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布疗愈记(1) 昵 称:海阔天空<div>美篇号:399272191</div> 乌布(Ubud),在巴厘语中意为“草药”,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地方。它坐落于巴厘岛中部吉安雅县(Gianyar Regency),看似只是个古朴的小村镇,但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成为世界闻名的“瑜伽中心”与“灵修胜地”。每年都有300万以上游客慕名前来,追寻这片“疗愈之都”的宁静与启迪。 跟很多人一样,在去乌布(Ubud)之前,对“乌布”都闻所未闻。前两个月由于女儿的执意邀约,跟夫人去乌布陪她待了10天(4月17——27),才对乌布有了些许直观地印象。 这个没有大海、没有喧嚣的古朴小镇,以它特有的皇宫、神庙、稻田、雨林、瀑布、神猴、瑜伽和SPA,向游客展现出它蕴含的非凡能量,并以它的热情与特长,令人尽情放松、放空,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神灵之间的默契交流。现就把这次乌布的“疗愈”之旅,按时间顺序做个简要地记录与分享。 <p class="ql-block">说起乌布,有两个“名胜”不能不去——一个是千年古寺圣泉寺,因拥有“圣水池”而得名。据说这圣泉水具有神奇的疗效,洗过后可解除恶运,洁净灵魂。另一个即“世界文化遗产”德格拉朗梯田”——因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主演的电影《美食、祈祷与爱情》(2010年)而蜚声世界。</p> 一、圣泉寺的净化仪式 我们的乌布之旅从千年古刹圣泉寺(Pura Tirta Empul)开始。去的这一天—4月18日,是乌布之行的第二天。那一天既是印尼法定假日“耶稣受难日”,又是巴厘岛印度教历中的净化之日,两种文明的交汇让这一天显得格外神圣。 清晨,我们先在AYMC瑜伽中心体验了一场“火”瑜伽,感受身体与气息的流动,随后就包车前往圣泉寺,准备接受“圣水”的洗礼。 当天尽管天空飘着细雨,圣泉寺内依然人声鼎沸。檐下悬挂的祈福幡随风摇曳,发出簌簌的低语。入口处的长者为每位游客分发纱笼,要求裹住下身以示对神灵的敬意。 圣泉寺始建于公元962年,是巴厘岛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印度教寺庙之一。寺内建筑融合了印度教与爪哇文化的精髓,石门(Candi Bentar)、雕刻庭院与古朴的石像,无不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我们到的时候,圣泉寺正是热闹时。游客们在忙着祈祷与沐浴,信徒们则聚集在后院,忙着净化仪式的相关事宜。 圣泉寺的核心是清澈见底的圣水池,13个龙首泉眼源源不断地涌出泉水,每一个泉眼都承载着不同的神圣寓意:疗愈疾病、驱散恐惧、开启智慧、……游客与信徒依次排队,参与名为“Melukat”的净化仪式,在潺潺流水中祈福,洗净身心。站在池边,我感受到一种静谧的力量,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唯有水声与内心的低语交织。 圣泉寺分为外院、中院与内院三个区域,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外院入口处的“善恶门”造型独特,左右不对称的门缝象征通往神圣世界的通道,两侧守护神像庄严肃穆。院内一棵古老的大榕树与锦鲤池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生机。 中院是圣水池的所在地,吸引着无数人驻足。内院最为神圣,仅对祭司与仪式参与者开放。那天因节日活动人潮涌动,我们得以一窥内院的景象。但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尽管看净化仪式不得要领,但看内院的花草树木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雨后的花草树木看起来都显得生机勃勃,格外鲜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德格拉朗梯田:自然疗愈的首选之地</span></p> 下午一点半,告别圣泉寺,我们就驱车沿Jalan Raya Tegalalang公路前往德格拉朗梯田,车程仅十余分钟。 下车伊始,看梯田的规模,毫无惊艳之感。与国内的元阳梯田或龙脊梯田相比,它显得小巧而原始。然而,深入其中才发现,德格拉朗梯田的魅力在于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的Subak灌溉系统不仅滋养了稻田,也承载了巴厘岛人对土地与文化的敬畏,难怪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雨过天晴,云层渐散,梯田在阳光下展现出层次分明的绿色,椰林点缀其间,远处火山的轮廓却依旧隐匿在薄雾中。 由于刚下过雨,地上有些泥泞。我们起初只在山坡上走动,但架不住山下美景的诱惑,大家就都摆出了徒步的架势,下山去走了一个德格拉朗梯田环线。 沿途,层层叠叠的稻田如绿色的波浪起伏,高空秋千与吊索点缀其间,为游客提供了俯瞰全景的独特视角。而深入田间小径,泥土与稻香交织,令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片绿海的静谧中。 转悠了近两个小时,我们逐渐感受到一种冥想般的平静。每一处小景——无论是稻田间的溪流,还是随风摇曳的椰树——都仿佛在诉说自然与生命的韵律。 从德格拉朗梯田出来,看很多人在观景台与咖啡店呆站着或坐着,猜想他们或许都在“冥想”状态中。无论是在圣泉寺的净化洗礼,还是在德格拉朗梯田的冥想发呆,本质上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重塑;貌似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唯有经历过破碎与重生,方能抵达真正的圆满。 这或许就是乌布的疗愈力量:它让不同文明的智慧在时空的褶皱里相遇,让古老的救赎仪式与现代的心灵修行彼此印证,最终在圣水与稻田之间,为每颗疲惫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阅读、点赞与分享。未完待续。</p>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