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游轮逛三峡》(滩险流急的西陵峡)

梵人(修地砖家)

<h1><p> 本次难忘的的乘坐游轮逛三峡从现在正式开始。</p><p> 本文为继上文《乘坐游轮逛三峡》(拦河大坝和船闸) 后呈上的另一篇拙文,从本文开始将正式开启“ 乘坐游轮逛三峡 ”。本文全称为《乘坐游轮逛三峡》微型连环画(小人书),第二部分(拦河大坝与船闸、长江三大峡谷、三峡之巅及神女溪)第二小部分(滩险流急的西陵峡),简称则为:《乘座游轮逛三峡》(滩险流急的西陵峡)。 希望朋友们喜欢。</p><p> 本文主要內容就是与朋友们分享游览三峡中第一个峡谷西陵峡的部分相关信息(本行程安排为三峡的由东到西,依次为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p><p> 注:1.西陵峡的位置是西起秭归县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因此我们的游览起点秭归新港游轮码头实际上就已经是处于西陵峡的中部范围了;</p><p> 2.三峡拦河大坝建成后,原整个三峡段江中的礁滩乱石全都深深的沉入了江底,江面处于平稳缓流的状态。因此,各种资料上(包括本文)关于“ 急流险滩 ”的文字描述对象均指的是“ 过去 ” 。这样,现在三峡游轮上观览的主要目标就只能是沿岸的奇山险崖了;</p><p> 3.三峡游轮游览只能是在船上沿江观览,而沿江可观览的景点只是三峡全部景点中的很少部分。并且大多数沿江可观览景点的背后面才拥有更加丰富多彩值得人们亲自前住观赏的东西;</p> 4.由于信息量过大的原因,本文的长江三峡将按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分别作为三个独立的小部分来制作成美篇呈予大家分享。</h1> <h1>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h1><h1> 由于“ 三峡 ”为长江的三个很有名的峡谷,因此,游览三峡时了解一下长江还是有必要的。</h1><h1>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东部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长江干流穿过藏、青、滇、川、渝、鄂、湘、赣、皖、苏和沪11省市。干流全长近6400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水等。<br></h1><h1> 原始长江东高西低,河流从东向西流入古地中海。到了1.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古长江区域进入了被称为燕山运动的地质构造期,长江中下游的大别山和巫山等山脉隆起,四川盆地形成,成为内陆湖盆,古地中海继续退缩。在3000万年前,青藏地区在板块挤压中缓缓抬高,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高原,长江流域也整体上升,上升程度为上游剧烈,下游和缓,地形变成现在的西高东低,长江流域的水系汇聚,向东流入东海。</h1><h1>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长江孕育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相互依存,共同铸就了中华文明‌。</h1><h1> 长江的浩瀚与壮美不仅在于她的渊远流长和奔腾咆哮,更在于她的深度和内涵。她将甘甜的乳汁融入了无数人的生活,成为了我们无法割舍的记忆。</h1><h1> 目前,长江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分蓄洪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河道裁弯(荆江和川江)和疏浚工程等水利工程,曾经的各种洪涝灾害绝大部分已成为了历史。</h1> <h1> 湖北宜昌至重庆的648公里的长江段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193公里“ 三峡 ”段的险山峻岭(建大坝后江中的礁滩险石已消失)更是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人(长江三大峡谷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长度分别为66、46、8公里)。</h1> <h1> 三峡在长江的位置。</h1><h1> 长江三大峡谷 ,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们各具特色:</h1><h1> 一、瞿塘峡:雄伟险峻的西大门</h1><h1> 地理位置 :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但最雄伟的峡谷。</h1><h1> 核心特点 :</h1><h1> 险峻 :两岸崖壁高耸,最窄处不足百米,以“雄伟险峻”著称,有“夔门”之称,自古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的评价。</h1><h1> 景观 :夔门、白帝城、赤甲山等历史遗迹,以及赤甲将军传说。</h1><h1> 二、巫峡:云雨巫山的秀丽画卷</h1><h1> 地理位置 :西起巫山县城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官渡口,全长46公里,以“幽深秀丽”闻名。 </h1><div><h1> 核心特点 :</h1><h1> 自然景观 :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云雾缭绕的巫山十二峰,形成“巫山云雨”独特景观。</h1><h1> 文化底蕴 :陆游古洞、孔明石碑等历史遗迹,充满诗情画意。</h1><h1> 三、西陵峡:险滩急流的天然险境</h1><h1> 地理位置 :西起秭归县香溪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 66公里(也有76公里之说),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h1><h1> 核心特点 :</h1><h1> 险峻 :滩多水急,有青滩、泄滩等险滩,航道曲折,行舟惊险。</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景观 :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自然奇观,以及黄陵庙、三游洞等人文景点。 </span><br></h1></div><h1> 总结 :瞿塘峡以雄伟险峻为特色,巫峡以云雨秀丽著称,西陵峡则以险滩急流闻名,三者共同构成长江三峡的壮丽画卷(由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得大禹治水之前的盆地平湖局部再现,三峡段江中的礁滩乱石已成为历史)。</h1> <h1><p> 三峡游轮水上观览的主要景点。</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h1> <h1><p></p><p> 本次乘坐游轮逛三峡的起始点就是秭归港游轮新码头。</p><p></p><p> 秭归县,别名屈原故里,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东与夷陵区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临巴东县,北接兴山县。</p> 秭归县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和平使者王昭君的故里。 </h1><h1> 秭归县城还是一个盘山而建的城市,简单说就是车开了半天才到之前路过的建筑下方。</h1> <h1> 秭归港游轮新码头入口。</h1> <h1> 秭归港游轮新码头大楼室内。 </h1><h1> 秭归港游轮新码头(即茅坪游轮母港)属于西陵峡西段江面区域,位于西陵峡范围内。</h1><h1> 秭归港游轮新码头位于秭归县茅坪镇,紧邻三峡大坝西北向,地处西陵峡口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附近。</h1><h1> 该码头是三峡库区“ 坝首第一港 ”,集大型游轮停泊、游客集散、文旅商业开发等功能于一体,可同时停靠6艘游轮。</h1> <h1> 秭归新港游轮码头大楼内的咨询台。</h1> <h1> 秭归新港游轮码头大楼内的宣传画。</h1> <h1> 秭归新港游轮码头大楼内的宣传画。</h1> <h1> 秭归新港游轮码头大楼内的宣传画。</h1> <h1> 秭归港游轮新码头。</h1> <h1> 秭归港游轮新码头上、下船可乘缆车。</h1> <h1> 秭归港游轮新码头游客上、下船可乘缆车,也可走步阶。</h1> <h1> 秭归港游轮新码头夜景。</h1> <h1> 游轮停靠秭归港游轮新码头。</h1> <h1> 巴东县城夜景还不错吧。</h1><h1> 巴东县是本次游轮往上游驶离湖北省经过的最后一个县城,游轮经过巴东县城为晚上。</h1><h1> 巴东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两岸,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东连宜昌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交建始、重庆、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境内总面积3351.6平方公里。</h1><h1> 巴东县旅游景点有恩施绿葱坡滑雪场、 巴人河生态旅游区(三峡女人谷)、巫峡、 无源洞景区、 野三关镇和 四渡河大桥等。</h1> <h1> 游轮穿过巴东长江大桥下。</h1> <h1> 巴东县城夜景。视频</h1> <h1> 夜晚,游轮从巴东长江大桥下穿过,大桥灯光变幻多彩十分迷人。</h1> <h1> 夜晚,游轮从巴东长江大桥下穿过,大桥装饰的霓虹灯闪烁,变幻多彩,好看极了。视频(游轮顶上摄)</h1> <h1> 长江边的巴东县。</h1> <h1> 长江边的巴东县。</h1> <h1> 巴东宣传片。网络视频</h1> <h1> 西陵峡世外桃源“ 三峡人家 ”。</h1><h1> 三峡人家风景区,是非遗旅游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截至2018年 9月14日,景区面积14平方公里,是国家级5A景区。</h1><h1> 三峡人家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概括为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h1><h1> “ 三峡人家 ”的位置在三峡大坝下游,而游轮则停靠于大坝上游,因此,三峡人家项目末进入此次的游览安排。今收集了几张网络图片饱一下大家的眼福。</h1> <h1> 西陵峡“ 三峡人家 ”世外桃源。网络视频</h1> <h1> 三峡人家美如画。</h1> <h1> 三峡人家。</h1> <h1> 白云深处有人家。</h1> <h1> 三峡人家景区的古帆船。</h1> <h1> 西陵峡的“ 三峡人家 ”。网络视频</h1> <h1><p> 游轮正在西陵峡中穿行。</p><p>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位于宜昌市西郊,从香溪口到宜昌的南津关,全长66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还保存着原始风貌的一段,素有“ 三峡门户 ”“ 川鄂咽喉 ”之美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整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险滩、暗礁,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西陵峡北岸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屈原故乡秭归等,南岸有灯影峡。</p> 欧阳修曾赞这里是“ 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 ”。</h1> <h1><p></p><p>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葬于开封府旌贤乡。</p> 欧阳修少时家贫,以荻画地学书。考上进士后,调西京推官。景祐年间为馆阁校勘,作《朋党论》,为范仲淹申辩,被贬为夷陵令。庆历三年(1043),知谏院,擢知制诰,赞助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复上疏反对罢范仲淹事,出知滁州、扬州、颍州等地。召回后,迁翰林学士。嘉祐二年(1057)知贡举,排抑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文风为之一变。嘉祐五年,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宋英宗初年,欧阳修力主尊英宗生父濮王为“皇”,引起濮议之争,颇受非议。宋神宗初年,欧阳修辞位出知亳、青、蔡三州,因反对熙宁新法,坚请致仕。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欧阳修退归颍州西湖畔。次年闰七月二十三日病故。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p></p><p> 欧阳修在政治上、文学上、史学上均有较高成就,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p> 欧阳修 参与纂写新唐书,参与纂写新五代史,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名列“ 唐宋八大家 ”“ 千古文章四大家 ”。</h1> <h1>西陵峡起点 :香溪口(位于湖北省秭归县西部)</h1><h1>西陵峡终点 :南津关(位于宜昌市南津关)</h1><h1>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全长约66公里(也有76公里之说),以滩多水急、峡中有峡的地貌特征著称。其核心景观包括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自然奇观。</h1> <h1> 晨雾中游轮穿行在西陵峽,峡谷中的风大如狮吼,真的是吼声如雷。视频</h1> <h1>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的东段,与瞿塘峡、巫峡共同构成三峡整体,长江三峡全长约193公里(含西陵峡66公里+巫峡46公里+瞿塘峡8公里)。</h1><h1> 西陵峡北岸有屈原故里秭归、兵书宝剑峡等景点,南岸有灯影峡,历代文人如屈原、白居易等曾在此留下诗赋</h1> <h1>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西起秭归香溪口,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约66-76公里。其峡内“大峡套小峡”,峡中有峡,如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两岸峰峦高耸,夹江壁立,形成险峻的“一线天”体验。</h1><h1> 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曾有“崆岭滩”“鬼门关”等险滩,礁石林立,浪涛汹涌4。经建坝治理后,水势平缓,原险滩景观成为历史记忆。</h1><h1> 西陵峡航道曲折,江水奔腾,两岸橘林遍坡,形成“江中千帆飞驰,两岸绮丽如画”的壮丽画卷。雾气缭绕时,峡谷更显神秘梦幻。</h1><h1> 沿岸分布兵书宝剑峡、灯影峡、黄陵庙等文化景点,其中兵书宝剑峡以“峡中四峡”闻名,牛肝马肺峡有“悬棺”奇观,屈原故里秭归与王昭君故里增添人文厚重感。</h1><h1> 欧阳修曾留下“ 西陵山水天下佳 ”的评价,历代诗人如白居易、苏轼等在此留下诗篇,各种千奇百异的自然景观也激发了无数神奇的传说与艺术的创作。</h1><h1> 总结 :西陵峡以险峻的地质构造和澎湃的江水展现雄浑气势,同时通过历史遗迹与文人诗赋赋予其深厚文化底蕴,形成“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壮丽画卷”。</h1><h1> 瞿塘和西陵两峽比较:若以自然深度论,西陵峡蓄水后某段为长江最深处(320米);若以历史险要性论,则瞿塘峡因悬崖绝壁和激流闻名,被公认为“长江第一险”。</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西陵峡沿岸的祟山峻岭。</h1><h1> 西陵峡沿岸的祟山峻岭犹如华夏大地上其它险峰悬崖,别看它们平时悄无声息,它们有时却像昂首天际的雄狮、梦中惊醒的猛虎,会咆哮、会怒吼,会驱赶凶猛的山洪肆无忌惮地摧毁沿途的一切。这些祟山峻岭的沧桑记载了历代王者的欲望,它们的雄浑则见证了华夏五千年来的兴衰。</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西陵峡风光。</h1><h1> 西陵峡的命名源于其地理位置与自然特征,具体原因如下:</h1><h1> 地理位置</h1><h1> 西陵峡西起湖北省秭归县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因位于宜昌市西部的西陵山而得名。宜昌古称“ 夷陵 ”,该峡位于“ 楚之西塞 ”与夷陵的西侧,故称“ 西陵峡 ”。</h1><h1> 自然特征</h1><h1> 西陵峡北岸有两块巨石重叠,形似“ 牛肝马肺 ”,这一独特地质景观成为其别称的来源之一。</h1><h1> 历史沿革</h1><h1> 西陵峡在东汉末魏晋时期可能已有相关称呼,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引用了渔家民歌,进一步佐证了其历史渊源。</h1><h1> 综上,西陵峡的名称既体现了其地理位置关系,又融合了自然奇观与历史文化的双重因素。</h1> <h1> 西陵峡风光。</h1><h1> 西陵峡景点典故</h1><h1> “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三斗坪前今日过,他年水坝起高墙。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峡进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已归东土清凉界,应惩西天火焰游。五十年来天地改,浑如一梦下荆州。”</h1><h1> 这是郭沫若在时隔五十年再游西陵峡后写下的《过西陵峡》诗,作于1961年。诗中描绘了西陵峡壮美的风光,囊括了峡中的著名景观。旧时西陵峡滩险水急,礁石林立。“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这是白居易形容西陵峡内险滩密布的名句。</h1><h1> 如今的西陵峡沿岸壮丽的景色依旧,汹涌的恶浪和杀机隐现的礁滩不再。江面风平浪稳,水流平缓,船只畅行无阻,如履平川。</h1> <h1>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一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出生于四川乐山,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h1><h1>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在文学方面,被官方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列为“鲁郭茅巴老曹”的第二位。生平著作超过百万字,集结为《郭沫若全集》38卷,分为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西陵峡风光。</h1><h1>《入峡次巴东》,唐朝诗人白居易 。</h1><h1> 该诗描写了白居易乘船经过西陵峡时的所见所感,其中“ 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 ”是千古名句,以夸张的比喻展现了西陵峡的险峻与壮丽。</h1> <h1>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朝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称他白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 诗魔 ”和“ 诗王 ”之称。他和元稹友谊甚笃,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 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 刘白 ”。葬于洛阳龙门东山。谥号"文"。</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沿岸的山峦。</h1><h1> 山峦,让多少人抬起了仰慕的眼神,让多少志士幽居铭志,让多少民族的忠魂热洒鲜血,还用坦露的胸襟承接了多少抵寇的长城.....。山峦的巍峨、高大、耸立、气魄,那是山峦的精神骨架,犹如人的脊梁。</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真的是“ 这边风景独好 ”。</h1> <h1> 美女们也登上游轮顶甲板观赏沿岸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西陵峡沿岸风光绚丽</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游轮晨曦中航行于西陵峡。</h1><h1> 清晨,江面升起了薄纱般的晨雾,透过这渺渺的面纱,我看到了江水在低沉的涛声中缓缓的流淌,小小的鱼儿则眨着惺松的睡眼在泛起的涟渏圈里极不情愿的打着转,此时的西陵峡似乎还沉浸在甜蜜的梦境之中。</h1> <h1> 人们涌上甲板争睹第一缕阳光。</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西陵峡风光。</h1><h1> 西陵峡, 江水欢快地哼着小曲,江面浪花不停的跳跃,不时有几只白色的江鸥在浪尖上掠过,货轮满载着物资发出友好的鸣笛声从游轮旁擦肩而过,它们为辽阔的江面增添了不少的生机。</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无限。</h1><h1> 清晨,迈出舱房来到游轮顶的船舷旁,沿岸郁郁葱葱的青山还笼罩在薄雾中,缓缓的江水轻柔的拍打着游轮,尚在梦境中的鱼儿极不情愿的随波涌向远方.....。船舷边的我贪婪的呼吸着那清新并略带花香的醉人空气,心中感到无比的惬意和舒畅。</h1> <h1> 西陵峡风光。</h1><h1> 晨曦中的西陵峡, 轻舟拍着波涛缓缓飘过江面,碧波如鳞,蒙眬薄雾罩着尚未苏醒的群岭,郁郁葱葱;游魚则在涛声的催促下奋力游向那有诗的远方.....。</h1> <h1> 西陵峡的峻岭。</h1><h1> 西陵峡的峻岭如同其它遍布中华大地的崇山,它们真诚、朴实、厚重、无私、奉献,它们从远古走来,养育了我们的祖先,影响着华夏民族的一代又一代。无论时光如何穿越延伸,崇山依旧恪尽职守、诚稳伟岸,亘古不变。</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h1> 西陵峡曾被称为"鬼门关",主要源于其险滩崆岭滩的极端危险性,具体原因如下:</h1><h1> 自然险要地形</h1><h1> 崆岭滩位于西陵峡中段,是长江三峡中最险要的滩段之一。其礁石林立、犬牙交错,航道狭窄且水势湍急,素有"鬼门关"之称。</h1><h1> 历史传说与警示</h1><h1> 每逢洪水季节,激浪冲击礁石形成"大珠"等险滩,船行其中稍有不慎即可能沉没。民间流传 " 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 的俗语,强调其危险性。</h1><h1> 德国轮船触礁事件</h1><h1> 清光绪二十六年(1890年),德国 " 瑞生号" 轮船触礁崆岭滩沉没,进一步印证了其航道之险。</h1><h1> 航道调控与空聆现象</h1><h1> 因航道狭窄且水势急,过往船只需空船通过,形成 " 空聆 " 现象,侧面反映其通行难度。</h1><h1> 补充说明 :随着葛洲坝等水利工程的建设,部分险滩已得到整治,但" 鬼门关 "的称号已成为历史记忆,仍被广泛传颂。</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h1> 西陵峽是长江的重要河段。江峡中的每一滴水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江峽里的每一个故事都被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永恒的骄傲。</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视频</h1> <h1> 西陵峡风光。</h1><h1> 远观西陵峡层层叠叠的群岭,让我想起了苏轼《题西林壁》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描述。再以多角度多视角展现西陵峡沿岸崇山峻岭的变幻,兼具哲理与美感。</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人们在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并拍照。</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西陵峡风光。视频</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的山峦。</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西陵峡风光。</h1> <h1> 人们涌上甲板观赏沿岸风景。</h1> <h1> 游人在游轮顶观览沿岸风光。视频</h1> <h1> 在游轮顶尾部休闲的游客们。 </h1><h1> 本拙文《乘坐游轮逛三峡》(滩险流急的西陵峡)就到此介绍结束。下期将呈与朋友们分享的是美篇《乘坐游轮逛三峡》微型连环画(小人书)第二部分(拦河大坝与船闸、长江三大峡谷、三峡之巅及神女溪)中的第三小部分(幽深秀丽的巫峡)。简称:《乘座游轮逛三峡》(幽深秀丽的巫峡)。 希望朋友们喜欢。</h1><h1> 最后向朋友们表达一点歉意,因为大家在观阅本文的时候我及家人正顶着烈日在荒漠的大西北那辽阔的“ 河西走廊 ”上悠闲的沿着那些古老的遗址溜达,以找寻曾经的历史足迹。估计此次需耗时半月左右,因此,《乘座游轮逛三峡》中的下一篇拙文(幽深秀丽的巫峡)就只得延期呈上了。在此,再次向朋友们表示歉意。再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