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探秘哈尔滨中央大街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p class="ql-block">昵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4328991</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黑龙江省省会,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北方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4日,父亲节的前一天,女儿带着我和先生从合肥出发,乘坐绿皮火车一路向北,前往冰城哈尔滨探秘。</p><p class="ql-block">晚17点29分,火车缓缓驶离站台,沿着铁轨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前行着,窗外的风景如同一帧帧切换的幻灯片,不停的变换,田野、村庄、城市、夕阳,在眼前飞速掠过,每个画面都充满了惊喜。</p> <p class="ql-block">一觉醒来,次日下午4点45分列车到达哈尔滨站。</p><p class="ql-block">根据站台上出站标志,我们随人流走出哈尔滨火车站,映入眼帘的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站建筑。</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火车站始建于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前身)的中心枢纽站,站房采用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设计,全国第二大欧式风格火车站,东北三省第四大火车站。</p><p class="ql-block">作为百年老站,如今的哈尔滨站已成为众多旅客心中的打卡胜地,南来北往的旅人停下匆匆脚步,在这里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到酒店办理好入住,洗漱一下,我们便到附近果戈里大街老昌春饼店品尝薄如蝉翼的春饼卷片皮鸭、酸甜可口的锅包肉等东北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询问前台小姑娘去中央大街怎么走,小姑娘热情地告诉我们:“中央大街离酒店不远,坐地铁2站路,打个车起步价就到了。”我们选择了后者,打辆车朝中央大街驶去。</p><p class="ql-block">夏日的哈尔滨凉风习习,道路两旁掠过一栋栋风格各异的建筑,欧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完美融合,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小镇。</p> <p class="ql-block">十几分钟左右,车子抵达经纬街与中央大街交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车随人流融入中央大街。从中央大街最南端大铁门开始,一路往北逛。</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是黑龙江省首个开放性4A级旅游景区,北起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南接新阳广场,始建于1900年,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为解决道路泥泞问题,中央大街铺路用的方块地砖采用哈尔滨阿城区花岗岩雕铸,其形状大小如同俄式的小面包(又俗称面包石),长18厘米,宽10厘米,上宽下窄的设计便于竖直夯入地下。</p><p class="ql-block">每块面包石造价约1银元,全长1450米的中央大街共铺设了约87万块面包石,这条路又被称为“黄金大道”。历经百年风雨洗礼,面包石路依然完好如初,每一块砖石见证了中央大街的起起落落,讲述哈尔滨独特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是百年步行老街,也是哈尔滨建筑的艺术长廊。漫步在中央大街上,满眼都是异国情调,这里有欧式以及仿俄式建筑71栋,其中保护建筑13栋,但凡在建筑上面有类似于这样黑色牌子的都是建于20世纪初期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万国洋行旧址,建于1922年,原为万国洋行,集仿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宾馆始建于1906年,1913年竣工,原名马迭尔旅馆。这里曾经是“新政协筹备活动旧址”,大文豪郭沫若、京剧大师梅兰芳、末代皇帝傅仪都在马迭尔宾馆入住过。1929年5月,宋庆龄从苏联回国后,与秘书抵达哈尔滨,曾在马迭尔宾馆三楼316房间下榻过。</p><p class="ql-block">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风格。</p> <p class="ql-block">来中央大街,人手一根的马迭尔冰棍,也在马迭尔宾馆楼下。</p> <p class="ql-block">华梅西餐厅,始建于1925年,原名为马尔斯西餐茶食店,中国四大西餐厅之一。西餐厅里飘出的浓郁咖啡香和烤面包的香气,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建于1916年原哈尔滨一等邮局,折衷主义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阿格洛夫西餐厅,建于1926年,原名阿格洛夫洋行。砖木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北逛去,穿过红绿灯路口,就是中央大街西十一道街,很多游人在地标处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要想玩的好,就要吃的好。逛到中午,肚子饿了,我们在中央大街百年老店秋林公司点了杯现榨的格瓦斯,麦香浓郁,气泡绵密,非常爽口。</p> <p class="ql-block">又买了著名的哈尔滨红肠品尝。红肠做工考究,口味独特,入口不腻,留有余香。</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继续往前逛。没走多远,一块指示牌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圣.索菲亚教堂”。我们决定先去探访这座久负盛名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穿过几个路口,经过一些同样古老沧桑的老建筑,一座宏伟而古老的建筑赫然矗立在广场中央——这就是圣.索菲亚教堂,庄严美丽,是哈尔滨最耀眼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始建于1907年,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乒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经过多次修缮和重建,最终在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布局,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为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p> <p class="ql-block">教堂广场上热闹非凡,来来往住的游客纷纷驻足,从各个角度拿起手机、相机拍照留念。先生举起手机努力的捕捉我与这座百年教堂同框的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重新回到中央大街继续向北逛,路过巧克力博物馆,女儿进去选购一些精美伴手礼,回去送给亲朋好友。</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到中央大街尽头穿过一个长长的地下通道,我们来到松花江畔的防洪胜利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座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塔高22.5米,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无数游客慕名前来,在这座塔下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再到圣.索菲亚教堂的百年沧桑和艺术魅力,最后站在防洪纪念塔下——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所感,让初来乍到的我,对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冰城一见钟情,一见倾心。</p><p class="ql-block">下一站,太阳岛见。</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16日(拍摄于哈尔滨中央大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