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泰山封与禅】</p><p class="ql-block"> 封禅大典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和地神的重要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士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标示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止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p><p class="ql-block">这种礼仪只有历代帝王才能执行,但如此神圣而重要的祭祀典礼是以哪一代君王开始的呢?目前来说,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秦始皇是泰山封禅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70余人到泰山下,商议举行封禅典礼,以示自己当上皇帝是天子,受命于天。然而儒生们提出的典礼方式各不相同,难以施行。于是秦始皇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礼制,自己制定礼制封泰山、禅梁父,刻石称颂自己的丰功伟绩。这也是现在人们所知道的封禅大典的礼制。</p> <p class="ql-block">炎黄二帝战蚩尤是否存在?</p><p class="ql-block">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常自称“炎黄子孙”,所谓“炎黄”指的正是炎带和黄帝。炎帝、黄帝是否存在?是否有炎黄二帝战蚩尤一事?</p><p class="ql-block"> 在许多书籍当中一般都这样记载。炎帝、黄帝指的是中国原始社会申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在西部游牧后进人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冲突,历时很长一段时间。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居住在中原地区。黄帝一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相对发达,军力较强,所以炎帝一族在输给蚩尤之后,逃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黄帝族援助,终于杀了蚩尤得到蜀、苗等地,控制了中土核心土地,也将这些地方的人口纳人中原文化圈,中华民族的雏形也就由此形成。</p><p class="ql-block"> 以上的情节在《史记》当中也有所记载,但几千年来仅是史料中提及炎黄战蚩尤一役,人们并没有挖掘到能证明这些部落战争的文物以供后人参详。直到1928年龙山文化的发现,人们才推算出炎黄大战蚩尤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考古学者相继在山东境内和河南、陕西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它们的共性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石器、骨器、陶器等手工並有了一定的发展,有部分粗陋的青铜器。故而有人说这片龙山文化圈处于金石并用时代,年代大约均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龙山文化究竟与炎黄战蚩尤有何关系呢?根据史料记载和天文年代学考证,黄帝应该生活在公元前4400年至公元前4300年间,也就是说,炎黄大战蚩尤的时间也在这个范围内。炎黄在世时期比龙山文化时期早了1000多年。</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区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要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和结构。早期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男子狩猎,女子采集、种植,家庭生活的主要重担由女子承担。但是随着农业开垦工作的繁重和畜牧业规模扩大,许多粗活由体力较好的男子承担,大型的手工业产品也基本由男性制造,所以男性逐渐成了家庭的领袖。参看龙山文化的农业、畜牧业规模和使用工具,人们几乎可以完全确信它处于父系氏族社会,也就是说,炎、黄、蚩尤这类男性部落首领在距今6000年以前是很有可能存在的。</p><p class="ql-block"> 到现在为止,虽然人们没有办法完全肯定炎、黄、蚩尤的存在,但三者的恩恩怨怨,已经给了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