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告别了如诗如画的江布拉克,我们这次旅行已接近尾声。未来几天除了穿越大海道就是参观北庭故城遗址和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庭故城遗址位于吉木萨尔县城北  12公里处。自汉代起,北庭就成为天山北麓重要的行政、军事中心并建有侯城金满城,是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朝控遏整个西域地区的最高政府机构在天山以南有安西都护府,天山以北就是北庭都护府。当时武则天在此建北庭都护府就是要控遏突厥政权。其管辖范围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的广大区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840年,生存在漠北的回鹘因战乱西迁,其中一只迁入北庭、高昌一带,建立高昌回鹘王国,把北庭作为它的夏都。元代,北庭地区被称为别失八里,设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北疆区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庭故城遗址在1771年被清代学者纪晓岚首次发现。当时,他因被流放至新疆而奉命勘察军事驻地,在吉木萨尔城郊探访到一座废弃古城,当地人称之为“护堡子破城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详细描述了该遗址的特征。并有诗记之:断壁苔花十里长,至今形势控西羌。北庭故堞人犹识,赖有残碑记大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为北庭古城遗址的附属建筑之一,因其坐落于故城之西,又被称之为北庭西寺,是历经唐、宋、元对期的一座佛寺遗址。</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有两个展览,左右分列,为《妙相庄严 威光赫奕——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塑像艺术展》和《壁上丹青 无上菩提》。</p>  <p class="ql-block">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的塑像广泛分布于配殿和洞窟内,从内容上看,有弥勒像、释迦像、罗汉像、菩萨像、天王像和力士像等多种。从表现形式上看,塑绘结合,相辅相成。雕塑技艺细腻精湛,随类赋彩,色调浑厚富丽,烘托了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庄严、神秘的佛教气氛,又使得人们得到了视觉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是我国新疆当时历史时期塑像艺术中的难得佳作。</p>  <p class="ql-block">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的人物题材,除供养人外,还有千佛组像、供养菩萨行列和胁侍菩萨像、护法、佛教经变画(把佛经变成形象化的图画)等佛教形象,主要绘于配殿、洞龛墙壁、龛顶和佛像台座上,造型传神,丰富多彩。从绘画题材反映出,壁画中有对释迦,弥勒、阿弥陀、观音和密宗等多种的信仰,内涵比较复杂,可笼统视为大乘佛教系统。</p><p class="ql-block">就艺术特点而言,寺内壁画构图高度程式化,人物与场景的配置、主次、疏密、聚散变化自如,条理清晰,节奏分明。造型丰富多彩,线描挺拔流畅,赋彩热烈协调,各部分随类赋彩,色调或浑厚庄严、或温馨富丽、或爽朗明快,意境出神入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鲜明的地区和时代特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疆北庭诗词以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最为著名,其代表作包括《发临 洮将赴北庭留别》《北庭贻宗学士道别》《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等 描绘了北庭 的苍茫边塞风光与戍边将士的豪情。</p><p class="ql-block">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真实反映了唐代边疆军民的生活状态,为研究北庭历史提供了文学佐证。北庭故城遗址作为唐代军事重镇,与岑参的文学创作形成了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见证。 </p>  <p class="ql-block">麻扎村,中国传统村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下辖自然村。麻扎村属于火焰山以南气候区,是一座融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佛教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历史文化古村,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反映新疆东部伊斯兰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态的典型代表,展现出“古村、古民居、古巷、古树”的维吾尔族传统风貌。</p>  <p class="ql-block">麻扎村大清真寺修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占地2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做礼拜,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与维吾尔族传统建筑方法相结合的古清真寺,有别于中国内地传统的清真寺建筑方法。</p>  <p class="ql-block">吐峪沟麻扎村是维吾尔族古村,土黄色夯土房镶嵌彩色门窗,仿佛《一千零一夜》的场景。村里的清真寺和千佛洞遗址,藏着佛教与伊斯🕌兰教交融的神秘故事。</p>  <p class="ql-block">麻扎村全称“麻扎阿勒迪村”,本意为“圣墓前的村庄”,因该村坐落在艾苏哈卜·凯赫夫麻扎的前方而得名,村中人多为圣地守墓人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吐峪沟石窟,古称“丁谷窟”,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期,是高昌国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寺,共有洞窟94个,有编号的46个,其中10个洞窟保留了壁画及其痕迹。2006年5月,吐峪沟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目前石窟尚不对游人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游罢中国传统古村落吐峪沟麻扎村,我们在乌鲁木齐休整一天补充给养,为第二天穿越大海道无人区做好准备。本次旅游的压轴戏即将拉开大幕,请看下篇《探秘大海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