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五步教学法”家长课程《改掉孩子自私的坏毛病》

崔文佳

<p class="ql-block">每一份温暖的教育,都是从相遇开始;</p><p class="ql-block">每一处美丽的盛开,都是从相知开始。</p> <p class="ql-block">  为提升家长教育理念,解决孩子成长中自私问题,我校一年级于7月3日晚6:30开展“改掉孩子自私的坏毛病”家长课程活动,采用“五步教学法”,成效显著。</p> <p class="ql-block">  一、课程准备</p><p class="ql-block"> 活动前,学校组织一年级教师集体备课。通过深入分析孩子自私行为案例,研讨背后家庭、心理等因素,结合“幸福路”亲子共成长平台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让教师熟练运用“五步教学法”,开展专题培训,明确各环节要点与时间把控,为课程顺利开展筑牢基础。</p> <p class="ql-block">  二、五步教学,层层深入</p><p class="ql-block"> 1. 问题引入:班主任以生活中常见场景提问,如“孩子不愿分享玩具怎么办”,引发家长共鸣,引导思考孩子自私行为,快速聚焦课程主题。</p><p class="ql-block"> 2. 播放导课视频:播放精心挑选视频,专家剖析孩子自私根源,像家庭过度宠溺、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特点等,辅以动画展示孩子自私表现及对社交、性格成长的不良影响,让家长直观理解问题本质。</p><p class="ql-block"> 3. 讨论总结:家长分组讨论,交流孩子自私行为及解决办法。有的分享孩子独占零食经历,有的讲述引导孩子分享的尝试与困难。教师巡回参与,适时引导,最后班主任总结讨论成果,梳理科学教育方法,如营造分享家庭氛围、巧用故事引导、树立榜样等。</p><p class="ql-block"> 4. 布置作业:结合课程内容布置实践作业,要求家长本周内安排一次家庭分享活动,记录孩子表现与反应;每天与孩子交流,引导其关心家人;观察孩子与同伴相处,记录分享行为变化,促进知识转化为行动动。</p><p class="ql-block"> 5. 视频巩固:分享线上教育视频资源,家长课后可自主学习,巩固课程知识,深入理解教育理念与方法。</p> <p class="ql-block">  三、课程成果</p><p class="ql-block"> 家长反馈,课程让他们对孩子自私问题有全新认识,意识到自身教育方式不足。部分家长调整教育策略后,孩子自私行为改善,更愿意分享,关心家人,家庭氛围更融洽。教师也从活动中积累经验,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为后续家校共育提供有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  四、反思与展望</p><p class="ql-block"> 活动虽成功,但也有不足。如讨论环节个别家长参与度不高,作业反馈收集不及时。后续改进,将优化组织形式,鼓励更多家长参与;建立更完善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家长指导。未来,持续开展此类课程,关注孩子成长问题,深化家校合作,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