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域内巡礼2025】山海蓟辽行系列之十二</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hgrh4x" target="_blank">【N-477】2025山海蓟辽行(十一)《古城·兴城海滨》0702</a></p><p class="ql-block">义县,古称义州、宜州,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北部,义县从燕秦设郡、汉初立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古老的土地见证了五燕皇朝和大辽萧氏的崛起兴衰,绘就了多民族融合交汇的恢弘画卷,孕育了佛道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这里是契丹王朝的核心区,大辽的腹地,两千年来留下无数古代的遗迹,国保省保市保单位众多。</p> <p class="ql-block">义县历史悠久,开发较早。据境内稍户营子花尔楼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初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义县地属孤竹国。战国时期属燕国辽西郡,郡治在阳乐县(义县刘龙台镇古城子沟附近)。秦国灭燕后,此地仍为辽西郡。</p> <p class="ql-block">东晋十六国时义县地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昌黎郡。前燕慕容廆曾在境内棘城定都,其子慕容皝也将平州(辽阳)昌黎郡治定在昌黎县(义县)。</p> <p class="ql-block">辽代圣宗统和八年(990年)设崇义军节度使。辽兴宗以定州(河北省定县)俘户建宜州,属中京道,宜州下辖弘政县(九道岭镇复兴堡附近)、开义县(七里河镇开州附近)二县。</p> <p class="ql-block">明代(1368年~1644年)初年,废州置卫,改义州为义州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永乐八年(1410年),广宁后屯卫迁徙于义州卫城,一城有二卫。明宣德元年(1426年)都指挥使楚勇建砖城。</p> <p class="ql-block">清代(1644年~1911年)恢复义州之名。清初,为察哈尔王封地,后王叛,1675年平定后,设义州城守尉及巡检司,初隶广宁府(北宁)。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巡检司设知州,改属锦州府。</p> <p class="ql-block">这是义县历史墙,千年古城,大美宜州</p> <p class="ql-block">义县(辽宜州)是萧太后萧绰(小名燕燕)的故乡,其历史与萧氏家族的兴衰密切相关。作为辽代重要人物,萧太后对辽宋历史影响深远,而义县也因这段历史成为多民族融合的见证地。 萧太后(953-1009年)是辽景宗皇后,曾协助处理政务并主导澶渊之盟,摄政27年,促成辽宋百年和平。她于1009年病逝后葬于医巫闾山东麓的乾陵。10年后,其子圣宗耶律隆绪为纪念她,在宜州建立了咸熙寺(今已改名为奉国寺)以供后人祭祀,并多次亲来祭祀。萧太后其家族封地位于义县,她对汉文化深表敬仰,尤其是对于佛教,更是虔诚笃信,修建了许多佛教寺庙,当地现存广胜寺塔等古迹或与其关联。</p> <p class="ql-block">义县东部医巫闾山山脉,广约600多平方千米,南北绵亘45千米,主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医巫闾山与山东沂山、山西霍山、陕西吴山、浙江会稽山被历代帝王封为五大镇山,每年春秋两季祭祀。</p><p class="ql-block">义县隔闾山与北镇相邻,北镇庙(国三)尽显皇家气派。</p><p class="ql-block">舜把全国分为十二个州,每州各封一座镇山,医巫闾山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周朝封医巫间山为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镇山中的北镇镇山(见《周礼》)。北镇庙是供奉管理医巫闾山山神的庙宇,是全国五大镇山中唯一至今保存完好的镇山神庙。</p><p class="ql-block">北镇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多位帝王亲临北镇庙祭祀医巫闾山山神。庙内原有碑刻120余通,现保存有元、明、清三代的石碑56通,其中有元代大德、皇庆、延祐、至顺、至正等年间的祭山、封山碑12通,明代永乐、成化、弘治、正德、隆庆和万历年间的修庙碑16通,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和光绪年间的祭山、修庙、游山诗等碑28通。</p> <p class="ql-block">北镇庙规模宏大,东西宽109米,南北长240米。庙最下面是石牌坊,5门6柱式,规模宏大,北镇庙中的主要建筑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等五重大殿。多为明清建筑,现代修缮。</p><p class="ql-block">北镇还有崇兴寺双塔(国三),建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在中国现存的古代八处双塔中建筑年代最早;并且首开双塔风格一致、协调并立先河;寺毁塔在,保存完好,因此位居中国古代双塔之首。双塔形状与义县广胜寺塔相仿,均为八角密檐十三层,首层有门。</p><p class="ql-block">这是大凌河湿地</p> <p class="ql-block">北镇还有明代广宁城(国六),包括北镇鼓楼、李成梁石坊和广宁古城墙。是“冀北严疆”“幽州重镇”。</p> <p class="ql-block">另有北镇龙岗墓群(国七)和医巫闾山辽陵(国八)与义县密切相关。显、乾二陵残存零碎建筑构件,雕栏玉砌,十分豪华。再一次证明了,最能代表继承中华文明中辉煌璀璨的大唐文化遗存,不是传统认为的三秦和中原大地,而是辽西锦州(义县、北镇隶属于锦州)所辖区域,真切的遗存着美轮美奂的唐韵加辽风的建筑、雕塑、绘画、石刻等文化艺术。</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塔位于义县城内,广胜寺塔为第七批国保单位。八角密檐十三层实心砖塔。</p> <p class="ql-block">须弥座上第一层的砖雕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万佛堂石窟,坐落在辽宁省义县县城西北9千米的大凌河北岸,1988年被定为第三批国保。是中国东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北朝石窟中纬度最北,位置最东的窟群,万佛堂石窟始建于北魏年间,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营州刺史元景为祈福始建万佛堂西区,由国师昙曜法师主持修建,是昙曜的绝响之作。因为常年的自然风化与年久失修,大部分石窟已经破损坍塌,不复存在了。它被誉为中国北方石窟造像艺术宝库。<span style="font-size:18px;">(交通不便未去)</span></p> <p class="ql-block">宝林楼又称炎汉古刹,座落在医巫闾山西麓南段,距义县县城45千米,距锦州50千米,交通相对便捷。宝林楼始建于公元前202年,现为国保单位 。</p><p class="ql-block">宝林楼景区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宝林楼和宝林禅寺是景区的主要建筑,其中宝林楼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宝林禅寺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包括宏法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祖师殿和炎帝祠等。</p><p class="ql-block">宝林禅寺的前身为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炎汉古刹,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出现最早的人文景观。宝林古刹东汉时期规模最大,已经成为僧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举佛事、办道场、讲经说法、接纳香客游人。宝林楼重建于唐贞观19年,几经兴衰,几乎坍塌,2003年始,在保持原貌基础上,对破损严重楼体进行修缮。</p><p class="ql-block">(行程有限未去)</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位于义县古城的东街,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占地面积近六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古代建筑工程与文化艺术价值于一体的辽代皇家寺院;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另文介绍)</p> <p class="ql-block">义县老火车站日式站房</p> <p class="ql-block">建于1937年,2008年因城市道路改进,车站搬迁,旧站房向东平移七十米保存。</p> <p class="ql-block">旧站房平面呈十字形,西洋元素丰富。</p> <p class="ql-block">新站房与站前雕塑</p> <p class="ql-block">每天只有个位数的客运车次,候车室开放时间是早七点到十点,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半。</p> <p class="ql-block">这个店名肯定要关张</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