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疆(南疆为主)自驾第21天——吐鲁番郡王府~火焰山~达坂古城~盐湖~乌鲁木齐

琼瑶

<p class="ql-block">早上6点不到就醒了,想想9点半才出发,而且早饭是送到客房来的,时间绰绰有余,所以赶紧搜搜附近有啥感兴趣的景点,发现一个“郡王府”,连忙摸黑爬起来,脸也没洗,牙也没刷,打个车赶到“郡王府”。</p> <p class="ql-block">那云像不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孔雀?良好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到了目的地一看,这么偏僻,就和司机商量能不能等我,他爽快地答应了。</p> <p class="ql-block">先看到的是“苏公塔”,还没开门,我预料到的。</p><p class="ql-block">门票45元呢!难怪那些大门进去的民工不让我跟进去。</p> <p class="ql-block">苏公塔简介:</p><p class="ql-block">苏公塔是吐鲁番最为代表性建筑、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精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于公元1777年,迄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晚年为庆寿、恭报清王朝的恩遇和忠诚,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维护祖国统一业绩能留芳干古,自筹白银7000两建造。苏公塔1988年1月13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苏公塔是用清一色灰砖叠砌而成,除了顶部窗棂外,基本上不用木料。塔身浑圆,呈圆柱体,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垒砌。塔基直径10米,顶部直径28米,塔高37米,四周共有14个窗口,供通风采光使用。塔内用砖砌出的螺旋式72级台阶直通塔顶,塔顶面积约10平方米,可供瞭望。塔顶为穹窿顶,上有铸铁塔饰。塔身表面砌叠十几种不同形状的平行几何图案,或横或竖或平置或斜砌或凸起或凹进,通过普普通通的灰砖,循环往复,变化无穷。</p><p class="ql-block">额敏和卓是维吾尔族中涌现出的爱国者一吐鲁番第一代郡王。他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祖国统一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发现旁边这里可以让我瘦小的身躯钻过去爬到围墙外边</p> <p class="ql-block">围墙外的土堆上拍的</p> <p class="ql-block">旁边野地上拍的</p> <p class="ql-block">栅栏处拍的</p> <p class="ql-block">门缝里拍的</p> <p class="ql-block">再去“郡王府”,走近一看,入口处没人,赶紧溜进去</p> <p class="ql-block">满脑子就想着抓紧时间拍照出去,别被人发现驱赶</p> <p class="ql-block">郡王府简介:</p><p class="ql-block">吐鲁番郡王府位于吐鲁番市区东郊的葡萄乡木纳尔村,距市区2公里。</p><p class="ql-block">18世纪前期,蒙古准噶尔部的统治者曾多次派兵袭扰吐鲁番盆地,额敏和卓配合清朝皇帝在平叛准噶尔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乱中,数十次组织本地军民奋力抗击。1720年准噶尔部再次侵扰吐鲁番,额敏和卓在清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编练本地人马为“旗队”,任命各级指挥,参加了数十次战斗取得胜利,被皇帝册封为札萨克辅国公。1756年,额敏和卓又在清朝平定南疆地区大小和卓的叛乱中任参赞大臣,屡立战功。1759年被册封为郡王,(世袭罔替)。他的事迹得到各族人民的肯定,并载入史册,世代相传。其画像悬挂于紫光阁,乾隆亲自撰词,称赞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宜,其心匪石,不可转移“,并两次接见他。额敏和卓为了表达对乾隆皇帝的感恩之情,晚年时自费白银7000两,命其子苏莱曼修建报恩塔——苏公塔。</p><p class="ql-block">郡王府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环境优美,是游客,摄影爱好者的最佳去处,也是欣赏民族歌舞,品尝民族御宴的好地方。并被电视剧《吐鲁番郡王》,《楚留香传奇》丝路发现(第六集)《赵丹》《奔跑吧兄弟》等的主要拍摄取景基地,2007年并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郡王府再现了当年吐鲁番军事,政治,文化中心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可能他们压根想不到会有人这么早来</p> <p class="ql-block">右下角“高抬贵脚”</p> <p class="ql-block">葡萄架</p> <p class="ql-block">王座</p> <p class="ql-block">金碧辉煌,比“库车王府”奢华很多</p> <p class="ql-block">有一口大钟</p> <p class="ql-block">公元一七六七年,乾隆皇賜</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不去了,我心虚得很,生怕有人发现我</p> <p class="ql-block">“郡王府”门票20元,我半票是10元,来回打车19元,郡王府没有从容细致地参观,钱上亏了,心情赚了</p> <p class="ql-block">7:09,他们集合出发,这就是旅行团的常规操作。</p> <p class="ql-block">西游文化旅游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孙悟空,金箍棒</p> <p class="ql-block">重点是两棵树</p> <p class="ql-block">龙梯</p> <p class="ql-block">铁扇公主的芭蕉扇</p> <p class="ql-block">师徒四人</p> <p class="ql-block">挺素雅的</p> <p class="ql-block">时间还早,逛公园</p> <p class="ql-block">逆时针方向参观</p> <p class="ql-block">三个亭子都和老人有关。</p> <p class="ql-block">早餐是送到房间来的。这样也好,酒店不要设餐厅,成本大大减低。</p> <p class="ql-block">出发</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火焰山</p> <p class="ql-block">尽管20多年来过,我还是又买票进来了。</p> <p class="ql-block">这支巨无霸温度计没变</p> <p class="ql-block">那年没拍照留念,今天补上。</p><p class="ql-block">让我看看多少度:43度</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小时候西游记看过记住了,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也记住了</p> <p class="ql-block">本来想赤脚踩在火焰山的红土地上,杀菌,但是实在是脚趾甲太难看。</p> <p class="ql-block">好多队友,尤其是买全票(40)的人,都觉得这钱花得冤枉。</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达坂古城</p> <p class="ql-block">歌里唱到“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呀,一双眼睛真漂亮!”,可惜姑娘正好闭上了眼,她真的是有一双眼窝深深的、眼珠乌溜溜的大眼睛。</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城门:</p><p class="ql-block">自唐朝起,达坂城便已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在这里,还有过一位被称为“湘军第一悍将”的刘锦棠将军,曾在这里征战过,八九十年代还有老百姓在这里捡到当时的武器碎片。1875年,清朝政府正式开启了收复新疆的战役,以左宗棠为收复新疆的总指挥,左宗棠向清廷推荐了刘锦棠为前敌指挥,认为他”英锐果敏、才气无双、志虑忠纯”。达坂城在援疆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战役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不仅打通了南下的通道,为清军进军南疆铺平了道路,对清王朝迅速扫清阿古柏残余势力,也为收复新疆百余万平方公里领土奠定了基础,对稳定边疆是具有社会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他在修城墙</p> <p class="ql-block">城墙的砖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古镇周边山脉简介:</p><p class="ql-block">达坂城古镇地处天山脚下,博格达山与天格尔山分列北南,形成独特地理屏障。两山借G30连霍高速与古镇紧密相连,尽显“山水绕城、古今交融”之美。</p><p class="ql-block">博格达山:千年雪峰映古城</p><p class="ql-block">博格达山主峰海拔 5445米,蒙古语中“博格达”意为“神灵”,自古被视为神圣之山。从吐乌大高速达坂城段驱车而过,可清晰望见博格达峰的巍峨轮廓 —— 峰顶积雪终年不化,在阳光照耀下与蓝天相映成趣,游客可在达坂城古镇游客可驻足远眺,感受雪山与古镇夯土城墙的时空对话。</p><p class="ql-block">天格尔山:丝路古道穿峡谷</p><p class="ql-block">天格尔山南侧,其北麓的白水涧道曾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关键路段。唐代设“白水镇”扼守要冲,现存的夯土城墙与烽燧遗址,记录着千年军事与商贸的兴衰。如今,连霍大高速与白水润道并行,游客可沿高速直达古镇,感受地质运动的磅礴。</p> <p class="ql-block">李怀恩,是唐朝武则天年间被委派到白水镇(今达坂城古镇)的将军,以清正廉明、发展当地经济著称,被朝廷封为“昭武校尉”。</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古镇城楼:</p><p class="ql-block">达坂城古镇坐落于天山南麓,城楼曾是古代军事防御与丝路商贸的重要枢纽,兼具边关堡垒与商队驿站功能,堪称历史活化石。</p><p class="ql-block">城楼构造精巧,厚实的夯土墙抵御风沙,瞭望孔监视四方,烽火台以烟火传递军情,城门则在和平与战时灵活切换,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如今,古镇复原唐代白水镇风貌,青灰城墙与赭红碉楼依山而建。城楼、烽火台等建筑采用传统材料古法重建,重现历史质感。游客可登楼怀古、驻足烽火台遐想,或身着古装穿梭仿唐市集,沉浸式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校军场:</p><p class="ql-block">公元640年,大唐兵部尚书侯君集奉命帅军开赴西域平定高昌,灭高昌建立大唐西州,侯君集命随军出征的敦煌李氏大族世袭官宦李怀恩沿丝路古道一路向西建城设驿携灭高昌余威,扬我大唐君威,保我商路通便。李怀恩行军至此,得知达坂城此地乃是漫漫天山山脉中最大的山口通道,于是在这里建设了达坂城区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官方行政机构。</p> <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当年这里短兵相接,喊声冲天、金戈铁马、炮火连天。</p> <p class="ql-block">白水镇</p> <p class="ql-block">达坂城古镇城门:</p><p class="ql-block">达坂城古镇城门采用古代悬门绞索系统,该系统始于汉代并沿用至明清。城门由厚重实木门板构成,通过棒卯结构紧密连接,边缘包嵌铁制护边,极大地增强了防御性能。城门上方设有实木绞盘,缰编缠绕其上,守军可通过城墙上的瞭望口灵活操控绞盘,实现城门的平稳升降。当外敌来犯时,迅速升起城门,与护城河相互配合,形成坚固的防御屏障;在和平时期,则降下城门,方便行人与商队自由通行</p><p class="ql-block">古镇设有一道城门与二道城门,二者相互呼应,构建起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一道城门作为古镇的前沿防线,地势开阔,视野极佳,能最早察觉外敌动向。其规模宏大,门板更为厚重,悬门绞索系统的构造也更为复杂、坚固,如同一位坚毅的卫士,牢牢守护着古镇的第一道安全防线。而二道城门则位于古镇内部稍深处,不仅具备防御功能,还融入了更多的生活便利性考量。当一道城门失守时,二道城门便成为最后的关键防线,它与周围的城墙、箭楼等建筑紧密配合,形成易守难攻的格局。</p><p class="ql-block">如今,达坂城古镇的城门均为仿古建筑,游客可近距离细致观察悬门绞索系统的精妙构造,亲手触摸古朴厚重的门板,沉浸式感受历史的沧桑韵味。在一道城门与二道城门之间漫步,既能深入了解古代军事防御的卓越智慧与精湛的建筑技艺,也能想象曾经这里的金戈铁马与市井繁华,体会历史与现实的奇妙交融。</p> <p class="ql-block">白杨河:</p><p class="ql-block">达坂城古镇内河道属白杨河水系,发源于东天山博格达峰南坡冰山区,由高崖子沟、阿克苏沟和黑沟三条支流组成,是东沟乡、西沟乡、达坂城镇的灌溉和生活水源。白杨河其旧名“白水”。白杨河水质达国家标准,河道内栖息着达坂城当地特色之———野生虹鳟鱼。</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干涸的池子不知是不是养金鱼的</p> <p class="ql-block">古井</p> <p class="ql-block">地窝子:</p><p class="ql-block">是新疆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物,一半建于地下一半建于地上,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的居住方式,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最早是由长期驻守在戈壁沙漠边缘新疆兵团所建,是一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和屯垦成边的见证。地窝子冬暖夏凉,具有御寒功能,而且可以抵御风沙。乌鲁木齐的地窝堡机场就是延这个而得名的。</p> <p class="ql-block">康巴尔汗故居:</p><p class="ql-block">相传很久以前,为了方便马车夫们将新鲜水果、丝绸等货物进行交换,达坂城就有了许多车马店供马车夫们休息,其中有一家车马店非常受人欢迎,因为他家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一康巴尔汗;当时追求她的人能装满10辆马车,但这个姑娘不爱财富不爱权力,她只喜欢一位聪明善良的维吾尔族小伙艾力普,他所有的家当只有两个水罐和一辆破旧的马车,于是他就做了一首《马车夫之歌》作为定情歌送给了康巴尔汗,就如愿以偿地娶了康巴尔汗,他们结婚后正值打时起,艾力普被征兵从此销声匿迹,康巴尔汗日夜思念自己丈夫,于是她就赶着马车唱着这首《马车夫之歌》去大江南北找自己大丈夫,这首歌就这样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1938年王洛宾在兰州听到了这首《马车夫之歌》,并将其翻译改编创作了《达坂城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马车</p> <p class="ql-block">绣楼:</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女子们绣花做女工的地方,它是个劳动的场所,休闲的场所,也是一个学习技能的场所,更是艺术创作的场所。后来成为了女子们抛绣球招女婿的地方,当然不是所有的女子都能在此地抛绣球,都是一些有钱人家、官宦子弟人家的女子,这儿也被称之为古代版的“非诚勿扰”。</p><p class="ql-block">Ancient Chinese women embroider the place of</p> <p class="ql-block">门缝里拍的绣楼底楼</p> <p class="ql-block">绣楼二楼</p> <p class="ql-block">绣楼对面</p> <p class="ql-block">通往“峡口古城”</p> <p class="ql-block">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峡口古城又称白水涧古城,位于白水润(现称白杨沟)旁而得名,唐代曾在此修建白水镇,是控扼天山南北交通要道。城墙依山势而铺展,平面略呈梯形,东西长约70米,南北长约80米,周长360米。由内外二城组成。西南、西北建有角楼,上建女儿墙古城以岩石为基,高于地面约5米。城墙是取当地碎砾石夹灰壤土夯筑而成,中间夹杂芦苇束以增强墙体架构,夯层厚10-15厘米不等,夯打密实。墙基厚2-3米,高约5米。峡口古城对于研究古代新疆交通、丝绸之路文化以及乌鲁木齐城市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原城墙受自然及入为破坏因素影响,局部残缺,留存下来的墙段也存在较多病害,现在已开展保护工程,对城墙进行了局部补砌、裂缝加固,以利于峡口古城的长期保存。</p> <p class="ql-block">西南角楼简介:</p><p class="ql-block">西南角楼,从残存墙体看也是用当地碎砾石夹灰壤土夯筑而成,推测形制为方形墩台上面建有城楼,以供巡防兵丁驻守,具体形制需通过考古工作进一步确认。西南角楼的修建,可俯瞰白水涧道交通情况,防范南侧来敌,起到控扼南北交通要道的军事驻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p><p class="ql-block">我想当然认为是这个土包子</p> <p class="ql-block">难道是这个?</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盐湖:</p><p class="ql-block">新疆盐湖又被称之为“中国死海”。盐湖湖水比重较大(是海水含盐量的七倍),人在水中不会下沉。</p> <p class="ql-block">早知道会去“盐湖”,我就会准备好红裙子换装了。呵呵,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早知道”,只有“刚知道”?“才知道”、“不知道”、“哪里知道”。</p> <p class="ql-block">盐湖全景</p> <p class="ql-block">又住回乌鲁木齐万国酒店。</p><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都住21楼的豪华套房。</p> <p class="ql-block">客房外能看到大名鼎鼎的“天山”。</p> <p class="ql-block">晚上吃大餐</p> <p class="ql-block">冷盘</p> <p class="ql-block">很圆满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