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探寻七日游(二)

决明子

<p class="ql-block">  一早奔赴位于忻州市代县的雁门关去怀古,它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的美誉。景区涵盖雁门关主要景点、外围景点和近代遗存,关城是核心区域。地利门为关城北侧之门,城门上原建门楼宁边楼,如今已变身为杨六郎祠,展示着古代冷兵器的演变历史;天险门为关城南侧之门,其上的雁楼堪称古代建筑博物馆;瓮城门上镌刻着 “雁门关” 三字,两侧有傅山所题的砖镑联语 “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瓮城之中还建有关帝庙。雁门关古道南起太和岭口,北通塞外高原,南接中原腹地,全长 30 多公里,这里曾发生过 1700 多次战争,同时也是茶马古道、晋商驼道等的重要通道,见证了中原与北方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频繁交往。(坚供)</p> <p class="ql-block">  即使是天热,人还是不少。“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说得太到位,大多数人就是来拍照的,我们也不例外。摆出种种姿势,或倚墙,或托腮,或伸两指向天,作"胜利"状,又或食指拇指相搭,做OK状。还会叉腰而立,显出几分豪迈来,也从城墙处探出头来,显得调皮可爱。流露着各种各样的笑容,千姿百态,也千娇百媚,也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哦。</p> <p class="ql-block">  战鼓擂擂,旌旗猎猎。</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城墙走,砖石凹凸不平,有些地方已经磨得光滑,想是历来兵士的靴底和马蹄的功劳。由于同事不适,我和她就没有爬到敌楼,就在一处平台休息。我依着城墙,只见关外是一片黄土丘陵,起伏如静止的波浪。昔年匈奴、突厥的骑兵,想必便是从那方向来。如今公路代替了古道,汽车代替了战马,厮杀的呐喊早已淹没在风里。</p> <p class="ql-block">  下午去应县目睹了木塔,惊叹是发自内心的。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 “世界三大奇塔”。这座全高 67.31 米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塔,全部采用榫卯结构咬合而成,共运用了 62 种榫卯形式和 54 种不同形式的斗拱,堪称 “斗拱博物馆”。塔内珍藏着 26 尊辽代彩塑,第一层的释迦牟尼佛像高达 11 米,面容端庄,神态安详。历经近千年的岁月洗礼,四季更迭、风霜雨雪的侵蚀,以及多次强地震和战争的冲击,应县木塔却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坚供)</p> <p class="ql-block">  初见木塔,竟觉得它像个垂暮的老者,塔身微微倾斜,像一位佝偻着背的老人。走近看,朱漆剥落处露出木料本色的肌理,斑驳得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我们绕着木塔慢慢走,手指不经意触到檐柱。木质的纹理粗粝而干燥,仿佛能感受到它在岁月中流失的水分。我们坐在台阶上,侧身望着她,此刻方知,这塔最惊人的不是工艺,而是它竟活着——用木头的方式活着,会疼,会老,却依然站在这里,把十个世纪的风雨都站成了年轮。</p> <p class="ql-block">  晚上抵达大同,想欣赏大同古城的璀璨夜景。无奈天工不作美,竟下起了雨。我们匆匆在璀璨的古城里找寻合意的饭店,约好明早早起骑单车,好好去感受古城清晨的宁静与古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