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之旅——伦敦Cltywalk(一)

紫百合的视界

<p class="ql-block">伦敦City walk第一站——白金汉宫。我们继续乘坐皮卡迪利地铁来到白金汉宫。门口广场中心的汉白玉雕塑是第一位入住白金汉宫的维多利亚女王。遗憾的是近期白金汉宫内部装修,我们未能入内参观。当我们8点多到达时,游人还只是三三两两。我们在维多利亚女王雕像前自拍合影,并第一时间传给国内的家人和朋友。</p> <p class="ql-block">我忘了把手机伸进铁门,拍一张阳台的全景照。</p> <p class="ql-block">因为没赶上换岗,我找出10年前的照片凑数。</p> <p class="ql-block">广场前面詹姆斯公园的园艺,大概是欧洲皇家园艺的代表作之一,大气又精致。</p> <p class="ql-block">正对白金汉宫的这条林荫大道,通往特拉法加广场,两侧的米字旗成为标识。</p> <p class="ql-block">在人行道上看见一群人在拍一个“窨井盖”,我也好奇凑下热闹。开始只觉得图案漂亮,在写此文章时,才发现这跟戴安娜有关,称为“戴安娜王妃纪念步道”。沿途串联起多个与她相关或有纪念意义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来到伦敦第二站——大英博物馆。撇开民粹,大英博物馆非常值得细看,且可以重复去,因为这里不仅藏品巨多,据说有800多万件,当期展出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而且免费。网上说要预约,但操作复杂。我们怀着忐忑之心早早来到大门排队,却发现队伍并不很长,只是不能带包罢了。(我们因事先请教了朋友,故只带了简单包)</p> <p class="ql-block">都说大英博物馆最值得看的,首先是中国馆,其次是埃及馆。进入中国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三彩的布袋和尚和九龙壁,还有清乾隆时期的景泰蓝香炉和掐丝珐琅佛塔,精美。</p> <p class="ql-block">这几件象牙雕的制品,是我见过最精美的象牙。这象牙扇子传说慈禧太后用过,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右侧这两尊慈悲的观音佛像,来自我国山西,是金朝时的佛像,原来有金箔贴面,现在已脱落所剩无多。</p> <p class="ql-block">上面的木制礼盒,介绍说是“来自福建的野餐盒”,哈哈,英国人不了解,这是古时中国人的礼盒,我老妈家现在还有呢,只是提柄上没有这么精美的雕刻罢了。漆器也精美,没有介绍来处。</p> <p class="ql-block">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良渚玉琮王。行前我就了解大英博物馆所藏一个19节玉琮王,高49.5厘米,是世间仅存的第二高的玉琮王。它产自公元前5000年前我们的家乡——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该玉琮王呈深绿色,而非我们良博和浙博所展示的“黄玉”,也内圆外方,但特高。这里类似的玉琮有多个。图2外侧的瓷花瓶,是产自我省龙泉的琮式花瓶,据说深得乾隆的喜欢。看完这些宝贝,我内心涌现一个愿望——希望有一天,让玉琮回家!</p> <p class="ql-block">对国人而言,英博次有名的是埃及馆。这是埃及馆的三大藏品,其中,图中央的罗塞塔碑号称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见其文物价值。它是古希腊文字的起源,上图的石棺我们在不少资料上看过,但我第一知道这是石棺盖!跟这些石棺相关联的是许多木乃伊,容我幼稚,我都没敢正面瞧上一眼!下图这美男子花岗岩石雕,是位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的是这人首翼牛像,是亚述守护神兽,有5条腿。</p> <p class="ql-block">从埃及馆出来,来到中庭,大英博物馆的中庭也是标志性建筑,三角玻璃顶,还有图腾柱。</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参观英国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三楼展厅找到了</span>那枚咬着盾牌的棋子。那是来自挪威的海象牙国际象棋,有威严的国王、慈祥的王后和坚毅的骑士等。而骑士棋子深得游子特别的喜欢。</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英国中世纪馆,精美的瓷器馆和钟表馆结束大英博物馆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时间尚早,我们来到特拉法加广场的国家美术馆打卡,结束伦敦的第一天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