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记不清去了多少次杭州,只记得有一次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我们老两口围着西湖走了一圈,用双脚来丈量和美景的距离,累了找个茶社喝点茶歇歇脚,饿了随便来点吃的充充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次去杭州则是直奔主题,杭州博物馆的战国水晶杯和元宝街的胡雪岩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字雪岩,晚清著名商人,中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红顶商人代表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色彩,其商业活动和经历对近代中国商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823年11月22日,胡雪岩出生于安徽绩溪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被送到杭州一家钱庄当学徒,由于聪明伶俐,善于交际,很快在钱庄中崭露头角。后来,被浙江巡抚王有龄赏识,从此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雪岩最初从钱庄起家,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广泛的人脉关系,迅速在金融领域崭露头角。他开设了多家钱庄和票号,形成了自己的金融网络。通过为官府提供金融服务,积累了大量资金和人脉资源。他为左宗棠西征筹措军饷,凭借这一契机,获得了官府的支持和信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雪岩在丝茶贸易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他通过控制浙江的丝绸和茶叶市场,垄断了大量货源,并将其销售到国际市场。利用自己的金融网络,为丝茶贸易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他的丝茶贸易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商人展开激烈竞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洋务运动期间,胡雪岩积极参与了近代工业的创办,投资了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办的上海阜康钱庄,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金融机构之一,为洋务运动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雪岩被称为“红顶商人”,是因为他与官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他通过为官府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获得了官府的庇护和特权。他被清政府授予“二品顶戴”,并被赐予“紫禁城骑马”的殊荣。然而,这种官商结合的模式也使他面临巨大的风险。一旦官府的支持消失,他的商业帝国就会迅速崩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财政紧张,胡雪岩为左宗筹棠措的军饷无法按时收回。同时,他的商业竞争对手趁机攻击他的金融网络,导致他的企业资金链断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885年,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彻底崩溃,他被迫宣告破产。同年11月26日郁郁而终,享年62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故居是胡雪岩在事业巅峰时期所建的豪宅,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元宝街18号,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于光绪元年(1875年)竣工,占地10.8亩,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雪岩去世后,故居逐渐破败,1903年胡家以10万两白银将豪宅抵出,后又转让给蒋家。2001年,故居经过修复后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故居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群落构成,中部为南北向轴线对称布局的合院,东部为居住的庭院,西部为园林型的厅廊布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故居选用了大量的名贵木材,如紫檀、酸枝、楠木、银杏、南洋杉、中国榉木等,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和西方建筑风格,既有江南园林的精致,又有徽派建筑的韵味,所以这座外在看似低调的宅院,内部极尽奢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芝园位于故居西部,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奇石,布局精巧。芝园内的假山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故居的砖雕、木雕、石雕、灰塑等工艺精湛,堪称民间工艺珍宝馆。</span></p> <p class="ql-block"> 轿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占地218平方米,面阔五开间、高敞而气派,起轿落轿之用。梁架、柱子等全部采用银杏木。步入其中,可以想象当年胡宅高朋满堂的场面及胡雪岩乐善好施的性格。</span></p> <p class="ql-block"> 红木轿</p> <p class="ql-block"> 鹅卵石地面遗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铺地为故宅旧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九九九年十月,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清理胡雪岩故居现场时被发现。遗址约6平方米,以黄、白、黑三色卵石相间铺砌,所选卵石大小均匀,铺砌规正,再用瓦片勾勒图案的边缘。主图案 “聚宝盆”,盆内盛满元宝、如意等。</span></p> <p class="ql-block"> 延碧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俗称:红木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鸡翅木。鸡翅木系一种高档红木,因纹理似鸡翅而得名。据有关资料记载。胡雪岩在二楼曾放有一张八宝床,用了珍珠玛瑙翡翠与五种钻石镶嵌,奢华至极。此楼为芝园的主体建筑,是观赏园中美景及宴请宾客的地力。</span></p> <p class="ql-block"> 清雅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俗称:新七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因面阔七间建造年代又晚于老七间而得名。建筑村料采用花梨木、中国榉、紫檀等。金属构件采用黄铜。二楼为胡雪岩子女生活起居之所,一楼为胡雪岩宴请宾客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 百狮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俗称:正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因建筑中多使用狮子图案的木构件而得名。建筑材料采用花梨木、菠萝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据晚清大桥式羽著《胡雪岩外传》载:此楼原为胡雪岩的母亲和大太太的居所,二层栏杆曾雕有百只紫檀木镀金的小狮子。</span></p> <p class="ql-block"> 御风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03年陈蝶仙(又名大桥式羽)所著的《胡雪岩外传》记载,当时登上此楼,凭栏眺望,不仅可以南望钱糖江,北见武林门,还能将江干、湖墅、吴山一带的景色纳入视线之内。此处楼高风大,登临其上,使人大有“我欲乘风归去”之感,因此得名“御风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据说此楼为当时杭州城的最高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载福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是三间开两层的建筑,坐西朝东,建筑面积达445平方米。载福堂全部采用上等的金丝楠木建造,又称楠木厅。墙体上有非常精美的彩绘,历经130多年,人物和色彩依然清晰,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载福堂是胡雪岩最宠爱的罗四太太(螺蛳太太)的居所。她精明能干,掌管着胡家的财政大权,是胡雪岩的贤内助。</span></p> <p class="ql-block"> 下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雪岩故居内下房共有两座,另一在百狮厅的东侧。该下房楼上楼下有六间,每间都是姨太太贴身佣人居住的地方。房间都有和姨太太联系用的欧式德律风通话施备,这些通话设备还备有铃铛。这在当时的中国十分少见,保留至今更是绝无仅有。</span></p> <p class="ql-block"> 王文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近年从杭州城头巷口基建工地运至杭州九堡的,是胡雪岩在清光绪丁丑年间(1877年)亲自用楷书书写的。碑采用太湖石料,现碑的右上部已残缺,但总体基本完整。此落款为“里人胡光墉识”。“里人”解释为“同里之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雪岩书写石碑时,就住在元宝街现在的这座豪宅里。当时他官至候补道,衔至布政使,阶至二品顶戴,服至黄马褂,达到了极其显赫的地位,时人称之为“红顶商人”。碑文落款自称“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王文碑全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伏虎庙後有大塚,相傳爲王坟。案《康熙錢塘志》:伏虎寺,在撫寧巷内,爲宋保安門外雄武营基。南宋諸王攒所無在此地者,元明地圈人城,無葬坟理。《咸淳志》所載伏虎大王庙,實即在此,則當宋代建庙时,并葬王衣冠于庙後,如岳王之于棲嶺無疑。今因歲久坏,亟爲修整,以存舊蹟!俟諸博考云而。光緒丁丑秋仲,里人胡光墉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伏虎大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杭州有伏虎大王庙,传说伏虎大王是宋代人物,庙后有其衣冠冢。胡雪岩在光绪丁丑年(1877年)为修整和保护该庙后的王坟而立碑。碑文中考证了伏虎大王庙的历史,认为其衣冠冢与岳飞墓类似,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他立碑是为了保护这一旧迹。</span></p> <p class="ql-block"> 日本铜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雪岩在清同治、光绪年间东渡日本,那时正逢日本明治维新,佛教不被重视,并受到排斥,僧人为了维持生活,出卖庙产。因此、胡雪岩在日本寺院大批收购铜钟,相传当时运抵杭州有五十枚左右。根据时任日本驻杭州领事米内山庸夫1928年受日本文化事业部速水一孔的委托,他查访杭州的调查报告中记载,1928年至1931年在杭州发现日本铜钟14枚,都均拓铭文,详记形制,拍摄照片,附文记载。现据调查考证,这些日本铜钟至今仅存杭州岳庙、虎跑及湖州铁佛寺三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钱塘”、“仁和“这两处地名,是杭州之称。胡雪岩在赠送日本铜钟上刻“钱塘(唐)弟子胡光墉敬助”,胡雪岩自称钱塘的儿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胡雪岩开始筹建庆余堂药号,光绪四年(1878年)落成并正式营业。胡雪岩广请浙江名医,选用历代验方加以研究,采办道地药材精心配制成药,使庆余堂声誉鹊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光绪十年(1884年),胡雪岩破产,胡庆余堂药号等家产抵给了文煜。辛亥革命爆发后,浙江军政府没收了胡庆余堂,其后几十年间几经易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庆余堂的经营理念是“戒欺”,由胡雪岩亲自写就,匾额挂在店内,时刻提醒店内伙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胡雪岩是中国近代商业的杰出代表,他的商业活动展现了中国商人的智慧和勇气。他的成功经验为后世商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的失败也警示了官商结合模式的弊端。他广行善事,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商业史的重要案例。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图文 清茶一杯 小老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