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AI写真</p> <p class="ql-block"> 2001年的那个秋天,我踏入老营坪小学,继续开启自己的教学生涯。这所小学学生稀少,这份宁静赐予了我充裕的时间与空间,让我得以沉下心来思索人生。在岁月的悄然流逝中,内心的浮躁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难得的平和。在这方小小的校园里,我一待便是四年。</p><p class="ql-block"> 学校里的老师们个个勤勉敬业,教学态度尤为认真。每个学期语文老师们都会要求学生背诵七八十篇作文。我上午去上课,走进教室,孩子还没回家吃早饭是时空见惯的事。看着孩子们饿着肚子坚持学习的模样,我既心疼又无奈。后来,根据上级并校安排,四、五年级的学生并入河北寄宿制学校,我也随之调动。</p> <p class="ql-block">老营坪学校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河北寄宿制学校汇聚了周边八九个村子的孩子,学校配备了专门的生活老师照料学生起居。这里的教师中有好几位民办教师转正的大龄女教师,和我年龄相仿,年轻在编老师屈指可数,男老师除校长外只有两三个,还有几位不在编的代课老师。老师们的教学安排呈循环模式,或是一二年级循环,或是四、五、六年级循环。我从四年级语文教学起步,此时我的家庭也趋于稳定,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热爱的教育工作中。</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上,我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将教材巧妙改编成课本剧、儿童歌剧、相声让学生们在舞台表演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引导学生在预习时积极提问、各抒己见,常常会有学生与我争论得面红耳赤,而这种思维的碰撞,恰恰是我最珍视的课堂火花。写作课上,我耐心地教导学生如何细致观察事物、合理安排写作顺序、生动进行描写。有时会领着学生走出去引导学生如何观察景物。家长们都说,孩子跟着我学语文,一个学期下来,便能轻松写出日记和作文。就这样,我与学生、家长相处得十分融洽。校长也对我委以重任,学校的通讯、报道、总结撰写,或是艺术节的课本剧创作、朗诵词撰写及节目指导,都由我负责。</p><p class="ql-block"> 起初,大部分老师们都挤在一间大办公室里,闲暇时大家欢声笑语不断。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同事间渐渐生出隔阂,闲话也多了起来。我们办公室女教师众多,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是办公室里年龄最大的老师,为了息事宁人,对那些闲言碎语避而远之,我完成教学任务后,便在宿舍里看书、追剧。就这样,我在河北学校坚守岗位,直至2015年光荣退休。</p> <p class="ql-block">河北学校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十几年中,照顾婆婆是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虽然我是半路嫁入这个家庭,但我始终认为,既然成为一家人,就该尽到一个做儿媳的责任。每逢星期天,我都会和丈夫老侯一同回老家,帮老人洗衣、整理家务。婆婆可能是年纪大了有点老年痴呆,常常刚吃完饭就忘,刚收拾干净的屋子第二天又变得杂乱无章。她会把柴、碳搬回家里随意摆放,甚至将剩饭剩菜连汤带水放在箱子里的衣服上。给她换衣服时,裤子里总会掉出许多干屎球球,衣服和头发上更是虱子密布,洗完头发,水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的虱子,令人不寒而栗。为了方便清理虱子,我特意给她买了大红秋衣秋裤。假期女儿们在家时,也会和我一起帮老人清理卫生。慢慢地,我还学会了给婆婆理发。婆婆的脚指甲是灰指甲传染性极强,由于给她剪指甲次数多了我的脚指甲也变得增厚并出现空眼,之后就是不敢再给她剪指甲了,只好让老侯去剪。过年时,我总会给婆婆里里外外都置办上新衣。村里的人提起孝敬老人的事,总会对我竖起大拇指。</p> <p class="ql-block">我的婆婆生日照</p> <p class="ql-block"> 退休前的那些年,为了供四个孩子上大学,每个假期我都会开办写作训练班,教孩子们阅读与写作。记得有一回,刚收齐学生的学费,培训班还未结束,大儿子伟伟要上补习班急需用钱,便把学费拿走了。那时的日子虽清苦,却也充满了对孩子未来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重组家庭经历十几年的磨合逐渐稳固,两个儿子也很少无事生非找麻烦了,大儿子高中毕业后又上了复读班,为了完成大儿子的学业,让他能够上好的学校我们花费两万元,让他进入与山西铝厂有协议的昆明理工大就读(职工子弟在差10分的范围内可花钱入学),他毕业后于2008年初春在山西铝厂成为正式职工。二儿子在太原上了三年专科学校后辗转打工,最后选中了装修的职业,现在和朋友一起注册了公司当上了小老板,生意做的风生水起。</p><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女儿打小特别聪明,小学每次升级考试都是满分,升初三语文考了九十多分,全教办也是最高分,只是自打她的亲生父亲出事后她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整天萎靡不振,每节课都打瞌睡,为这事我伤透了脑筋。带她看过中医,还带她在太原一百元一张门票听过所谓的人宇特能课,说是听那位专家讲话就能治病。后来听说那是邪教组织,唉,真是得病乱求医。之后带她到太原的大医院做过检查但也都查不出问题。医院专家说这样的情况很多没什么大碍。我给她书包里装了水果糖,告诉她忍不住了吃一颗,还是不行。最严重的时候吃饭也睁不开眼睛,就这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她爱看书无论是天文地理,历史……她都能说出个道道来,在我们家是最有文化的人。她写的文章特别好语言朴实有深意,教过她的老师说起来总是赞不绝口。中考时成绩五百多也在中游以上。当时稍微花点钱上个中等高中还是可以的。但为了她的身体考虑我建议她上了铝厂子弟学校的高中班,那儿虽然离家远点但没有我们本地高中抓的紧,能让她有充分的休息时间。高中毕业后在吕梁读了三年大专,学习法律专业,毕业后于2007年入职离柳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成了一名正式职工。(多年以后听说我们师范班有一位同学的丈夫突然离世,她有一个独生女儿特别优秀,也有好的工作,就因为接受不了失去父亲的事实精神出了问题至今没有缓过来。于是我想我女儿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吧,她性格木讷随他父亲,伤心的事憋在心里没有找到出口又没有自愈能力可能大脑出现了问题了)二女儿是偷偷生的,当时计划生育特别紧,为了生她我东躲西藏也是费尽了周折。家里出事后我们经历了三年苦难,她小小年纪就承受力了她不该有的磨难。她爱跳舞,爱画画,但当时没有条件培养她的兴趣爱好。这是我终身感到遗憾的一件事。她上小学经过了三所学校,她学成绩怎样我也没有精力去关心,只是听老师们说她语文表达能力强,还带她前往教办参加过口头作文比赛获得了优秀奖。初中毕业后,正值组合家庭动荡不安,我不想让她和儿子们在一个城市,当心她受到心灵的伤害所以让她随姐姐去了铝厂高中。她英语学的好,在高中英语演讲中获得了一等奖。2011年从中北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离柳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个正式职工。</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为了供孩子们读书,我和老侯省吃俭用,几年都舍不得买件新衣服,缝缝补补是常事。老侯自己种菜,一年到头,除了过年买点肉,平日里饭菜几乎不见荤腥。有时开学凑不够学费,还得向亲友借钱。</p> <p class="ql-block">三个孩子初识时</p> <p class="ql-block">我的大闺女认识的新老爸</p> <p class="ql-block"> 两个女儿工作后,她们单位有一项福利政策,矿区有房的员工可与城里的大房子置换,且旧房折价颇高。当时,大家都渴望进城,不少人家都已在城里购置房产。对即将退休的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个绝佳机会。可惜,刚从供孩子上学的艰难日子里走出来,家里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极好的机会从眼前溜走。</p> <p class="ql-block">我父母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婆婆离世后,我的父母也已八十多岁高龄。只要一有空,我和老侯就会回去看望他们,给他们买好吃的,送去老侯亲手种的新鲜蔬菜。老侯一回去就帮忙担水,我则负责洗衣服、做饭,尽力让二老的生活舒心一些。</p><p class="ql-block"> 2013年、2014年,两个宝贝女儿相继步入婚姻殿堂,2014年4月,老侯光荣退休;一年后的2015年4月,我也结束了自己的教师生涯,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回首过往,那些岁月里的酸甜苦辣,都成为了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我大闺女结婚时全家幸福的在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