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儿子的求学历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96年9月,儿子以优异的成绩从小学升入中学。他是一个乖巧懂事、孝顺且有些贪玩的孩子,和女儿恰恰相反。女儿放学回家摆上书本就开始写作业,可儿子放学回家书包一放,说:“妈妈,我去楼下玩半个小时……”但他自律守信,半小时准时回来。</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除了在矿上工作,还去砖厂打临时工,根本顾不上照顾孩子,更不用说辅导作业。但有一点,无论我有多劳累,每天必须要检查儿子的家庭作业。我在砖厂每天下班回家已是夜幕降临,洗漱、做饭、吃饭,早已累得精疲力尽,疲惫不堪倒头就睡。儿子写完作业,拿着作业本到床前把我喊醒,将作业本递到我手中,翻开本子说:“妈妈,我从这里写到那里。”等我一一查阅完毕,他才去洗漱睡觉。</p><p class="ql-block"> 每周五,儿子会把学校一周的作业装在书包里背回家里,让我检查,虽然有很多题目我看不懂,但老师的评语、对错号我还是认识的,发现错题就让儿子重做修改。他的学习成绩稳定在班上前十名,但还是改不了贪玩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儿子在一次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中与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天,儿子回来告诉我说:“妈妈,老师说最近有一次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我们中学生可以参加,我想去参赛。”我问:“你怎么个参赛法?”他说:“老师说画上一幅画交上去就可以了,就这几天。”我又说:“可家里什么纸张都没有,怎么画呀?”最终,我和儿子想到了墙壁上挂的那幅挂历,撕下一张来。儿子就从挂历的背面作画,题材是咱家写字台上的那幅“喜鹊闹梅”图案,照着葫芦画瓢。</p><p class="ql-block"> 儿子买来水彩颜料,经过他的精工细作,画出来的作品活灵活现,特别是那两只“喜鹊”,亲密无间如同交流着语言。儿子画好后,再撕下一张挂历纸从反面合并,用透明胶布粘贴,让画作两面平整,看不见背面的图案。就这样,一幅画作制作完成。他拿到学校交给了老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竟然在一个月后,收到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发来的一份参赛获奖“荣誉证书”,儿子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铜奖”,这让全家人欣喜万分。从此,儿子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到美术班学习。刚进美术班时,他的画画水平并不突出,但没过多久,他的画作就成了美术班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姐弟俩进入美术班学习后,每天早晨六点就到校练习美术。学美术需要大量的画纸、水彩和颜料,校门外商贩卖一张纸就要两块多钱。后来,我打听到太原尖草坪区批发价格便宜。我便抽时间坐上火车到尖草坪区的批发部购买,才八毛钱一张纸,八块钱一盒的水彩颜料,批发只要四块钱,便宜了许多。为了省钱,我每年至少要跑两次尖草坪,批发大量的学习用品回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儿子自幼就养成优良的品德,不说脏话,礼貌待人,也注重自身形象。进中学后,他白天穿的衣服,晚上就自己清洗。上学前,他会对着镜子认真打扮一番,把头发抹上发油梳理整洁,皮鞋也擦得光亮。姑娘常跟我说:“妈妈,你看你那儿子,上学时衬衫兜里还装着小梳子和小镜子呢!”我笑着回应:“这就是你弟弟成长成熟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儿子三年初中即将毕业。他的文化课成绩处于中上,考上高中没有十足把握。在班主任老师的建议下,他决定报考美术类专业。</p><p class="ql-block"> 1999年5月6日,美术考试在山西纺校开考。这次考试由美术老师亲自带队,赴榆次进行了为期两日的考试。不久后,消息传来,儿子顺利通过了美术专业考试。</p><p class="ql-block"> 1999年6月,儿子中考成绩468分,上高中彻底没了希望。我们建议他再补习一年考高中,可他却说:“我毕业了,再回去复读做不到。”之后,建议他上矿务局技校,两年包分配工作,可他又表示不愿意下井工作。最终,他选择了艺术类中专,第一志愿填报了山西纺织工业学校美术专业。</p><p class="ql-block"> 时隔不久,我们收到了山西纺织工业学校发来的录取通知书,儿子被摄影专业录取,学制四年,一年学费3500元,加上学杂费共需5000元。与此同时,女儿也需要学费,我和丈夫不得不为两人共计9000元的学费发愁,开始四处向老乡、朋友借钱。好在当时我和丈夫打几份工有收入,也得到了老乡、朋友们热心的支持与帮助,这份情谊令人感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凑够了儿子的学费后,我陪同他来到山西纺织工业学校,办理入学手续、交了学费,这才踏上了归途。带着满心的喜悦回到家里,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p><p class="ql-block"> 儿子暑假,本可以和同学们尽情享受假日的快乐,但他心里总记挂着,姐弟俩上艺术学校的高昂费用,给家庭增添沉重的压力。他利用暑期,主动联系同学,商量着通过打临时工挣些零花钱,为家里减轻负担。</p><p class="ql-block"> 三个孩子一同商议后,几经打听,找到了巨海焦化厂,联系到一位四川包工头老乡找到工作机会。当时,巨海焦化厂因资金短缺而停工停产,而新建的“铁厂”正常运行,部分外来打工者,承包起炼土焦炭补充高炉生产。</p><p class="ql-block"> 这些土焦炭由人工烧制:先在地上挖出一米多深的土窑,将煤炭与配料混合搅拌后填入窑内,点火烧制数日:等待焦炭成形 ,再洒水灭火、晾干,最后用钢钎敲碎,装车运走。</p><p class="ql-block"> 包工头是四川古蔺人,听说是同乡,答应让孩子们试试,还叮嘱:“累了就歇歇,不赶时间、不卡数量,就当锻炼!”于是,儿子和同学们,每天清晨七点半准时到铁厂搬运焦炭。这活儿又脏又累,刚浇湿的焦炭还冒着热气,即便戴着手套、垫着胶皮,双手仍被烫得通红;装满焦炭的平车足有八百多斤,他们弓着背、咬着牙,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指定地点推。烈日下,汗水顺着脸颊、脊背不停地流淌,衣服湿了又干,印出白花花的汗渍。一天下来,满脸墨黑,儿子回到家里洗漱歇下来瘫在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工友们见状,常打趣说:“大学生还来干这苦活?”儿子回应:“我们来不是为了挣多少钱,而是体验父母赚钱的不易!”整个暑假,孩子们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这个夏日暑期,女儿主动承担起家务,儿子打临时工,虽然挣钱不多。但姐弟俩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体会着生活的艰辛。我常对孩子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段经历,或许能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体会到生活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迎来8月30日,姐弟俩背着我精心准备好的行囊,迎着晨光踏上求学之路,离别时,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我和丈夫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回头,我们为了筹足孩子们的学费,一边在矿上做工,一边又马不停蹄地辗转于巨海焦化厂、派出所,轮流烧锅炉。深夜归家时,煤灰沾满衣裤,手脚冻得麻木,可一想到让孩子们能在学校安心读书,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前行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些年,从为作业本的纸张发愁,到四处借钱凑学费;从看着儿子在挂历纸上作画参赛,到支持孩子们双双踏入艺术院校……每一步都走得艰难,却也走得踏实。那些在砖厂打临时工,四处烧锅炉,儿子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暑假场景,早已刻进我们一家人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想起,那些曾经咬着牙扛过来的日子,最终化作照亮孩子们前行的光,让我在回忆时,心里满是温暖与自豪。人生就是如此,有付出就有回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原创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