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学期科学成果展示执教者:冯丽存

I am who l am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播撒好奇的种子,收获成长的快乐</b></p><p class="ql-block"> 当夏日的风轻轻吹过,我们小二班第二学期的科学探索之旅已画上圆满句号。这个学期里,我始终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亲近科学、感知数学。用最贴近他们的方式触摸科学、感受世界。我带着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小手去摸、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科学活动中,感受世界的奇妙,种下对科学的好奇种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与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 《找一找是谁的物品》、《连一连》、《在农场里》、《神奇的镜子》、《春天里》、《拼小树》、《白胖胖的蒜》、《说说“前后”》、《小蜗牛和它的朋友》、《找一找》、《快来数一数》、《图形宝宝变变变》、《一样的伞》、《送点点回家》、《图形宝宝捉迷藏》、《点点找朋友》</p><p class="ql-block">活动安排:</p> <p class="ql-block">  《一样的伞》围绕“生活中的物品”设计的科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伞的相同特征,初步感知“分类”的概念。</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培养孩子“观察—发现—表达”的习惯。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从“只会说颜色,图案”到“能发现伞柄一样”,虽然进步微小,但每一个主动开口的瞬间都是成长。</p> <p class="ql-block">  《找一找是谁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  《神奇的镜子》,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课,通过让幼儿与镜子亲密互动,感受镜子“能照出东西”的特性,激发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探索欲。</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让我意识到,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观察到什么”比“记住什么”更重要。下次活动中,我会更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和引导的针对性,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探索中,对身边的“小神奇”保持永远的好奇。</p> <p class="ql-block">  《连一连》</p> <p class="ql-block">  《找一找哪些是餐具》</p> <p class="ql-block">  《送点点回家》</p> <p class="ql-block">  宝宝们从一开始分不清“1和许多”,现在能熟练的点物数数,数出5的数量。</p> <p class="ql-block">  《快来数一数》</p> <p class="ql-block">  《小蜗牛和它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春天里》</p> <p class="ql-block">  《帮点点找朋友》</p> <p class="ql-block">  图形宝宝变变变</p> <p class="ql-block">  说说“前后”是小班围绕“空间方位”开展的科学活动,我通过设计了“听指令做动作”游戏:“把小手放在身体前面”“转过身,看看身后有什么”;还有“找物品”游戏:“玩具车在桌子前面”。孩子们在动一动、找一找中,主动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物体或自身的前后位置。</p> <p class="ql-block">  下一学期,我会继续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设计更多贴近生活、充满趣味的科学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慢慢发现:科学和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特别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感谢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陪着孩子们继续探索世界的奥秘,收获更多成长的喜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