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日一学:</p><p class="ql-block"> 🌈“躁胜寒,静胜热”:</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静胜热”应该是“静胜欲”。各位,前面的所有文字都只是在描述“道”是什么,那么我们怎么得道呢?“躁胜寒,静胜欲”就是教我们修道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躁动可战胜寒冷。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因为躁动使人发狂,发热。而“欲望”就是最大的躁动!!</p><p class="ql-block"> 反过来,宁静、守柔,则可以克服欲望,不再发狂发热。</p><p class="ql-block"> 人之所以在三界里受苦,就是因为心不清净,欲望不止,几乎所有凡夫都是在欲望中忙忙碌碌,争强好胜,投机取巧,最后因欲望而出卖人格,出卖国家,体无完肤,痛苦不堪。</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的宗旨就是“无欲、无私”。</p><p class="ql-block"> 要做到“无欲、无私”,首先要看破宇宙真相,才能悟道觉真,才会放下虚妄的“欲望”;只有觉真、承真,才能安分知足,停止对“欲望”的追逐。其实“安静无欲”才是最好的修行,因为“安静无欲”就是在“返璞归真”,归入“大我真心”。</p><p class="ql-block"> 对于世间人来讲,心一静,真的能减欲望、减烦恼、减贪婪、减争斗。心一静,疾病减少,寿命增加。</p><p class="ql-block"> 人人都懂“凡事不可急躁”。所以,我们在“欲望”面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冲动。不信的话,你看看那些巨额贪污的、强奸的、杀人的,最后几乎都是说同一句话:“后悔当时我被欲望冲昏了头脑!”。</p><p class="ql-block"> “躁胜寒”,因其动而“有为”;</p><p class="ql-block"> “静胜热”,因其静而“无为”。</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躁”与“静”的关系,“静为躁君”。“清静无为”才是天下正道。</p><p class="ql-block"> 所以——</p><p class="ql-block"> “清静为天下正”。</p><p class="ql-block"> 这是本章《道德经》的落脚点。</p><p class="ql-block">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一切相都是“有为”躁动出来的泡影,不可当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心”本来就在,而且清净本然,何须“生”?有“生”便是“躁动有为”,皆是虚妄不实。</p><p class="ql-block"> 所以,只有“清静”才是合道,才能“天下正”。</p><p class="ql-block"> “天下”即是“我心”;</p><p class="ql-block"> “天下正”即是“我心正”。</p><p class="ql-block"> “我心正”就是清静无为的“大我真心”。</p><p class="ql-block"> 故而,我们只要做到“清静无为”,不着一相。当妄心“无所住”时,真心自显。</p><p class="ql-block">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是从自然规律出发,主张“清正”,反对“躁动”。是警示世人要“清静无为”,要“以道观物”,才能“无为而无不为”。你看我们经常说的“宁静致远”、“以静制动”就是老子这一理念的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摘自妙法堂《道德经》第四十五章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