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二日行

杨哥

<p class="ql-block">6月24日一早,我们开车离开杭州,开始每年一度的北向避暑生活。</p><p class="ql-block">此次行程作了功课。第一站徐州,逗留两夜,接着到台儿庄,停留一天,然后直奔海阳。</p><p class="ql-block">早上出发时杭州下着大雨,因为出发早(6:45),高速上车辆不多。出浙江进江苏后在服务区吃了早餐,这时雨渐小渐停。高速路况不错,于是定速巡航定在115码一路顺畅。</p><p class="ql-block">驱车近600公里,下午三时许到达徐州宝莲寺。</p> <p class="ql-block">徐州自此称彭城;秦统一六国,置彭城县,属泗水郡,郡治驻沛县。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始称徐州。</p><p class="ql-block">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2000多年的历史,频遭战乱。近代抗日战争中,在徐州东70余公里的台儿庄爆发中日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最终为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徐州宝莲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刘宋永初年间,同为北魏永兴年间,原是中国第一座有印度风格的寺庙,其祖师法显大师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西行取经归来的高僧。千余年来历经沧桑,先称龙华寺,后名洪峰寺、红莲寺,在清乾隆年间定名宝莲寺,于解放前夕荒废。2009年,徐州宝莲寺由香港金锋公司发起立项,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重修,星云大师亲自题写寺名,历时近四年完成重建。</p> <p class="ql-block">重建后的宝莲寺创下了四项国内第一:七佛殿是国内最大的大雄宝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殿内藏有长37.5米、高9.5米的南海拜观音壁画,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佛教题材壁画;通天阁高59.88米,是国内最高的佛阁,供奉着弥勒菩萨真身——天冠弥勒;天冠弥勒佛像高39.88米,也是国内最大的室内锻铜佛像。</p> <p class="ql-block">该寺院虽是近年重建,但是风格还仿当初年代的风格。屋顶䲭吻形状类似唐朝建筑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在主要建筑偏旁,这个小院显得很幽静。绿树黄瓦蓝天,颜色既和谐又悦目。</p> <p class="ql-block">宝莲寺的介绍,有兴趣可以放大看看。</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雄伟庄重,这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大雄宝殿。里面有七尊巨大的佛像,各有尊号。自己佛学知识浅薄,说不出具体内容。</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背面,有一巨幅的壁画。主题是南海拜观音。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佛教壁画。面积太大,拍视频记录也不完全。</p> <p class="ql-block">在宝莲寺还有一个全国之最 — 通天阁和室内铜弥勒佛。</p><p class="ql-block">通天阁是为铜弥勒佛而建,将近60米的高度为国内佛殿最高的。里面有一尊天冠弥勒菩萨真身像,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哈啦菩萨”面目不同。这个铜佛高大雄浑,高达39.88米。</p> <p class="ql-block">为让更多的朋友观赏崇拜,特摄一段视频。若有不妥,唯请菩萨见谅了。</p> <p class="ql-block">礼佛本是一件欢喜的事,大家纷纷与莲花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手捧莲花,心存喜感。</p> <p class="ql-block">徐州第二天,我们来到龟山汉墓。此处心慕已久。</p> <p class="ql-block">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龟山的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p><p class="ql-block">龟山汉墓是一对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由南墓和北墓组成。南墓是楚襄王刘注的墓,北墓是他的夫人的墓。这两座墓葬均采用了横穴崖洞式的结构,墓口位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墓葬包括南北两条墓道,墓室是人工开凿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龟山汉墓前言。</p> <p class="ql-block">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死于公元前 116 年,据此推算,截至 2025 年,龟山汉墓距今已有约 2141 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龟山汉墓于 1981 年被当地群众开山采石时发现,墓葬东西长 83 米,南北最宽处达 33 米,总面积达 700 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p> <p class="ql-block">偌大的汉墓皆是在山中凿石而成,在生产力低下的2000多年前,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啊。</p> <p class="ql-block">墓室是人工开凿而成的。每条通道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其开凿的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较高。每条通道由26块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每层13块,每块塞石重达6-7吨。墓室15间室室相通,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甬道长56米,延中轴线开凿最大误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万分之一。两条甬道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也就是说如果将汉墓南北两条甬道向西无限延伸的话,交点将处在1000公里以外的西安附近。</p><p class="ql-block">十分钦佩古人的智慧,在2000多年前就能做出如此精确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墓中为楚王夫妇建造了类似生前的生活环境。宽敞完备,可以想见当年奢靡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楚王的餐厅。</p><p class="ql-block">钟鸣鼎食:古代的礼乐制度中,诸侯和天子需列鼎而食,宴饮时还要用编钟奏乐,这些是贵族才能享用的礼制。“钟鸣鼎食”常用来形容世家大族的豪华排场。</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编钟何时再鸣响起远古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楚王寿终正寝之地。2000多年静悄悄地无人打扰。</p> <p class="ql-block">该有的享受一样不能少,四匹马拉的车。</p><p class="ql-block">可不是有钱就可以搞个四匹马拉车。根据《周礼》记载,驷马马车是诸侯级别的配置,天子用六匹马,大夫三匹,士两匹,因此“驷马”成为权贵身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另外,四匹马拉车动力足,跑得快,这才有一个成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p> <p class="ql-block">王后的马车,两匹马拉的,不可搞错,否则就是僭越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刘注”可是货真价实的第六代楚王啊。</p><p class="ql-block">一颗小小的印章,确认了墓主的身份。</p><p class="ql-block">中国自古即有“印”的观念。从秦李斯所写“既寿永昌,受命天”刻于和氏璧,作为天子的象征,到各级官员的官印,直至平民百姓的私印。</p><p class="ql-block">正因为这个千百年来的习俗,同时中国有连绵不绝的史书记载,使得中国考古有了确定的物证。</p> <p class="ql-block">现代化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随汉墓出土(此处出土似不太合适)的物件很多,而且美轮美奂。这个香薰炉铜质鎏金。</p><p class="ql-block">2000多年前,人类享受生活已经到达一个境界。想象一下,在高高的红烛映照下,一位窈窕淑女在香薰炉上熏熏手,然后在古琴上弹起雅乐,该是一副怎样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香薰炉太漂亮了,现在是这里的镇馆之宝。来个近景再欣赏欣赏。</p> <p class="ql-block">墓里的随葬品金玉满堂,尽善尽美。</p> <p class="ql-block">玉璧,任何时候都是帝王诸侯的专属宝物。</p> <p class="ql-block">人与马的陶俑。陶俑替代活人殉葬是一大进步。</p><p class="ql-block">秦朝开始废除殉葬(秦始皇又有),汉高祖刘邦明令禁止。后来历朝历代大多禁止(除少数民族)。朱元璋又搞殉葬,到明英宗废除。清前期有殉葬,康熙时禁止。</p> <p class="ql-block">玉觿(读音同“洗”),此字本不认识,太古老,太少用了。</p><p class="ql-block">“玉觹”,古代文化中象征着智慧与能力、高尚品德与纯洁心灵、成长与成熟、友谊与团结,以及处世与治世之才。</p><p class="ql-block">含义如此之多,如此之广,如此之深的字,足以令人感到在2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的先人高度发展的文明。现在实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各式随葬品。</p> <p class="ql-block">从龟山汉墓出来,10点半左右,感觉时间尚早,于是把原计划下午去的徐州博物馆提前了。</p><p class="ql-block">按导航指点的路程,到了博物馆周边,找停车场困难。转悠了半个多小时还停不下来。后来在一个僻静的小路才停下车。</p><p class="ql-block">进了博物馆,就看到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毕竟是一代君皇,气魄宏大。“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p> <p class="ql-block">徐州博物馆主要是展示两汉(和西汉东汉)文化。汉朝是一个强盛的朝代,而中国的主导民族从此称为汉族,中国文字称为汉字。</p><p class="ql-block">古代随葬特别多的是黄金。</p><p class="ql-block">也许是难得,稀少,古今中外不约而同地把贵金属当做贵重之物。</p> <p class="ql-block">徐州地区自汉朝就是国家重地,历史遗存的墓葬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各式金饼。</p> <p class="ql-block">这个金盘可不小,对比一下左边的手指。</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汉代灯台和香薰。</p> <p class="ql-block">玉带钩,挂腰带的服饰用品,也是身份象征。</p> <p class="ql-block">徐州出土的楚王印章。2000多年了哦。</p> <p class="ql-block">龙形玉佩,仔细看看,结构丰满,构思大气,精工细作。</p><p class="ql-block">很难想象,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玉工们凭借简单甚至简陋的工具,经过几个春秋,才能打磨出这样尽善尽美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双龙纹玉佩。</p> <p class="ql-block">这是蛇还是龙?</p> <p class="ql-block">玉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始终有着崇高的地位。不管贵为天子王侯,还是普通百姓,对美玉的追求的热情从未减少过。</p> <p class="ql-block">徐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金缕玉衣和彩绘歌舞陶俑。</p><p class="ql-block">金缕玉衣作为规格最高的殓服,象征着穿戴者的身份,在形成了严格的玉衣使用规制后,仅最高统治者皇帝可使用;其他贵族使用由银线和铜线连接的玉衣,称“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p> <p class="ql-block">这套玉衣属于西汉早期的某一位楚王下葬使用,是目前国内出土年代最早、玉片4248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丝1576克。这是</span>玉质(和田玉)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一套金缕玉衣。我们有幸看到了实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银缕玉衣</p> <p class="ql-block">铜缕玉衣</p> <p class="ql-block">全国各地陆续出土金缕玉衣,其中最有名的是徐州博物馆的。</p> <p class="ql-block">玉石做的面罩。</p> <p class="ql-block">彩绘的鼎。</p><p class="ql-block">鼎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重寓意和象征意义,主要包括权力和地位、祭祀和礼仪、稳定和吉祥、国家和民族、文化和传承、财富和繁荣、道德和规范等方面,是权力、地位、文化、道德和信仰的集合体。</p> <p class="ql-block">自古徐州地区就多多刀兵战事。博物馆里有专门的展厅,展示各式武器,铠甲,详尽介绍。</p><p class="ql-block">这里最著名的大战即楚汉相争,对后世影响巨大。连我们今天的象棋上都有“楚河汉界”。</p> <p class="ql-block">几千年来中国的武器形形色色,展览厅里多有实物介绍。篇幅有限,选几样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戈和戟,都是很古老的兵器。</p> <p class="ql-block">箭与鏃。弓箭的发明是武器的一大进步。</p> <p class="ql-block">弩和弩机,这是高级武器了。</p> <p class="ql-block">甲胄是武士的护具,历史发展也有多样。</p> <p class="ql-block">锁子甲,以金属丝(钢铁或者铜丝)编织而成。</p><p class="ql-block">在欧洲旅行时也看到他们中世纪的锁子甲,异曲同工。</p> <p class="ql-block">铠甲实样。</p> <p class="ql-block">着甲的士兵和战马。</p> <p class="ql-block">发明火药后,火器也逐步发展起来。这里展出一些早期的火炮。</p> <p class="ql-block">陶俑是汉文化的时代特征。</p> <p class="ql-block">大群歌舞陶俑,显示出当时文化与娱乐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曼妙的身材,美丽的舞姿,太平盛世时的文化艺术也用实例留给后世。</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博物馆已近两点,出去后在附近一家号称最正宗的徐州餐馆就餐。此地有名的蒜爆鱼,用野生鲤鱼烧的。江南一带本不吃鲤鱼,可是在店主的极力推荐下,我们还是点了这道菜。品尝之后交口称赞,确实有特点。</p><p class="ql-block">浏览了徐州市容,看来市面还比较繁荣。徐州匆匆一天半,留下深刻印象,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