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榕江山水间 滔天浊浪牵人心

走天涯彼此安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些天为什么我对榕江水灾感受这么深刻,因为去年九月我们重走长征路时,经过榕江县,在这里住了好多天。榕江县是个很好的地方,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和睦可亲,在此地游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今年6月以来的持续强降雨,打破了这座小城的宁静。当两次洪水如恶魔般肆虐过后,美丽的小城𣊬间变成了一片狼藉的“泽国”。看后使我感到非常震惊和难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去年没有来的及制作游览榕江的美篇,今天我把榕江抗洪抢险的壮举图片一并制作成美篇,以示对榕江的热爱和祝愿!并祝愿榕江人民早日度过难关,恢复往日的宁静和繁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县,这个历史悠久的县城,曾被称作“古州”,是江南八百州中的一员。榕江全县38万多人,是一个多民族共居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1%,全县共有16个民族。榕江不仅承载着 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红色革命老区,以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此外,这里还是中国侗族语音标准音的所在地,彰显着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同时,榕江县也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些荣誉标志着其在农业和生态方面的卓越成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被称为体操之乡,榕江体育强劲、足球氛围浓厚,是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贵州体操之乡、贵州省体教融合试点县,入选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创建名单、全国首个体操强县建设名单。村超已成为中国乡村“现象级”赛事和贵州的一张新名片,被评为“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生动诠释”“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乡村振兴的催化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县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原生态植被郁郁苍苍,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天然王国。榕江县傍山依水,从高空俯瞰,榕江县像是镶嵌在青山碧水中的一颗明珠,璀璨耀眼。“榕江”的“江”缘起三江汇流。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是孕育榕江文化的摇篮,江水边满是参天林立的榕树,“榕”也由此而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在榕汇的主干道上,到处都能看到“村超”的广告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景色优美,这里有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等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被誉为“天下第一侗寨”的三宝千户侗寨和29个中国传统村落;有以山水风光和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天井山风景区,山峰秀丽,小河潺潺,植被茂盛,景色宜人;有石林峡景区,其石柱、石笋、石壁景色壮观,结构独特;还有全国闻名的“村超”足球赛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宽阔美丽的城市道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古州老街是指古州镇的中河古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老街”。雍正八年,张广泗建古州厅,建筑了古城墙。各地商人来到古州,在古州城东面的墙外居住,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渐形成了这条古街。古街商铺林立,会馆兴立其间,各种行业也在这片土地应运而生,在靠近河边码头,于是便又有了篾匠街、铁匠街、豆腐业、鸡鸭街等。榕江的中河古街北至梨子园,南连大河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是三江汇流之地,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是孕育榕江文化的摇篮,是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湘黔桂三省的结合部,榕江被誉为“黔省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贵州村超”,全名是——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是榕江县精心打造的一场乡村足球盛宴。在这场联赛中, 业余球员们的出色表现仿佛点燃了中国足球的希望之火,也成功引领了大众的目光,让榕江县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去年九月我们就住在“村超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点赞,“村超”活力四射。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指出:“贵州村超这些文体活动群众喜闻乐见,一定要完善好培育好发展好”。“村超案例”入选2023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榕江双拥文化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这里是红七军历史陈列馆和</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位于榕江县古州镇古州中路,最早是清代古州镇总兵署,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原为清代古州镇总兵署。1930年4月,红七军在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率领下攻占榕江县城,将此处作为临时军部驻地。红七军在此取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贵州的首次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陈列馆设6个专题展厅:序厅,设置红七军领导人邓小平、张云逸雕塑及军旗模型;百色起义展厅,通过25幅历史图片再现起义过程;政治部展厅,陈列政治纲领文件复制品及会议场景复原;红七军进榕江展厅,展示战刀、手雷等武器装备实物及行军路线图;革命英烈厅,收录47位烈士生平事迹图文资料;革命功臣厅,陈列12位将领的勋章、书信等遗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烈士陵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城区的夜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村超旁的夜晚,榕江快乐的秋天,还有榕江的各种小吃,榕江淳朴的人民,以及榕江“村超”的欢呼呐喊声,让秋天变得丰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村超”二字的诞生,也让榕江县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榕江县因“贵州村超”现象而声名鹊起,一跃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打卡的圣地,每日游客络绎不绝,人潮汹涌,令人不得不叹服于互联网的强大宣传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天下第一侗寨”——三宝侗寨 ,位于黔东南著名的古州盆地中部,榕江县城北面,是中国侗族地区最大、人口最多,侗族人口最密集 、历史文化最悠久的侗寨村落群 。三宝侗 寨又称车江侗寨,村落密集,沿江而居,民居鳞次柿比,9个自然寨,寨寨相连 ,绵延十余里 ,住户达2648户,人口有13197人,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宝千户侗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古榕群间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街道,当地人叫花街。这条街大概一里路长,鹅卵石镶嵌成了十二生肖的图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三宝侗寨是侗语标准音发源地,保存着完整的侗族语言体系,同时也是侗族民间故事《珠郎娘美》的发源地。这座雕塑,由一男一女组成,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20世纪50年代中国曾拍过一部电影叫《秦娘美》,据说是一个中国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而这里就是秦娘美的故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第二部分——榕江抗洪救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 以下反映的是榕江遭遇特大洪水和抢险救灾的实际画面,图片来自电视新闻报道截图和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榕江地理位置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洪水前的榕江街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贵州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古有“地无三里平”这个说法,山川纵横。榕江县更是位于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其县城建立在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三江汇聚之处,形成天然“洪水走廊”。县域内有大小河流67条,总长1303公里。这也就意味着,一旦上游来水在狭窄的峡谷中迅速集中,下泄的过程当中就非常容易形成洪峰的叠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  6月下旬榕江持续下雨,特别是6月23日夜间至24日早晨,榕江更是遭遇了特大暴雨的疯狂袭击,24小时雨量打破了当地的历史纪录。大量的雨水如同决堤的洪水,疯狂地涌入都柳江,</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三天至少降下46个西湖。</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使得江水流量如火箭般急剧暴涨,瞬间淹没了沿岸的村庄和田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自6月24日起,榕江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6月28日榕县再遭洪水,这已是榕江四天之内第二次遭遇洪峰过境。两次洪𡶶的袭击。使美丽的小城𣊬间成为“泽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洪水隔断了道路,却隔不断同胞间的牵挂。榕江县内,没有受洪水影响的村寨自发组织起来,村民们开着自家的三轮车、皮卡车,甚至骑着摩托车,满载着食物的车辆,源源不断地驶向受灾地区。有些村民徒步翻山越岭,背着沉甸甸的粮食和饮用水,只为给受灾群众送去一份温暖。这些物资,或许不是最昂贵的,但一荤一素都饱含着村民们的深情厚谊。“自己少吃一点,也要让受灾的乡亲们吃饱”,朴素的话语,道出的是中国人血脉相连的真挚情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面对汹涌洪水,榕江县政府迅速行动,公布7大洪区人员撤离路线,每一条路线,都是经过精心规划,只为让群众尽快脱离危险。一时间,干部们奔走在大街小巷,呼喊着群众撒离;志愿者们协助老弱病残,有条不紊地转移;群众们拎着简单的行李,扶老携幼,向着安全地带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榕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果断发布了紧急转移指令,要求部分区域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并通过手持广播、车载广播等形式,沿街不间断播报、喊话,提醒疏散撤离群众。这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视,以及在灾难面前的责任担当。紧急转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肆虐的洪水毫不留情地将“村超”体育场完全淹没,曾经热闹非凡的赛场如今一片汪洋,令人惋惜。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也给“村超”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这并不意味着“村超”的结束,相信在灾后重建中,“村超”精神将会更加闪耀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六月下旬洪水如猛兽般席卷贵州榕江,在短短数小时内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浑浊的浪头拍打着街道,淹没了商铺,冲垮了堤坝,停水断电,城市仿佛在洪水中颤抖。洪水退去,留下满目疮痍的榕江。然而,暴雨再凶猛,也冲不垮榕江人骨子里的“村超精神”;洪水再肆虐,也抵不过中国人拧成一股绳的坚韧;灾难再无情,也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国脊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县最大的商场被洪水淹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榕江老街洪灾过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洪水不仅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也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信号断断续续,部分区域停水停电,人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榕江人民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相互帮助,共度难关。在社会各界的支援下,基本生活物资得到了保障。大量的饮用水、八宝粥、牛奶、方便面等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受灾群众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灾难面前,榕江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自救精神和团结互助的品质。邻里之间相互扶持,帮助搬运物资;商家们免费提供食物和饮用水,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解决温饱问题。这种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是战胜灾难的强大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榕江洪灾发生后,</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积极参与到救援行动中来。人民子弟兵和专业救援队迅速集结,开往榕江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及时的帮助。还有许多志愿者和民间救援队也自发地加入到救援队伍中,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在灾难面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抗洪救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爱心善举,让灾区群众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洪水肆虐,却冲不散凝聚的人心。榕江自特大洪涝灾害发生以来,超过九千名救援力量紧急驰援榕江,从专业救援队伍到自发赶来的志愿者,各方力量如潮水般汇聚。身着橙色救生衣的消防队员,驾驶冲锋舟在湍急水流中穿梭;解放军战士扛着沙袋,筑起人墙抵挡洪水;民间救援队带着专业设备,争分夺秒转移被困群众。当地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第一时间在地势较高处设立物资供应点,搭建起抗洪救灾的“生命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榕江抗洪救灾一线上,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洪水发生后,支援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迅速向道路损毁、通信中断、生活物资紧缺的榕江挺进。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救灾,搜救转移被困人员,持续开展清淤作业和巡堤查险等任务,书写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答卷。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始终坚守在抗洪抢险第一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村超”场地的清淤工作是榕江县当前抢险救灾工作的缩影。据新闻报道介绍,全县工作重心已转向清淤和消杀工作,已累计投入包括志愿者、民兵等社会力量超过29000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完成清淤道路超129公里,目前已完成超七成的任务,接下来清淤工作仍将加紧展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贵州榕江抗洪“大后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这就是中国人的团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你为我抗洪救灾 我保你不饿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据报道,榕江村寨里村民接力帮厨的场景,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合约食堂摇身一变,成了“前线补给站”。天还未亮,男人们就摸着黑搬运物资、搭建灶台,粗糙的手掌被磨出血泡也浑然不觉;女人们围坐在临时搭建的案板前,洗菜切菜、烹饪佳肴,油烟熏红了双眼仍坚持忙碌;一日三餐,热气腾腾的饭菜不仅填饱了救援人员的肚子,更温暖了他们的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7月3日,在贵州省榕江县,当地居民沿街送别救援队员。各地驰援贵州榕江的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开始有序撤离,当地群众自发涌上街头,送别救援队伍,表达感激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场与洪水的战斗中,榕江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他们在滔天浊浪中坚守,在废墟中重生,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不拔,什么是团结一心。他们就像那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榕江一定能够战胜洪水,重建家园。榕江这座小城必将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我们共同为榕江加油,期待那片充满希望的明天早日到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