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7月3日黄河一号旅游第六天韩城到万荣

战杨春梅

<h3>25年7月3日黄河一号旅游第六天<br>早7点离开酒店。7点24分,韩城口上高速。<br>7点35分,过龙门黄河大桥,出陕入晋。<br>7点51分河津东口下高速。<br>8点06分,到固镇村,董其武故居。结果故居没有了,另选地方拓建了名为“古今天下”收费景区。董其武纪念馆,就在其中,这个景区没有免费政策。<br>9点多,离开公路走一段山路。<br>9点49分,驶入万荣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黄河看美景。<br>10点17分,停车“望河台”观景点。这里是汾河汇入黄河之处,可眺望河汾同晖之美景。也可遥看万荣秋风楼。<br>10点35分,停车万荣后土祠。看了秋风楼,秋风楼因汉武帝所做&quot;秋风辞”而名。<br>11点13分,从后土祠驱车前往下一景点。<br>11点41分,穿过村庄,走一条窄窄的山路,到达中里村八龙寺塔。高地上的古塔前寂寥无人。浏览后顺利下山。幸好上下山路都没有别的车上下山(山路狭窄,无法会车)。<br>中午饭停车餐馆多的路边。<br>饭后13点20分,到李家大院参观游览。15点12分上车。<br>15点40分,游玩万荣东岳庙,赏古建山西四大名楼之一的飞云楼。精美绝伦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br>16点27分,去往万荣市区。<br>16点40分入住万荣华康商务酒店。<br>住宿费:标间90元带早餐。<br><br>黄河一号游第六天<br>文/战杨<br>韩城七点离酒店,<br>跨桥入晋告别陕。<br>河津探访董其武,<br>故居己经看不见。<br>村外另辟新场所,<br>古今天下纪念馆。<br>黄河一号望河台,<br>河汾同晖好景观。<br>万荣游览后土祠,<br>秋风楼立黄河边。<br>山路狭窄中里村,<br>八龙塔寺在山巅。<br>古塔寂寥无游客,<br>快乐团队当神仙。<br>停车路边吃午饭,<br>饭后去往李家院。<br>李家大院名声响,<br>历代善举美名传。<br>游览万荣东岳庙,<br>阴曹地府逛一圈。<br>庙内矗立飞云楼,<br>精美绝伦世人赞。<br>游完景点进市区,<br>睌住华康大酒店。</h3> <h3>韩城瑞都酒店楼下,装车出发</h3> <h3>韩城口上高速</h3> <h3>离开陕西</h3> <h3>过黄河大桥</h3> <h3>回到山西:进入河津</h3> <h3>河津东出高速</h3> <h3>董其武故里<br>‌董其武的故里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部的固镇村‌。该村位于吕梁山前沿,北依吕梁、西临黄河,风景秀丽。古今天下景区就坐落在该村,以红色教育、地道文化等为主题,成为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br><br>‌地理位置‌:<br>董其武故居位于河津市固镇村,距离市区约14公里。‌‌<br>景区内设有董其武将军纪念馆,展示其生平事迹和遗物。‌‌</h3> <h3>‌铁血将军董其武<br>董其武(1899.11.27—1989.03.03)‌,山西河津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下是其生平主要经历:<br>早年经历与军事生涯<br>‌投身革命‌:1919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参与北伐战争。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1936年指挥绥远抗战,取得百灵庙大捷,获五等云麾勋章。‌‌‌‌<br>‌抗日战争‌:<br>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35军师长,参与忻口会战,左臂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1940年起历任暂编第4军军长、骑兵第4军军长等职,展现卓越军事才能。<br>起义与新中国建设<br>‌绥远起义‌:1949年平津解放后,董其武率绥远军政人员起义,为全国解放做出重要贡献。起义后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员。‌‌<br>抗美援朝‌:<br>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员,率部参与朝鲜南市、泰州等军事工程建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h3> <h3>村里路边将军简介</h3> <h3>停车村里路边,有董其武将军故居标志</h3> <h3>古今天下(董其武纪念馆)<br>古今天下景区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固镇村,北依吕梁山、西贯黄河,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br>景区以红色文化体验为核心,建有董其武纪念馆、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等教育场所,并通过3000米三层结构地下景观地道串联时光隧道、地下玻璃桥等特色设施。<br>2024年该景区推出的红色实景剧《瓷窑女人》日均演出3场,春节期间单日游客量超4000人次。<br>根据河津市政府批复的《河津古今天下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21-2030年)》,景区将重点发展文旅融合项目。<br><br>2025年2月,该景区被正式评定为山西省3A级旅游景区2<br>。</h3> <h3>规模宏大的(古今天下)新景区</h3> <h3>景区前合个影</h3> <h3>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万荣主线</h3> <h3>万荣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望河台上</h3> <h3>望河台上:远处是秋风楼</h3> <h3>遥望秋风楼`倩影</h3> <h3>汾河入黄河</h3> <h3>河汾同晖处</h3> <h3>望河台归来</h3> <h3>想走捷径不可能</h3> <h3>后土祠<br>万荣后土庙,又称万荣后土祠,古称汾阴后土祠,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北200米,<br>西、北两面紧临黄河、汾河,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占地面积25335.62平方米。<br>汉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建汾阴庙,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建后土祠,清同治九年(1870年)后土祠再次移建,保留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br>万荣后土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祭祀女娲的神庙,<br>其琉璃饰件光彩夺目,木雕、砖雕结构的秋风楼平和而立、崇峻壮观,楼内藏有元至元八年(1271年)捐刻汉武帝《秋风辞》碑,另有宋真宗御书《汾阴二圣配飨铭》(萧墙碑)及金代《后土祠庙貌》碑,是了解宋代帝王封禅祀土事宜及宋金时期后土庙貌规制的珍贵史料,<br>在书法、文学和学术方面独具价值。<br>1996年11月20日,万荣后土庙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h3> <h3>日月旗杆</h3> <h3>龙风柏</h3> <h3>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景点<br>秋风楼<br>秋风楼,位于后土祠正殿后(位于古河东郡汾阴县,即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因楼上藏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碑而得名。<br>秋风楼,创建年代不详,因黄河淹没,曾于清代康熙、同治年间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建。汉武帝刘彻曾5次巡幸河东,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刘彻祭祀后土庙时,正值晚秋,在汾河舟中欢宴群臣,慷慨高歌,写下“秋风辞”——秋风楼因楼上藏树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h3> <h3>张仪古道</h3> <h3>中里庄</h3> <h3>万荣中里庄八龙寺塔<br>万荣八龙寺塔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中里庄村东约2公里的台地上,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r><br>建筑特征<br>该塔为七层实心楼阁式砖塔,高约23.9米,底层边长3.65米,塔身逐层收分,每层叠涩出檐。第1-3层檐下施仿木构五铺作双杪斗栱,第4层为五铺作双下昂斗栱,第5层出斗口跳。塔身南面1-5层设有砖券拱门,东、西、北面在3、4层也有拱门。 ‌‌<br><br>历史价值<br>作为北宋砖塔的典型代表,其建造年代可考,对研究当地砖塔演变具有重要价值。现存塔身保留了宋代建筑特征,第6、7层及塔刹为明清时期重修。 ‌‌<br><br></h3> <h3>万荣李家大院<br>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落在万荣县闫景村,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br><br>李家大院景区距运城市区38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院落20组,房屋280间,现存院落11组,房屋146间。李家大院(河东民俗博物馆)、万荣笑话博览园两大景区共占地近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br><br>其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构思巧妙,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h3> <h3>十二面影壁</h3> <h3>李家大院钟楼</h3> <h3>李家大院鼓楼</h3> <h3>万荣东岳庙,亦称岱庙、泰山庙,位于万荣县城内西大街。创建年代不详,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置汾阳郡时即有此庙。<br>占地面积15800平方米。<br>万荣东岳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主要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八卦亭、东岳殿、阎王殿,建筑布局尚存早期建筑中楼塔设置于中轴线前端的规制。楼身外观玲珑精巧,富有变化。<br>东岳庙总体布局宽舒有序,其中飞云楼富丽多变、巍巍壮丽之势冠于全庙,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水平。<br>1988年1月13日,万荣东岳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飞云楼<br>飞云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大街8号万荣东岳庙内,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中国纯木质楼阁建筑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与佛宫寺释迦塔一起被称为“南楼北塔”<br><br>飞云楼为万荣东岳庙主要建筑之一,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明三层暗五层,高23.19米,十字歇山顶<br><br>飞云楼在建造技术结构力学与造型艺术方面独具特色,在中国木构建筑中占有独特地位,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br><br>1988年1月13日,包含飞云楼在内的万荣东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h3> <h3>主要建筑<br>飞云楼三层四滴水,十字歇山式楼顶。二三层皆有勾栏,每面各出抱厦,平面呈十字形。建筑内在内槽四角立四根通天金柱,从底层直达顶层。四柱间分层设额枋、间枋、地板枋、穿插枋等多层枋材相连贯,形成正方形筒式框架,作为整个建筑的骨干。檐下斗拱密致,近三百攒之多,依不同位置结构造型各异,有五踩、六踩、七踩,耍头有蚂蚱头、麻叶形单幅云、龙头式等,昂有象鼻品、琴面昂等。<br>名称由来<br>飞云楼因全楼木构件极其繁多,斗拱密布,紧密严实又富有变化,如云朵簇拥、云带缠绕,故得名飞云楼4<br></h3> <h3>地獄大门紧闭</h3> <h3>飞云楼下的吃瓜群众</h3> <h3>入住万荣华康商务酒店</h3> <h3>过黄河大桥由陕入晋</h3> <h3>绿道</h3> <h3>黄河一号旅游万荣段</h3> <h3>去往万荣中里庄八龙寺塔的山路</h3> <h3>万荣:东岳庙飞云楼</h3> <h3>小康航拍后土祠秋风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