个典型的底层妇女,粗布衣服、黯淡的妆容,眼神里全是躲闪和不安;易烊千玺则以光头、独眼、佝偻姿态,饰演盲人算命师“宋瞎子”。</p> <p class="ql-block">  最终结局: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法院在1948年把詹周氏(本名周春兰)由死刑改判为15年徒刑,建国后转送苏北大丰农场服刑,刑满释放后她改名周惠珍,被分配到大丰农场川东分场就业,成为托儿所保育员,1959年与组织介绍的对象严少华结婚,一生没有生育,退休后安享晚年,活到近90岁,然而她不堪回首,再未踏入过上海。真是不得不感叹其人生变幻莫测,谁都没想到她居然能活下来,不过那是后话了。《酱园弄·悬案》应该是第一部,接着还有第二部。</p> <p class="ql-block">  《酱园弄》主要外景地,位于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乍浦路风貌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64~1904年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分段辟筑,得名于浙江省乍浦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稍乍浦路480~490号(双号)恩德堂旧址,建于1930年代的教堂建筑,砖木结构西式风格,机平瓦双坡屋顶,红色清水砖墙立面,有通高壁柱及罗马风式样券窗,2015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早在1881年,当时在上海的外国基督教徒发起成立了上海中华福音会,后在此建立教堂。该教会的宗旨是不分国籍和教派,只要愿意并努力为本会工作者,皆可成为会友,因此教堂被命名为“Endeavour Church”,意译为“努力”,音译为“恩德堂”。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教堂位于日本人集中的虹口,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数锐减。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的英、美籍教友或离沪回国,或被日军关入集中营,教堂由汪伪政府派人主持。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关押的教友释放出狱,开始重振教会,1948年一度改名“忠主堂”。解放后,由于在上海的外侨人数不多了,该教堂改称“联合布道会堂”。1958年,联合布道会活动结束,教堂由虹口区人民政府接收,后为虹口区科技协会、集体事业管理局等机构使用。</p> <p class="ql-block">  乍浦路455号西本愿寺上海别院旧址,1931年建造,仿日本西本愿寺式样,呈印度佛教建筑特征。马蹄形的拱形大厅,沿街东山墙置巨大拱形莲瓣券面。该寺于1906年在文监师路(今塘沽路)114号开院,次年设立龙谷会开始对中国人传教。1931年在现址新建该幢穹形花岗石寺院,作为参拜神道、僧人住所和暂存骨灰盒之用,1944年又增建九层高佛塔。在抗日战争期间,该寺不仅藏有大量军火,而且多次为侵华战死日军举行“和军大超度”活动,大门口还挂有“英灵奉安所”的木牌,将战死者的骨灰盒集中存放,定时中转去日本,充分反映西本愿寺“神国”思想和侵略帮凶者的面目。抗战胜利后,佛塔废,寺房一度用作和平博物馆,今已改作他用。</p> <p class="ql-block">  相邻的乍浦路439号本圀寺旧址,建于1922年的砖木结构日本教堂,具有日本传统式和西方教堂建筑特征相结合的折衷风格,建筑形制规整对称,双坡屋顶,主立面外墙采用水刷石墙面,入口雨棚采用日式卷棚屋顶,并有雕梁、斗拱、悬鱼等构件,2015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899年,日本日莲宗僧侣旭日苗师主持建造“日宗宣教会堂”作为上海日侨宗教活动场所,1901年更名为“妙觉寺别院”,1905年正式定名“本圀寺”,1922年又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形成了现存建筑的基本格局。该建筑群,见证了20世纪初期日本宗教势力在沪发展的历史阶段。截至2019年,原寺院建筑群成为外来务工人员混居的民居,内部空间经多次分割改造,原始宗教功能完全消失。现在应该经过修缮,整体形制还是完整地展现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接着,就来到了乍浦路北海宁路口的《酱园弄》外景地。记得在2024年春节前,随着电视剧《繁花》热,另一个被带火的正是拍摄中的电影《酱园弄》,当时我在我的《<a href="https://www.meipian.cn/5054ahwz" target="_blank">繁花之旅</a>》同时顺便游了此处“酱园弄”。40米长、14米高的弧形围墙书写着大大的“酱园”两字,泰昌参燕批发、崔记生煎馒头、仁昌南北货、万合玻璃器皿、兴记观鲜果商店、同德机米零趸批发、祥记小馄饨、观园大众浴室、详裕估衣商店、合昌号商行、荣昌鞋帽、黄柏英推拿正骨、玉珍糕团铺、广生堂、福荣号、兴元旅馆、鸿泰银号、妙手堂、申江信义贸易商社、荣安贸易公司……老店招与老建筑相得益彰,活脱脱一个烟火气和市井味十足的民国时代上海旧影。</p> <p class="ql-block">  在电影圆满完成实景拍摄后,“酱园弄”所有外景在2024年6月底前相继拆除。不过虹口区趁热打铁,于2024年9月完成更新提升和功能转型的改造,具有历史风貌、人文风情、影视特色、商业烟火特质的乍浦路风貌影视街正式开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视野中。北海宁路口,新竖了一座挂有“乍浦路”字样的黑色铁艺牌楼,与张园的有几分相似。章子怡饰演的詹周氏在电影中所乘坐的上世纪30年代电车,如今改成了“胜利咖啡”。</p> <p class="ql-block">  改造后的乍浦路风貌影视街,从上海传统小吃排骨年糕、馄饨,到精致的西式简餐、下午茶,从古董家具到老上海旗袍店,复原老上海街景的同时打造兼具影视拍摄与文旅消费的场景。除了胜利咖啡,街区已入驻椿方圆面馆、对印茶局、杜哈夫西饼2066、蒋掌柜排骨年糕、巧牧文创雪糕等店铺。老建筑外立面上,虽然撤下了琳琅满目的老店招,却复原了20世纪30~40年代上海的美学风格,挂出了《风云儿女》《马路天使》《桃李劫》等巨幅怀旧电影海报。马路布景和沿街店铺,再现了一个世纪前的摩登上海,也为电影爱好者们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p> <p class="ql-block">  红帮裁缝吕师傅迷上了此处历史风情,乍浦路风貌影视街也向他敞开怀抱,提供了一个以海派长衫和旗袍为主的展示空间。“酱园弄”弄堂口、黄包车前,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的吕师傅,热情讲解海派服装文化与风貌街特色,并协助游客选装、换装及摄影。在风貌影视街“NPC”当久了,吕师傅名声在外,不少游客特意赶来体验一把海派服饰。</p> <p class="ql-block">  北海宁路与海宁路之间的乍浦路408号胜利电影院,2023年10月盛装归来,重新恢复电影放映。原名好莱坞大戏院,建成于1929年。开业后不久,更名为国民大戏院。以后几经易主,1931年更名为威利大戏院,1942年更名为昭南剧场,1945年再度更名为民光剧场。上海解放后,改名为胜利电影院。1989年更名胜利艺术电影院,1998年改为胜利娱乐城,之后陷入停业困境。2022年,胜利电影院开始进行修缮工程,给这栋老建筑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戏院的建筑主体为圆形三层,屋顶曾消失的中国式宫殿建筑终得以恢复。西式的主体建筑加上屋顶中国元素的正殿造型,成为乍浦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虹口曾是上海电影重镇,胜利电影院所处的海宁路乍浦路口附近,除了胜利电影院外,还曾经汇聚了海宁路330号国际电影院、乍浦路388号虹口大戏院和乍浦路341号解放剧场三家影剧院,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影剧院“金三角”,见证了中国电影放映事业的起步。胜利电影院以西不远的国际电影院,初名融光大戏院,1932年由粤商建造,是虹口区早期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以放映立体电影闻名。鲁迅先生曾多次光顾融光大戏院,并在日记中记载了观影经历。1949年6月由上海军管会文艺处接管,同年12月改名,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国有影院之一。2009年,影院升级为星美国际影城,融合观影、休闲、餐饮等功能。但在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有限公司与上海星美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发生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欠费),2019年经法院判决双方解除了合同关系,估计影城从那时起已关闭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  胜利电影院以南隔一条海宁路,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诞生于此。创建于1908年,最初是在溜冰场上用铁皮搭建的一座仅能容250人的简易房子俗称“铁房子”,初名虹口活动影戏园。1913年由日本人接办后更名东京活动影戏院,1915年改名虹口活动影戏院,1919年采用虹口大戏院之名,这时铁皮房已改建成钢筋砖木拱型结构建筑。1945年抗战结束后,大戏院停映电影改演地方戏曲,1956年剧院公私合营。1998年在拓宽海宁路工程时被全部拆除而改建成了道路和街头绿地,但绿地内立了虹口大戏院遗址纪念碑和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铭牌,目前不知为何又在改造了。沿此乍浦路往南,还有创建于1927年的解放剧场,1990年代随虹口区旧城改造工程停止运营,原建筑经内部改造变为葡儿飞美食广场。与此同时,乍浦路也成为上海最早的美食街之一,曾经是当之无愧的上海饮食时尚地标。</p> <p class="ql-block">  北海宁路,上次前往因拍片临时封闭。1904年前填浜筑路,仅长170米,曾名大兴街,1920年代改今名。现两边的房屋均被征收,路南单号老房子受2024年北横通道建设影响更被拆光,路北双号的虹口区55街坊老房子则基本保留。其中的北海宁路64号前身,是1924年迁来的日本丰阳旅馆,一度成为日本海军的指定社交场所。接着,尚存北海宁路58弄14~24号、56号门牌的红砖历史建筑,曾是军产住宅。北海宁路吴淞路公交始发站后的北海宁路30号,为日本海军武官府旧址,后为东海宾馆(原东海舰队司令部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  海宁路,1902年始筑乍浦路至九龙路段,名鸭绿路,后以浙江省海宁县(现为海宁市)改今名。海宁是我的祖籍,故走到这儿倍感亲切。其实,真正的酱园弄并不在这一带,只是2023年6月的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场特别展览在修缮后重启的胜利电影院举办,受邀嘉宾陈可辛导演前来参观,从平台望见下面的乍浦路、北海宁路,惊叹于老建筑群保存之完整,当即动了在此拍新片的念头。虽说车墩影视基地也有成片的老上海风貌街道,但乍浦路的一砖一瓦经过年复一年的雨雪风霜,有过更真实的市民生活痕迹,加上不少历史保护建筑已在此伫立近百年,这样的实景经得起大银幕考验,更能满足导演的审美追求。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这一带的道路走势和原型故事发生地新昌路颇为相似,确实是最合适的取景地。为了进一步触摸历史脉搏,我决定再沿着海宁路(北横通道)前往西南方向约3公里的酱园弄原址地一游。</p> <p class="ql-block">  途中,看到马路对面的西街幼儿园(西街21号),现又名钱君陶艺术幼儿园,是法国天主教会于1893年创办的仁善学校附属幼稚班,解放后改名海宁路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1958年更今名。</p> <p class="ql-block">  来到四川北路口,四川北路894号为中行大楼,即中国银行虹口大楼,1932年竣工,装饰艺术派风格,199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90多年过去,今仍为银行使用,现在此地的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虹口支行四川北路第一分理处。</p> <p class="ql-block">  路口斜对面(西南角),就是人们熟知的四川北路859号中信广场了。中信广场一角的醒目建筑物,非四川北路889号虹口大楼莫属,建于1927年的现代式公寓大楼,原为虹口大旅社。建筑由于受到当时兴起的机械美学的影响,设计上采用了流线型线条和对称的几何构图,呈现装饰艺术派风格,1999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站在路口对角抬头眺望该大楼,空中花园似的平顶弧形塔亭与红瓦坡顶方形塔楼相映成趣。上海沦陷时期,大楼南部曾毁于日军炮火之中,战后才得以修复。1957年上海市第七百货商店进驻,从此成为四川北路上的虹口商业龙头,然而传统百货后来出现危机,2003年市百七店闭门谢客。取而代之的中信广场,整个项目由街区型商业设施与一栋228米超高层办公楼组成,堪称虹口与北外滩的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而路口西北角,便是海派潮流地标之一今潮8弄,可参见我的美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4lgwg50r" target="_blank">虹口新天地:从今潮8弄到上海音乐谷</a>》。今潮8弄实际上只是滨港商业中心一期,海宁路500号的滨港商业中心二期也于2024年底开业了,含约10万平方米的新建商业区域和10万平方米的超高层办公楼,上海文学馆、虹口海派文化中心两大市、区级文化场馆亦在其中,并将以“百年穿越、中西碰撞、时空对话”的多元业态魅力,点亮虹口消费新场景,打造成为上海下一个标杆性城市商旅文体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  此后的海宁路到处在搞建设,看来百年海宁路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宁路590弄1号弘安里,正在开发的是旧名新义的低密度里弄风貌高档别墅。特点就是注重保留和延续海派文化,通过保护修缮、保留改造、更新改建等方式,最大限度延续里弄风貌肌理,将经典海派与现代居住理念融合。静安、黄浦及虹口一带的市中心区域,大片旧式里弄动拆迁后,发现翻建高楼大厦不再是唯一出路,所以许多征用地块都封闭沉寂了相当一段时间,理清思路后有了新的方向和追求目标。</p> <p class="ql-block">  山西北路圣和圣广场以北沿海宁路的绿化带中,有一排六座牌坊,有趣的是每座牌坊上都挂了一个门牌:海宁路九二九弄5号、海宁路九二三弄7号、塘沽路八二零弄15号、塘沽路942号、塘沽路948号、塘沽路1000号。我想,这或许是对城市更新中消失的历史建筑的一种默默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  穿过著名的七浦路服装市场西段,到达西藏北路166号静安大悦城,这座商城在2023年初已写进我的美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4kpxb9nq" target="_blank">从长风大悦城到静安大悦城</a>》。</p> <p class="ql-block">  又经蒙古路、乌镇路,跨过苏州河,终于走到了新昌路。新昌路1899年填张家浜筑,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以北段初名蔓盘路,1914年与南段同名为梅白克路,1943年又以浙江新昌改今名。1945年3月20日,新昌路432弄发生了一起当时震惊沪上的杀夫案,因该弄通向著名特色老店张振新酱园故名酱园弄,遂史称“酱园弄杀夫案”。这个新昌路地址应该位于山海关路口左右,然而这段新昌路上只见到了新昌路488号雅州公寓一个门牌号,往南过了青岛路的新昌路最大门牌号则是372号,可见新昌路432弄显然已经消失在了雅州公寓以南的青岛路66弄金色家园高层住宅小区里。</p> <p class="ql-block">  不过我知道,这段山海关路的另一端,山海关路成都北路口的西北角,早就有一组酱园弄街景。山海关路修筑于1915年,以前是弹硌路,初名小沙渡路,1943年以河北省山海关更今名。南侧沿街为始建于1910~1930年代的石库门旧式里弄懋益里、栢福里,原有一条山海关路153弄连接二里。如今这一片正在旧貌换新颜,用的依旧是旧里名,实质却是海玥黄浦源风貌别墅区,老上海风情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路成都北路口东北面的草地上,立了一块“中共中央特科机关遗址”纪念碑,原地址为山海关路168弄(肇庆里)17号。碑文上写道:“1930年,陈云等在此开办新生印刷所,秘密印刷党内文件。这里又是中共中央特科的秘密联络点,周恩来、陈云、秦邦宪等曾在此开会。”东段山海关路北侧的整片土地包括肇庆里,2007年已全部建成新昌路477弄上海滩·新昌城。</p> <p class="ql-block">  过了成都北路(南北高架路),就是酱园实景地了。那么我们回到“酱园弄”话题,上海酱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新闸路、黄河路周边是颇有名气的酱园集聚地‌。今山海关路成都北路口的酱园造景以新闸路543号张振康酱园为原型,而乍浦路北海宁路口的酱园造景则以新闸路1056号张振新酱园为原型,但两家当年都是张逸云的产业。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化工专家和实业家、中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吴蕴初创办了生产知名“佛手”牌味精的天厨味精厂,而鲜为人知的是,实际上工厂真正的投资人为沪上酱园业巨子张逸云,它是两人合作开办的企业。</p> <p class="ql-block">  隔路相望的是一座静安雕塑公园,合围在山海关路、成都北路、北京西路和石门二路之间,始建于2007年,分两期建成并分别于2008年、2010年开放,具有大众休闲、雕塑展示、艺术交流三大功能,最后我去里面走了走。静安雕塑公园作为一个24小时全天候开放式城市公园,以人为本,以绿为主,以雕塑为主题,以展示为手段,绿化与雕塑、小品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同时为广大市民提供游憩、休闲和接受艺术熏陶的活动场所,是上海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与文化设施结合的典范。从成都北路777号3号门入内,入口矗立着比利时雕塑家的作品《通向未来》,这座有着哥特式尖顶和繁复镂空花纹的塔,用电脑制图、激光切割,材质是特种钢材“考登钢”,其特殊之处在于只生一次锈,之后再怎么日晒雨淋都没关系。入口北侧像很多公园一样,也有一个九回共享运动场。入口内南侧则为一个梅园,有近百种不同品种、总计200余株的梅花,每年3月份是最佳赏梅时间。</p> <p class="ql-block">  运动场后为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中共淞浦特委成立于1928年,是我党开展上海郊县工作、领导农民运动的机构,由杭果人任书记、陈云任组织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到处屠杀共产党员,淞浦特委为迷惑敌人,特意将办公地点设在山海关路私立正德小学的一幢石库门校舍内。在学校掩护之下,敌人一直没有发现淞浦特委的办公地点。当年的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是山海关路387弄5号,1987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规划中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将坐落淞浦特委机关旧址所在区域,因此决定旧址建筑整体迁移保护,向东北方向平移了120米,新址今为山海关路339号。</p> <p class="ql-block">  公园中心为台地园,大草坪上散布着一些悠闲自在的人物和动物雕塑,另有一个叠瀑池。可在此地露营,有时也会在此举行演出活动,春天则是郁金香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西北面一座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自然博物馆筹备于1956年,记得我少年时代的自然博物馆位于延安东路260号(河南中路口),现那个位置似乎属于延安东路274号延河大楼,但延安东路260号作为1923年竣工的华商纱布交易所旧址,折衷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大楼,199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7年,本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正式立项,2009年破土动工,2015年对外开放。据自然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今有28万余件藏品。目前正在举办《中国恐龙大展》,一展看全国,一眼看亿年。</p> <p class="ql-block">  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2016年建成运营,是一座经设计师神来之笔化“腐朽”为“神奇”的独具特色艺术空间,这座全地下占地800平方米的建筑,设计师采用东西两片反向素水泥弧形墙,一大片连接楼梯间和两片弧形墙的大屋面,魔幻般的呈现出灵动而连续的空间立面,并巧妙形成入口空间、接待空间、外花园空间、内花园空间等。相继举办过多次展览,正在举办的是《探索自然的治愈力量》。</p> <p class="ql-block">  西南1号门,也是公园对外地址:石门二路128号。门内南侧有许多外国艺术大师创作的雕塑作品:生命之水、舞动·凝视、音乐的力量、美丽的狂想、智慧之音、音乐之神、美丽时刻、男低音、幸福的颜色、天使·荣龟等。</p> <p class="ql-block">  过了北京西路510号2号门的公园东南部,建有长长的曲廊,我印象里中共中央组织部遗址就在其中,结果兜兜转转像在“迷宫”中穿梭。途中又看到了一些散布的雕塑作品:鸵鸟-捉迷藏、七彩鹦鹉、巴塞尔龙喷泉、一切皆有可能等。转了半天,仍然没有找到遗址纪念碑。择日再去,因设备检修,长廊前水池的水都抽干了,石子铺底的旱池另有一番景象,池中忽然发现上次去遗漏的合流、偶遇两座雕塑。</p> <p class="ql-block">  最终在3号门内的园道旁,找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遗址纪念碑,原来离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近在咫尺。中共中央组织部旧址,原位于成都北路741弄(丽云坊)54号,是1928~1931年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地。1982年经当年在组织部机关工作过的黄玠然等寻访,确认原建筑因市政建设拆除,所在地块后来被融入了静安雕塑公园。</p> <p class="ql-block">上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5w77b6"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魔都遇见“古堡”</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下一篇:</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udx3ow"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上海人民广场深度游</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