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4岁的王庆莹面带温和的微笑,即使坐在舒适的沙发上也把背挺得笔直,说起她自己一路走来的故事,娓娓道来,巧妙的将阅历带来的冷静与"在路上"的激情交融其中。她的年轻态,不是因为她染黑的头发,也不是因为言谈中依旧敏锐的思绪,一切都来自她投身于鞍山创业者协会工作中的热情。(小标)书香门第的她,误打误撞走进工厂王庆莹出生于1951年,是标准的书香门第,父亲工作于长春地质学院,是那个时代不多见的高知,母亲也是一名教师,哥哥还曾是海城市一所高中的校长,一直都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在这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她从小耳濡目染,对文学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然而,时代的浪潮却让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王庆莹没能如愿进入高中和大学,而是当了知青下了乡。1970年,从海城温香抽调回城归来的王庆莹进入鞍钢机修总厂,成为一名机修女工。在满是油污和隆隆机器的车间里,这个来自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孩开始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工作生涯。虽然工作环境与她的家庭背景反差巨大,但王庆莹从不抱怨,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她白天认真工作,晚上坚持阅读学习,自学完成了高中全部课程,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那时候工友们都说她是'车间里的文化人',又会写稿子又能当广播。"王庆莹回忆道。正是这段基层工作经历,培养了她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为她日后在鞍钢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标)怀揣文学梦的她,终于考入心仪的大学在鞍钢工作期间,王庆莹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独特的文化气质,逐渐从工人岗位脱颖而出。她先是兼职单位的广播员,图书员,用温暖而有感染力的声音传递着厂区的新闻和故事。后来,她又一步步进入工会、组织部和人事科工作,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展现出了优秀的组织能力和文艺才华,在组织部工作时,还打造了全国优秀党支部。她多次参赛的大合唱获得指挥一等奖。改革开放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逐步放开。1982年,王庆莹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机遇,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为了抓住它,王庆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白天工作,晚上带孩子挑灯夜战,天天学习到深夜。"那时候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装进脑子里。"在大学里,王庆莹如饥似渴地学习,不仅圆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大学梦,更为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她的毕业论文是一篇与鞍钢管理相关的内容,既有文学张力,又融入了来自大国企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最终获得了辽大当届毕业生论文一等奖和30</p> <p class="ql-block">0元奖金,同时也得到了鞍钢领导的重视和奖励。“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几百元,可想而知这个奖励有多重磅,同时也给我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文学之路继续走下去”,王庆莹回忆说。(小标)退休之后的她 从创业者到为创业者服务从辽宁大学毕业后,王庆莹在鞍钢努力工作,先后在组织部、人事部以及驻北京办工作。这些岗位锻炼了她干练,工作作风和开阔的眼界。特别是在北京工作期间,她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文学素养和思想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05年,王庆莹从鞍钢退休,但她并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不愿赋闲在家的她创办了一家运动服饰销售公司,正式成为一名老骥伏枥却志在千里的创业者。这段创业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创业者的艰辛和不易,也让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朋友。2013年,王庆莹有幸加入了鞍山市创业企业协会。凭借在鞍钢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爱好,多年来一直在为鞍山创业企业协会的演出和文艺活动义务奉献担任总导演。出色的工作能力,让鞍山创业协会协会在2023年初,聘70岁的王庆莹担任协会秘书职务。在这个岗位上,她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努力学习工作,为协会中的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助力。从政策咨询到资源对接,有一个月她走访企业达30多家企业,王庆莹用自己的经验和热情,为鞍山的创业者们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家"。“当时我加入创业者协会时,协会因为特殊期间掉队了许多企业,不过现在鞍山创业企业协会工作团队,把会员当家人,和这些企业家打成一片,团结一心,天天有会员在增加。可以说我是看着它她成长起来的”,王庆莹说。在这个大家庭中,王庆莹有太多的回忆,每年的年会演出,每年的4月10日,是鞍山创业者自己的创业者节,因为影响力的不断增大,鞍山创业协会正在向相关部门申请,希望将这一天注册成“中国创业节”,让所有创业者有自己的特定的节日。(小标)笔耕不辍的她 用文字谱写创业者之歌在协会工作中,王庆莹不仅负责管理协调事务,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用文字记录和讴歌创业者的故事。为了进一步提升创作水平,王庆莹还二次进入辽宁大学艺术学院,进修作曲专业,学习作词作曲。学成归来后,她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感悟,开始创作与创业者相关的歌曲。“之前有次协会一起去西柏坡重走红色之旅的列车上,鞍山创业协会的会长常玉书写了一首歌词,王庆莹很快就为这首歌词谱写了歌曲《创业梦》,在协会传唱。2022年,她与知名导演孙彦文合作,创作了微电影《少年范仲淹》剧本,同时还为这部电影创作了主题音乐和主题曲。这部微电影在中国电影节获得优秀奖,在2024年,这部影片又被评选为亚洲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平日里,王庆莹结合创业协会的众多真实案例,撰写了一系列反映创业者奋斗历程的剧本。小品,歌曲,不过遇到自己心仪的题材,她也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去年王庆莹了解</p> <p class="ql-block">到,参加过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的百岁战斗老英雄张贵斌的动人事迹,有感而发创作了微电影《塔山魂》剧本及电影插曲,现在正筹备拍摄。"每个创业者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值得被记录和传颂。"王庆莹说。如今74岁的她,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为钢都小学的孩子们写独幕剧,写儿歌,为鞍山创业者写歌曲,用笔尖记录着鞍山从前与未来,记录创业者的奋斗历程,用歌声传递着属于创业人的精神力量。全媒体记者 李军</p> <p class="ql-block">全媒体记者李军 编轲 孙亭文 宝贝Z十1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