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盛世辉煌 千古流传</p><p class="ql-block">西安采风——秦始皇兵马俑震撼之旅</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5日从西安艺龙万国酒店乘坐大巴车,开启了益友文学社采风活动,第一站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经过50多分钟的车程,来到了博物馆外围停车场,下车后步行20分钟来到入口处,这里已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游人,随导游刷身份证,过了两道检票口,才到达兵马俑博物馆入口处,六月的西安天气特别热,进入后益友文学社全体采风会员在馆前五颗松树下结合,导游讲解参观路线:首先参观一号坑——其次三号坑——最后二号坑(大约2个多小时)午餐在停车场附近安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镇,成立于1975年,建于临潼县东7.5公里的骊山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包含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骊山园)两大核心景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秦始皇帝陵附近,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于1974年3月29日,杨志发在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打井时,意外挖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第一块陶片,发现。因此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兵马俑修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约39年,是秦始皇为了守护自己的死后世界而建,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兵马俑现发掘开放了三个坑,最壮观的是一号坑;兵马俑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有约8000件陶俑、陶马及大量青铜兵器,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它不仅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更展现了秦朝军事、艺术和科技的巅峰成就。</p><p class="ql-block"> 目前,建成并开放了秦俑一、二、三号坑和文物陈列厅;秦俑博物馆面积已扩大到46.1公顷,拥有藏品5万余(套)件。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陈列厅内有一、二号铜车马。这次游览佩戴着耳机,清晰地听到导游小美女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排队进入规模最大的一号坑,匾额上的秦小篆写着"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这里正是1974年临潼西阳村老杨抗旱打井时惊人发现,展馆1979年10月1日建成并对外展出。这里最为震撼人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导游说)一</span>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一号坑埋藏陶俑6000多尊,经专家修复好展出的有1000尊左右,"千人千面,千姿百态",非常震撼!完整再现2000多年前大秦军阵,有前锋、两翼、后卫、主力部队,整个兵马俑坑是有10道夯土隔墙隔出了11个过洞,俑站在过洞之中,整个坑是由38路步兵和车兵所组成的多兵种军团。 </p><p class="ql-block"> (导游说)春秋战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国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p><p class="ql-block">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现场人头攒动,我们只能见缝插针寻找稍好的角度拍照,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 从一号坑出来,转入三号坑参观,三号坑平面呈"凹"字行,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4.57米,深5.2—5.4米,总面积约520平方米。三号坑的面积最小,似为兵马俑军阵的指挥部,已恢复了坑内大部分原貌。这里更加特别,面积不大,三步一岗、两步一哨,戒备森严,显然是秦时作战的指挥部,一切作战计划、军事命令都在这里形成、下达。兵马俑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然锋利如新。这些武器、铠甲均为当年的实物,军吏头戴长冠,胸前有彩色结穗。从这些秦俑中就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更能想象到秦始皇率领的虎狼之师,兼并天下,烽烟四起、鼓角争鸣,一扫六合的恢弘场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最后进入秦兵马俑二号坑遗址开始参观,这座曲池形的俑坑东西长124米,南北宽为98米,深5米多,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二号坑是以弩兵方阵、战车方阵、骑兵方阵和车徒组合的四个相对独立的小阵有机结合而成的军事阵营,目前考古挖掘工作还在进行中。只见俑坑里陶俑东倒西歪,断臂残躯,棚木腐朽烧毁的痕迹在土夯上留下道道沟沟。展示的陶俑不多,但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跪射俑、立射俑、鞍马骑兵俑,数万件青铜兵器、80余辆战车等件件都是珍品,凭栏而望,除了这些多样的陶俑,地上那些深深的车辙更吸引人的眼球。</p><p class="ql-block"> 导游讲解告诉我们:博物馆内单独展示了挖掘修复的具有代表性兵马俑,有高级吏俑、中级吏俑、跪式俑、立射俑、骑兵俑等,也全面展现了秦始皇军队等级制度和管理方式。同时插说了一段关于外国人马林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高级铠甲军吏俑</p> <p class="ql-block">中级铠甲军吏俑</p> <p class="ql-block">跪射俑</p> <p class="ql-block">立射武士俑</p> <p class="ql-block">鞍马骑兵俑</p> <p class="ql-block"> 西安旅游,兵马俑是必参观打卡之地。兵马俑博物馆我已参观过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以前参观时可以直接到兵马俑博物馆门口验票进入,现在已经不能直接到博物馆门口了,需要把车停在外围的停车场(据说节假日车辆多无法满足,有附近村民在稍远处会临时围停车场),然后再步行到参观购票口验票进入,再购买摆渡车(一般不需要)拉到博物馆的出入口,相对来说参观的时间就会增长。</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关系参观完三个俑坑,我们没有继续参观陈列厅和骊山园(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心中留下了一些未解的答案:为什么秦始皇即位之初便启动修筑陵墓?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流程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也没有参观:镇馆之宝铜车马博物馆(图片文字都是上一次参观时留存的:1978年夏,在秦陵封土西侧勘探发现大型"山"字形的车马坑。1980年11—12月,两乘大型彩绘铜马车——立车和安车出土。它们被发现时已经碎成3000多片,考古专家经过8年的时间才修复成功,被誉为"青铜之冠"。它们属于泰始皇銮驾中的“副车”。一号铜车为立车,车前架驽,车内装盾,车上树立能够拆卸的伞盖,具有戒车的特点,在乘舆队伍中有“征伐”的象征,可作为皇帝狩猎的马车,也可赏赐随行臣子临时使用。二号铜车为安车,舆分前后室,主舆四周帷蔽,三面设纱窗通风透光,私密有度,应是乘舆车队中用于坐乘的马车。安车车窗有“开之则凉,闭之则温”之誉,秦汉时期称其为“韫辌车”。)</p><p class="ql-block"> 秦皇兵马俑不仅是大秦帝国的缩影,更是人类文明的华丽瑰宝,它留下了无数的待解之谜,带给我们宏观的震撼,是感受人类发展历程的不二之地。总之陕西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秦始皇兵马俑,盛世辉煌,千古流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