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穿祁连山 深探生态美

善者啦

<p class="ql-block">【随中国国家地理深入祈连山】</p><p class="ql-block">高耸挺拔的祁连山山脉横亘在甘肃省和青海省之间,俯视着河西走廊,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p><p class="ql-block">‍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群,长达1000多公里,宽达3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独特的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与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祁连山有着丰富的植被种类与动物资源。</p><p class="ql-block">‍注:文中所有动物和部分植物的图片均由随队的专业摄影师拍摄,装备一流,摄影技术水平一流👍👍👍</p> <p class="ql-block">‍此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公众号</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越祁连山腹地,从干旱的荒漠生态系统,到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考察祁连山东西气候、地貌与生态环境,包括荒漠、草原、湿地、湖泊、峡谷、雪山……</p><p class="ql-block">‍此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公众号</p> <p class="ql-block"><b>【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b></p><p class="ql-block">从西宁出发,经日月山、倒淌河和倒湖茶公路,沿青海湖南岸考察生物多样性,前往普氏原羚救助栖息地,通过实地观测的方式,深度认知这一罕见的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了解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繁殖与救助,用望远镜观察沙化草地的代表物种普氏原羚的活动场景。了解祁连山东段区域这一明星物种的分布、种群和保护现状。</p> <p class="ql-block"><b>【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中心】</b></p><p class="ql-block">该中心于2020年12月建成,是集巡护执法、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共管、队伍建设于一体的综合基地。</p><p class="ql-block">‍尤为感叹的是,在大山深处布设着数以百计的红外相机,拍摄并录制了大自然中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为其研究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p><p class="ql-block">‍向守护大山的工作者致敬!</p> <p class="ql-block">以下两图片由同行的王同学用无人机拍摄,很棒哦!</p> <p class="ql-block">【阿米东索野生动物救助繁育站】</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正式运行,主要承担野生动物救护、科研繁育及生态监测等职能。截至2024年3月,累计救助收容25种94只野生动物,成功放归16只,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荒漠猫、黑颈鹤等。现场看到了岩羊、马鹿、黑颈鹤、斑头雁、牦牛、藏野驴、秃鹫、雪豹等。该站采用卫星跟踪技术监测放归动物。</p><p class="ql-block">再西行190公里到刚察县泉吉湟鱼洄游观察点,一睹湟鱼逆流洄游河内产卵的小壮观,开眼界啊!</p><p class="ql-block">‍又行90公里入住天峻县。全天在祁连山中穿行,遇到牦牛交易,分包到户的天然牧场,以及成片成群的牛羊。</p> <p class="ql-block">受伤的幼小岩羊被救助,怕生人。</p><p class="ql-block">‍山里难得有人群聚集——牦牛交易市场啊!</p> <p class="ql-block">湟鱼妈妈奋力洄游,场面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以下两片为摄影师用无人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b>【冰川养育的哈拉湖及湿地生态考察】</b></p><p class="ql-block">由天峻县驱车3.5小时抵达哈拉湖,这是青海境内第二大咸水湖,海拔4078米,由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湖北侧疏勒南山团结峰(岗则吾结,5808米)是祁连山脉的主峰,也是最高峰,雪线高达4400米以上,有较大面积的现代冰川。</p><p class="ql-block">青藏高原,祁连山西段,风云变幻,气温无常……</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哈拉湖南岸沿线考察其湿地植被生态系统,进行高原鸟类的种群记录与拍摄。</p> <p class="ql-block">【天峻石林】</p><p class="ql-block">‍石林位于天峻山上,喀斯特地貌,形成于距今约3.5亿年前的石炭纪。在形成过程中遭遇了青藏高原抬升造成的缺水、干旱,水蚀过程未能完成,经漫长的风蚀后,形成了数以百计的群山石林,色彩掺杂,横涂竖抹,淡雅的,浓烈的,天然浑成,妙然成趣。</p><p class="ql-block">‍继续纵穿祁连山,幸遇成群结队的藏野驴、神气的藏狐、斗架的旱獭、岩石山上的岩羊……</p><p class="ql-block">‍原生态的地貌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令人着迷、陶醉、沉淀……</p> <p class="ql-block">藏野驴</p> <p class="ql-block">斗架的旱獭</p> <p class="ql-block">藏狐</p> <p class="ql-block">岩羊</p> <p class="ql-block">【肃南丹霞地貌灿若云霞】</p><p class="ql-block">‍从天峻县出发,横穿祁连山脉的疏勒南山,越过两个垭口,沿着疏勒河到达苏里乡,再继续横穿托莱南山,肃南丹霞地貌呈现眼前,既不顶平、身陡,也不麓缓,但它却色彩美丽,不仅有红色的砂岩,还有黄色、绿色等,缤纷斑斓,灿若云霞。也许就是因为它的色彩,它才被归为丹霞地貌。</p><p class="ql-block">‍晚上7点左右,到达大山里的央隆乡(人口仅有2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与雪山相伴的央隆乡】</p><p class="ql-block">‍在雪山环抱的地方,清晨云雾缭绕的雪峰渐变明朗,藏式民居炊烟袅袅,村里静悄悄,到处走走看看,满眼是美妙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央隆乡地处祁连县西部,西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邻,截至2020年末,人口为2945人。与当地居民聊天了解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要有藏族、回族和土族,现住人口一千余人。</span></p> <p class="ql-block">清晨7点多钟的央隆乡中心广场,匆匆走过的是赶往学校的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央隆乡有一座清真寺,我的朋友于2009年到此时,拍下了这张照片。</p><p class="ql-block">‍如今,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全新模样的……</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央隆乡</p> <p class="ql-block">从央隆乡出发,沿S215一路向北,横穿祁连山。</p><p class="ql-block">‍近两天的雨雪天气,新雪覆盖着高山峻岭。上路行驶不久,对面驶来一轿车,告诉我们:“前方雪路,我过不去,你们要小心,注意安全哦”,谢谢😊</p><p class="ql-block">‍真正的越野车不惧风雪,谨慎慢行,安全扺达4300米的垭口,即两省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过了雪山省界,蓝天白云,一片大草原,我们在阳光下的草地上路餐,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如此多的黄草是封山禁牧多年的结果,是否有利于牧草生长及生态链的可持续,值得研讨……</p> <p class="ql-block">又行山路,翻过吊达坂(4030米),沿大红河行进,两岸小丹霞地貌,粉花、黄花遍野,煞是美丽。继续翻穿最后一个垭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土达坂(3400米)后,</span>呈现荒漠地带,经玉门,抵达终点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祁连山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承担着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平衡、阻止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南侵、保障黄河和河西内陆河径流补给的重任,也是我国32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是世界高寒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p><p class="ql-block">‍祁连山草原位于山区谷地,以及南麓及北麓的缓坡地带。高寒山区环境下的植物生长期短,生态较为脆弱,生物链极易受到破坏,一旦被人为破坏后,短期无法恢复。各种牧草和灌木林也是祁连山动物生存的必然条件,一旦植物受到破坏,珍稀动物也会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致谢三位年轻人:两位领队和专业摄影师!他们的细心、沉稳和精致,与年龄好像不符(我的认知),但是一招一式都实实在在地透露着他们的专业和敬业,十分喜欢,非常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