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颂歌”

韧心云游

<p class="ql-block">  早在到赫尔辛基之前,我就从媒体上了解到,这座城市新建了一个大图书馆,建筑设计非常现代,很想去实地看看。赶上雨过天晴,说走就走。时间久了,找不到提供信息的网页,图书馆名字不太清楚,先在地图上搜索芬兰国家图书馆,按图索骥就过去了。一路上看到不少赫尔辛基的北欧式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就发现走到了港口附近,这地方比较熟悉。芬兰诗人、国歌词作者约翰·路德维格·鲁内贝格的雕像赫然在目。到芬兰旅游的游客必到这里打卡。导游领着团队,一拨一拨在此解说。</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中央公园,距港口与总统府都很近,大片草坪上不时见到市民在带娃休闲或进行日光浴。</p> <p class="ql-block">  这里新添置一个小舞台,台下有几排长座椅,可以举办小型演唱会,我们走过时,有一个乐队正在调试音响与器乐。</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为什么海鸥特别多?一是靠近海港,二是有人投喂。其实,这个习惯不好,看似爱鸟,却造成海鸥原有习性的改变,跟人抢食。就如同峨眉山的猴子一样,因为投喂而变的顽劣不已。港口附近的小吃摊档因为不堪其扰,原先拉了防鸟网,黑压压很难看,也防不住狡猾的海鸥,现在改用透明尼龙丝,不像原来那么丑了,空中几乎看不到,海鸥因为看不到被绊过吃了亏,这种鸟很聪明,现在也不再滋扰摊档而改到中央公园里觅食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芬兰著名青铜喷泉雕塑:波罗的海的女儿。设计师沃格伦在1906年造好这座雕像的时候,只是叫他小美人鱼。但两年后当这座雕像正式被安放在这里后,芬兰人发现这雕塑哪儿和鱼都不挨,明明是个可爱的小姑娘,于是给她起了个亲切的昵称——阿曼达(Amanda)。飘着芬兰国旗的大楼就是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  当跟着导航走到芬兰国家图书馆时,发现其就在白教堂侧面,是座传统老建筑,虽然也很精致,但不是我要找的图书馆,有点失望。不过白教堂正面在维护整修,都围了起来,侧面倒是还能看到其原来面貌。这也算一点跑错的补偿吧。</p> <p class="ql-block">  在跟闺女聊天时偶尔提到过新图书馆与芬兰议会大厦距离不远,于是我就找新目标,奔议会大厦而去。路过一座军人骑马雕塑的纪念碑,底座上写着曼纳海姆的名字。这个我曾查过,其全名叫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1867年6月4日-1951年1月27日),芬兰近现代军事、政治人物,第六任芬兰总统。是芬兰军衔最高的军人,芬兰元帅。在保证芬兰独立中作出了较大贡献,与让·西贝柳斯是现代芬兰最著名的人物,有“现代芬兰之父”,“最伟大的芬兰人”之称。</p> <p class="ql-block">  除了知名雕塑,还有一些创意新颖,甚至有些奇奇怪怪的雕塑散布在绿地花园里。</p> <p class="ql-block">‌ 到了,这就是芬兰议会大厦‌,是芬兰议会的办公场所,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是该国标志性建筑之一。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正面有14根高约17米的圆形石柱,外观类似希腊神殿。‌‌‌‌这地方是芬兰议会的办公地点,一般人不好进入,我们也没想进去,目的还是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议会大厦位置比较高,对面非常开阔,我看到不少新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其正面朝向一座建筑,与我曾看过的新图书馆图片中的样子相似,打开地图放大一找,标着这个地方叫“<b>赫尔辛基颂歌中央图书馆</b>”。原来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新图书馆!正应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名言。</p> <p class="ql-block">  颂歌中央图书馆的右侧多像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轮。</p> <p class="ql-block">  颂歌图书馆(芬兰语:Oodi)是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以9800万欧元耗时十年建成,2018年开放,融合创新设计、公共空间与多功能服务,被誉为“第三代图书馆”典范。其建筑形似船体或云朵,主体采用1.7万块芬兰云杉木拼接,三层空间设计通透,玻璃幕墙与木质格栅营造出自然光影效果。‌‌‌‌下图是我用手机超广功能拍摄的前门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进入图书馆一层,右侧有一个区域是专供国际象棋爱好者对弈的地方,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参加博弈,以此锻炼孩子的智力。左侧是咖啡和餐饮,真是有得玩,有得吃。</p><p class="ql-block"> 一层无安检、无门槛,流浪者与市民共享这个空间,除了咖啡馆,还有电影院及欧盟文化展区。‌‌‌‌</p> <p class="ql-block">  一层的天花板与外部的杉木板同色同款,只有通透的玻璃墙做为隔断,给人感觉建筑设计非常流畅,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靠图书馆中间位置,从一楼到三楼建有一个双螺旋楼梯,侧壁刻有400个芬兰语词汇(如“为了诚实的人”“为了被误解的灵魂”等),象征平等包容的公共精神。‌‌</p> <p class="ql-block">  二层提供3D打印、缝纫机、录音棚、VR设备等免费使用,厨房与餐厅可预约举办活动。‌‌‌‌</p><p class="ql-block"> 二层作为其大跨度建筑的受力承重部分,比较低矮,有很多梁柱,曲折迂回,设计师将其作为多种类活动空间,带有些许隐秘性,用黑色作为墙面,而将众多的承重梁柱包裹上乳白色杉木板,使空间不因黑色而使人压抑。中间有个圆弧状台阶,非常宽大,可供许多人在此读书或休息。灯光采用LED组光源加折射面罩,光线非常柔和。</p> <p class="ql-block">  三层是图书馆最重要的部分,400米书架沿落地窗展开,各种藏书分门别类放置在书架上,为了便于寻找,有专门的电子索引可供读者使用。书架上还有不少中文书籍。周边还设有不少电子阅读处,可以自带电脑,通过程序调阅资料。</p> <p class="ql-block">  三层设有各种沙发与座椅,尽最大可能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从外面看貌似巨轮的尖端部分,内部是一个斜坡,空间不再是过去的方方正正,而是与外部设计语言一样波澜起伏。还有,图书馆的巨大玻璃幕墙,由上到下,用一种特殊工艺,喷印上不透明的白点,由密到稀,即保证了采光的充分,又不至于光线直射而毁坏书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层还有一个巨大平台,位于一层正前方挑檐部分上部,读书累了可以出来晒太阳,喝咖啡。周围视野极好。可以看到正对着的议会大厦,还可以看到白色涂装的芬兰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这也是用手机超广功能拍的颂歌中央图书馆另一个角度。</p> <p class="ql-block">  二层有些空间可以预约打大型电子游戏或进行音乐制作,音乐制作设备齐全,电子键盘、调音台、各种专业应用程序一应俱全,如果不是需要预约,我都想过去试试重操旧业。外面还有许多非常舒适的座椅,可供人们休息。我看到一位外卖小哥坐在这里吃东西,还有两位黑人小伙在用本民族的语言在聊天。</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从三层向下看双层旋梯的角度。旋梯内壁上的芬兰词语,如同流星在宇宙间划过。</p> <p class="ql-block"> 除了创意旋梯,电梯和直梯都是必备的,方便每个人都能无障碍进入图书馆各层。</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颂歌中央图书馆日均接待万人,开馆三个月访客就超90万,成为市民社交、学习与休闲的“城市客厅”。‌‌最后再分享一张手机拍摄的超广图片,表示我对这座图书馆的喜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