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导图,检验成果——借七下Unit7日食日记,提升阅读力

厚德外国语学校峰山校区

<p class="ql-block">  在初中英语阅读学习中,思维导图是梳理文本、加深理解的实用工具。七下Unit7 Reading Plus里Lisa的日食日记,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素材。借助思维导图拆解文本、检验学习成果,能让阅读能力稳步提升,探索英语阅读的高效路径。</p> 初读文本,梳理框架 <p class="ql-block">  读Lisa的日食日记,先抓取关键信息:日期(Wednesday, 22 July )、核心事件(武汉日全食观测 )、人物(Lisa和朋友 )。围绕“日全食经历”,划分“观测前 - 观测中 - 观测后”三个阶段,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搭建起文本梳理的基本框架,明确阅读探索的方向。</p> 深挖细节,填充内容 <p class="ql-block">  沿着框架细化内容:观测前,从文中提取“前往长江边(Yangtze River )、携带相机、椅子、食物饮品及特殊眼镜(用于安全观测日食 )”等信息,补充到对应分支;观测中,聚焦“月亮遮挡太阳的过程(逐渐覆盖直至9:26完全遮挡,天空变黑、出现日环 )、全食持续超5分钟” ;观测后,关注“日食带来的影响,如激发天文兴趣,阅读天文知识、观看宇航员视频,树立成为宇航员或天文学家的理想” ,让思维导图内容充实。</p> 绘制导图,理清逻辑 <p class="ql-block">  用简洁关键词串联分支内容,梳理文本逻辑。像“观测准备”分支,清晰呈现行动(去长江边 )与物资(含特殊眼镜的作用 );“观测过程”按时间顺序,展现日食变化及奇观;“后续影响”体现因果关联(因观测震撼,所以产生天文探索欲 )。通过导图,文本的发展顺序、内在逻辑直观呈现,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p> 检测应用,验证效果 <p class="ql-block">  依托思维导图设计检测题目,检验学习成果。例如“Where did Lisa watch the eclipse?” ,可从“观测前”分支快速定位“Yangtze River” ;“Why take special glasses?” ,对应“保护眼睛,实现安全观测” 。借助导图检索信息、解答问题,验证对文本细节和逻辑的掌握程度,将阅读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p> 拓展迁移,联系生活 <p class="ql-block">  结合文本“难忘事件”主题,运用思维导图思路,梳理个人经历。若分享“参加比赛”,可划分“赛前准备 - 比赛过程 - 赛后感悟” 分支,迁移文本结构,锻炼用思维导图重构生活素材的能力,让阅读方法延伸至表达输出,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为后期的单元作文打下坚实基础。</p> 复盘总结,优化方法 <p class="ql-block">  完成检测与拓展后,复盘反思:思维导图是否有效梳理文本逻辑?梳理细节时有无遗漏?总结“抓核心 - 填细节 - 理逻辑”的步骤,明确优势与不足,为后续阅读积累经验,持续优化阅读方法,推动阅读能力进阶。</p> <p class="ql-block">  从Lisa的日食日记出发,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拆解文本、检测成果、迁移运用。坚持实践,让思维导图成为英语阅读的得力助手,助力我们在英语学习中不断突破,收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