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两个不同的“八0后”

随缘赵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苦辣酸甜,都会有过焦虑。最严重的焦虑常常是来源于身体出现疾病后的应激反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30年前人们还是“谈癌色变”。似乎患上癌症的人必死无疑,我也亲身体会过同事不幸去世的悲痛。当年这位老师不到四十岁,留下的女儿不到十岁,孩子痛心哭叫“妈妈”的声音撕心裂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近些年,却经常听身边的人说:“某某患癌又获新生。”这消息令人鼓舞,说明中国的医疗水平大大提升,医疗事业也逐步走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也会患癌症,但客观事实不以人的主观想象而定。三年疫情还没结束,单位组织离退休同志体检,妇科提醒我要去做进一步检查,我没当回事。正常人的正常生活每天会有不同的琐事,我又不爱去医院,日常慢性病的用药都在社区卫生所开,没有太多不舒服就拖着不去医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初,我想还是应该去医院查查了,但不幸遇车祸,左小腿骨折后骨科住院两个月后回家康复,行动又不自由,到妇科看病是不可能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话不多说,总之2025年初经一系列检查后,确定我患“卵巢癌”(中晚期)!不管我相信不相信,大夫确诊无疑。这消息如五雷轰顶,我怎能不焦虑?但大夫总是给病患鼓励和关爱,我决心听医生的话,积极抗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3月12日我开始在美篇写抗癌日记:《PET/CT检查》、《住院》、《医患同心》、《“打眼儿”手术》、《我不坚强》、《向死而生》、《住院二次化疗》、《“不得不”承受》、《(五月)体验》、《第三次住院前》,《排气》,《在|CU不同的感受》已连续写了十二篇抗癌经历。化疗不能说不痛苦,心情也不会不焦虑,但我不想给美友带来不愉快,我写感受时只往轻松写,只想让大家对抗击癌症有一定了解,以求帮助别人提高认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期间,我常常想以往的高兴事。写了两篇(旅行故事),其中一篇《旅行也有缘分》还获得了美篇精选,这更让我相信给别人快乐也会缓解自身的焦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位已重生14年的曾患结腸癌的男老师对我说:“生病治疗也是对人生的体验,只不过是无奈。”我问他:“手术后你又做了几次化疗?”他说:“肿瘤的性质和程度不一样,我的是三期B比较严重,需要化疗11次,我只到第九次就坚持不下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化疗让绝大多数人都感到痛苦,只不过是无奈,我认同。至今医务工作者又给了我的同事14年的生命,未来还不知他能有多少岁月,他今年73岁。他感谢医务工作者的大爱无疆,他回忆起过往的焦虑是不值得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抗癌路上常会焦虑,身体的不适只能咬牙挺过去,但心态上的学习却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既然已患癌症,必须用平常心面对不可控之事,“天大的事情,顺其自然,也不过如此。”‌有些时候,需要一些“阿Q”精神,阿Q精神是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典型心理现象,核心是“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通过自我安慰化解现实挫败的心理防御机制‌。‌‌‌‌在病痛面前,不靠精神胜利又能怎样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今中国的医疗事业已很先进,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令世界瞩目,有坚强的后盾让病人感到安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用生活的小确幸,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必须关注日常的美好,哪怕是想到别人的快乐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要给自己增强信心,想起年轻时经常说起的格言:“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心里的焦虑就减轻很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6月8日做完腹腔开腔手术后,正面临着不得进食等等的煎熬。6月12日,一位定居北京十几年的生于1982年的屈威同学大步流星走进了病房,她下周二(16日)做子宫切除手术。她没有一丝恐惧,就像来一个游乐场所游玩。我问:”你原来是哪里人?”她说:“我从小家在内蒙,上学之后就来到了北京。”她还说女儿十几岁了,不想再要二胎了。大夫建议子宫摘除,她同意了。我又问她:“你不担心吗?”她乐呵呵地说:“不用啊!现在中国治疗癌症方法已经很规范,医疗设备很先进,治疗之后等待康复就好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6日上午十点左右她去做了手术,大约不到中午,手术完成被推回病房。她头脑清醒,但伤口免不了疼痛。手术次日她即自己推着输液管在楼道里散步,我钦佩年轻人的认知和自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她也需排气,也暂不能进食。但她一直坚持腿部腰部的活动,我想她很快就会排气的。刚做完手术和术前当然不一样,她的精气神也大受影响,她的伤口也疼痛,她身上也插了尿管和引流管,行动也不方便。但小屈同学说:“阴霾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果然19日,她的排气问题解决了,身上的管子也全都拔除,一切又和原来时一样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出生时日的八0后和我这个年龄已到八0岁的人相聚在一间病房,两个不同的“八0后”,对某些事物会有着不同的感受。但我们共同的认知是:困难面前不要焦虑,要勇敢地克服焦虑。年轻的八0后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要像她学习,勇敢面对疾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些事,人自身无法掌控,遇到困难焦虑怨天尤人更是没有用的,不如调整心态克服焦虑,以求迎来破晓之光!人生路上有些苦必须承受,承受之后才能重获光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7月4日北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