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我们一行6人从北京出发到兰州,开始了我们的甘南之行。我们6个人的相互关系都与小董有关,我和她退休前是同事,认识有近30年了。另一个是小董的闺蜜(小学、中学的同学),其他人是小董的亲戚(二哥、姐姐、姐夫),我们6人组成了甘南游的独立小团。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6月22日 兰州游</font></b></div>22日到达兰州后,我们相互也都认识了,第一个午餐我们在大众点评上选了酒店附近的一家颇具好评的兰州特色餐厅,6个人吃的相当满意,还不贵。<br>餐后我们打车去甘肃博物馆参观,是提前预约好的。甘肃博物馆我在去年9月来兰州时仔细参观过,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一个国家级博物馆。这次主要再看看那几件镇馆之宝,幸运的是还看到了去年因借出去展览没有看到的展品。<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铜奔马(马踏飞燕) 东汉</font></div><div>其造型生动,天马昂首嘶鸣,三足腾空飞驰,一蹄踏在飞翔的玄鸟龙雀背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鲵鱼纹彩陶瓶 </font></div><div>年代: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 5500 年 - 5000 年)<br>是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众多彩陶中唯一一件国宝级文物,也是 “彩陶之乡” 甘肃的唯一一件彩陶类国宝级文物<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人头形器口彩陶瓶</font></div>仰韶文化中期<br>是仰韶文化早期人头雕塑中最为精彩的一件,也是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唯一一件塑有人像的彩陶瓶。它独特的形制、别致的纹饰、生动的表情和细致的雕塑手法,体现了远古人类的智慧和灵巧<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莲花形玻璃托盏</font> </div><div>年代:元代<br>整体呈普蓝色,晶莹润泽,色泽纯正,内含少量气泡,不甚透明,是元代玻璃制品中的珍品。<br></div> 下面这个文物我去年来甘博时没有看到,这个展品位置上有个纸条,说明此展品被借出展览了,当时感到挺遗憾的,这次有幸看到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红陶人面像</font></div>年代:新石器时代<br>以红陶制成,人面形象逼真,五官清晰,面部表情温和,仿佛在微笑,给人一种亲切感,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的珍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能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旋纹尖底彩陶瓶</font></div>马家窑文化时期<br>器身呈流线型,尖底,腹部圆润,表面以黑色彩绘出流畅的旋纹,线条简洁明快,富有动感,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制陶工艺和独特的审美观念。<br> 在甘肃博物馆我们6人的第一次合影 从甘肃博物馆出来,我们打车来到读者集团,参观《读者》博物馆。我们6个人都已退休,年轻时可没少看《读者》杂志,所以到读者博物馆,看到《读者》的发展历程,有一种熟悉感。 这是我的老本行,非常熟悉的杂志编辑工作 哈哈,上杂志封面啦! 从读者博物馆出来,我们又去了黄河母亲雕像 沿着黄河边走,黄河边的水车园 远看中山桥 晚上8点了,铁桥上的轮廓灯亮了 8点半了,铁桥上的灯笼也亮了起来 随着天色变暗,铁桥上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也就离开中山桥,回酒店休息。<div>兰州的半日游内容还是很丰富的。</div> <b><font color="#ed2308">6月23日 八坊十三巷和雨中的拉卜楞寺</font></b><br>早上8点从兰州出发,我们一行的车是一个9座车,座位是那种比较宽大的单独座椅,挺舒服的。 第一站是去八坊十三巷,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br>临夏古称河州,知道河州的人,还会知道临夏市内的回民又称“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时成为了临夏的别称,而八坊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风情的古街区。从唐朝,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它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呈现出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 确认过眼神 回族的砖雕,真好看 凤林驿 街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砖雕 我们手中纸杯里是这的特产麸子醋 进入一个园子 园子里的蝴蝶泉,可惜没有水。 园子里的四合院 房间里 站在院子中间 这是八坊十三巷砖雕地形图 参观完八坊十三巷,到了午餐时间,司机师傅推荐我们去二洒手抓美食城,这里的菜做得口味非常好吃,而且量大,虽然我不吃羊肉,看到其他人对这里的手抓羊肉赞不绝口。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雨中的拉卜楞寺</font></b></div>下午我们来到甘南著名的拉卜楞寺,天空下起了小雨。<br>拉卜楞寺位于甘南地区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之一,寺院规模宏大地位崇高,是甘南地区寺院的代表,也是游客来到甘南的必去之地。<br> 拉卜楞寺超长的转经长廊全世界罕见,周长大约有3公里左右,由2000多个大小不同的转经筒组成,可以在这里转经一圈积累功德,为亲友祈福。 这里有恢宏的寺院建筑群,而且大多金碧辉煌,行走其中或是在高处拍摄全景都十分壮观。寺院内供奉着无数的巨大佛像和各种精美的雕塑、壁画、法器等,内容十分丰富。 拉卜楞寺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3000 米至 3200 米之间,小董的二哥因转动转经筒时有些用力,开始有了高反,感觉心脏不太舒服。这时我的感觉还可以,略微有点头后部发紧。<br> 参观完拉卜楞寺,我们到达甘肃安多藏区合作市的酒店入住,因为下雨,大家都不愿出去了,点了外买,大家吃的挺开心。甘肃合作市平均海拔约为 2960 米 ,这一夜我的睡眠不好,睡不着,这大概就是高反的作用吧,只睡了3、4小时。 <b><font color="#ed2308">6月24日 感受到了高反的难受</font></b><br>早上起来,在酒店吃早饭时就感到很没胃口,吃的不多就不敢再吃了,有点想吐的感觉。<br>8点出发,时间不长,我们就到了米拉日巴佛阁,它的全称是"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名字虽然有点儿长,却也讲得很明白。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已毁于"文革"。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5月,历时四年落成。米拉日巴佛阁是为纪念米拉日巴而修建的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br> 佛阁共九层,高 40 余米,建筑造型独特,融藏族堡式建筑与佛阁式建筑特色为一体,外观雄浑壮观,通体红色,可惜是雨天,不然金顶在阳光下会格外耀眼。 离开北京这两天北京气温高达38度,可这里早上只有6度,又加之下雨,感觉很冷,进入佛阁内要脱鞋,看到门口内地板上的水渍(估计是进入人的雨伞滴的),有些犹豫,听出来的人说里面的楼梯很陡,所以就没有进入。 离开米拉日巴佛阁,我们开车前往位于若尔盖县的郎木寺镇,沿途车览郭莽湿地,,可惜郭莽湿地正在施工中,连停车观览的地方都没有。这一路上我感觉有些头痛,昏沉沉的,第一次打开带的氧气瓶吸氧了。 挡住我们车的公路上的羊群 中午到达郎木寺镇,我们先吃午餐,进了餐厅看到上的菜,我就感觉不舒服,告诉大家我吃不进东西,吃了就想吐。我想我以前也有过高反的经历,每次都是吐了之后,就会感觉好很多,于是我吃了一口菜,赶紧跑到卫生间吐了起来,中午没吃什么,把早餐吃的食物吐个一干二净。果然当时感觉好些了。 下午我们来到紧靠郎木寺镇的格尔底寺景区。<br> 格尔底寺景区的白龙江峡谷 达仓纳摩藏语意为虎穴仙女。”虎穴仙女“郎木寺镇一处有名的景观,位于白龙江源头的溶洞理,相传内有一直猛虎,是当年莲花生大师来此降妖伏魔时驯服后,使猛虎幻化成仙女。溶洞的较高处有一座颇似女神的钟乳石,当地藏民视为神灵,经常前来磕头跪拜,祈求平安。 格尔底寺全称达仓纳摩格尔底寺,是郎木寺镇上的两座知名寺院之一,下辖18座分寺,是四川阿坝地区规模既大还很有影响力的格鲁派寺院。 格尔底寺在藏区声名远播,因为寺内供奉着该寺第五世格尔底活佛的肉身灵塔。五世格尔底活佛出生于1681年,于1775年圆寂。其肉身灵塔供奉在山顶上一座小院里,外表十分平淡,就像一户普通民居的院落。 这里海拔在3500米左右,可是我感觉很不舒服,不时地吸氧,需要上下楼梯的地方我都放弃了。 离开格尔底寺景区,前往久治县城的路上,看到这个巨大的转经筒,司机师傅说,这是这里最大的转经筒,你们要下去看看吗?当然要看,这时乌云密布,但没有下雨,我们下车来到大转经筒前。 周边的建筑似乎还没有开放,没有见到人。 转经筒下面是12生肖,我们找到各自的生肖,一同推动转经筒绕圈走 结束了这一天的游览,我们乘车来到久治县城入住。一进房间,我就感到浑身发冷,这家酒店没有空调,是此行条件比较差的酒店,但还是干净的,我们调到有电褥子的房间。其他人去外面吃晚餐,我是一口都不能吃,喝水也吐,这是我高反感觉最难受的一晚,睡不着觉,吸了氧也睡不着,和小董聊天到夜里1点多,害她也少睡了几小时。<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6月25日 最壮观的莲宝叶则和黄河第一湾</font></b></div>这天早上起来气温最低,只有3度,都说有高反时不能冷,会加重高反,于是我把带来的有保暖作用的衣服尽可能地都穿上 ,感觉走路都有些笨重。夜里没有休息好,还是感到头沉发紧,早餐什么都没吃。<br><div>8点从久治县酒店出发,9点40左右到达了位于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属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的莲宝叶则景区。</div> <div>"莲宝叶则"的汉语意思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民间通常称为石头城堡或石头山。</div> 莲宝叶则景区大门 莲宝叶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属巴颜喀拉山南段支脉,是东昆仑山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 4800 米左右。<br>莲宝叶则是雄伟的奇峰异石的世界和艺术圣殿,这里山势雄奇峻伟,充满阳刚之气;山体规模宏大,绵延不绝;湖泊星罗棋布,银瀑飞悬。<br> 坐观光车到这里,看到的景色非常壮观 景色太美 这里有个小图书馆,可以喝咖啡,海拔4429米,此时室外温度只有12°C 从这里我们又坐上另一段观光车,继续向上走。 哇!站在更高处看到的景色更美了!山势雄奇峻伟,充满阳刚之气。 突然天色有些变化,云的密度逐渐加大 哇,一股雾气自下向上升起,我从来没见过眼前发生的这种变化 好奇妙啊 云雾像爆炸一般 一会儿又恢复了以前的平静,前后一共10分钟左右,感觉很奇妙! 这里的海拔4800米左右,我不时地要吸氧。伙伴们都去最高的山石那里拍照,我感到体力不及,没有去,在下面为他们拍照 大家拍照完,我们开始往下走,突然又变天了,刮起风来,风里还夹裹着小米粒大的冰粒,由于衣服裹着比较严实,冰粒打在冲锋衣上都有响声。大家都低着头顶着风,相互搀扶着走到观光车站,主要是这时很冷,等了十几分钟车上来了,风雪也停了,体验了一把瞬时过了四季的感觉。 虽然在忍受着身体因高反的不适,可我还是觉得莲宝叶则是这几天来见到的最美、最壮观的风光,也是我最喜欢的景色,很值得! 离开莲宝叶则时已经是下午将近3点了。我们去吃午餐,我还是什么都没有吃。然后我们前往黄河第一湾。 到达黄河第一湾已经是傍晚7:30了 落日时间是晚上8:20。因坐电梯上到最高处,下来要走1个半小时,于是我们决定不坐电梯了,沿着栈道往上走半小时,走到哪儿算哪儿。 黄河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镇与白河汇合,形成了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湾,这里能观赏到奇特且壮丽的自然景观,这也是观赏日落的极佳地点。 因站的地方不够高,看到的黄河第一湾就不如在高处好看。 19:52分,太阳从云层中露出来了 晚8:00,可以看到两个太阳 这是晚上8:08分的落日余晖 8:12分下到栈桥的平面段 晚8:20,曲折蜿蜒的黄河在落日的余晖下分外妖娆,仿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回到位于唐克的酒店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由于午餐吃的晚,大家都没有想吃饭的欲望,我更是不想吃。这家藏式酒店条件不错,有空调,房间里很暖和,我洗了澡,感觉浑身都轻松了,头也不怎么疼了,我就是从这一刻开始,高反基本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