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驱车来到了壶口瀑布景区。 </p><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p> <p class="ql-block"> 站在壶口瀑布前,眼望其浊浪排空,黄水如千军万马从天际奔涌而来,在狭窄的壶口骤然跌落,溅起的水雾在阳光下幻化成彩虹。黄河在此倾泻它积蓄了千里的愤怒与柔情。最震撼的不是水量,而是那种"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它让一切形容词都显得苍白,唯有"活着"的黄河本身能诠释这种力量。</p> <p class="ql-block"> 轰鸣声从脚底直窜天灵盖,像远古战鼓,像雷霆咆哮,又像大地深处的叹息。当地人说这是"黄河在唱歌",但又像是母亲河在讲述: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讲述壶口古渡的商旅,讲述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此东渡的壮烈。声音里藏着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p> <p class="ql-block"> 眼观瀑布,突然理解了"黄河魂"三个字的意义,那不是浪漫的抒情,而是具象的坚韧:你看那浑浊的河水,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却从不因负重而停滞;你看那跌落的水流,明知前方是深渊,依然义无反顾地纵身一跃;你看那飞溅的水珠,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在阳光下绽放刹那的光华。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吗?在苦难中淬炼,在逆境中昂扬,永远带着泥沙俱下的真实,永远保持奔腾向前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 壶口不是风景,是活的历史课本。在这里,地理与文明奇妙地重合:瀑布的"龙槽"是黄河用三百万年刻下的史诗;岸边的"旱地行船"遗迹,诉说着古代漕运的艰辛;抗战时期八路军东渡的浮桥遗址,提醒着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的伟大,不在于它有多高多宽,而在于它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永远比地理高度更值得仰望。它让我找到了比风景更珍贵的东西:一种血脉相连的文化认同,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烈日烫热了皮肤,酷暑蒸出了汗滴,但近半小时震撼的观赏,却留下了难以忘怀心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七月三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