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志愿军装甲兵炮手——李启亮</p> <p class="ql-block">1926年我出生在江西丰城县段潭乡湖芒村,出生时家中以农村种田为生,父母送我读过一年书,家里没有钱,读了书一年以后我就没去读了。十来岁就帮人家打长工、放牛。</p><p class="ql-block">1949年我家乡解放了,打长工太苦,在家太穷了没有吃的,所以我就去参军,1950年我参军先在区中队,后调到县大队当战士。不久我调到南昌地委当通讯员。</p> <p class="ql-block">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保家为国,我调到了正式的部队。当时没有番号,我们那个部队应该是暂编部队,哪个部队缺人就往哪个部队补充人员。当时这个暂编部队驻扎在南昌县小蓝乡,到1951年过年后,突然接到命令上火车,火车一直开到了东北的锦州,到了锦州后,还没有到正规部队去,还在那里等待分配,哪个去朝鲜的部队缺人,就补充去哪个部队。我被调到第四十军第199师第355团第2营机炮连,我们连配备了重机枪和八一迫击炮和八二迫击炮。我分在重机枪班当重机枪手。</p> <p class="ql-block">分配以后马上上火车到了辽宁省的安东,下了火车等到天黑,我们就走到鸭绿江边上的堤岸下安顿下来。站在堤上可以看到朝鲜的新义州。晚上听到鸭绿江桥上空高炮声轰鸣。美国鬼子的飞机来轰炸鸭绿江大桥。我们高射炮整天轰鸣,所以美国鬼子飞机不敢飞得太低,飞得很高。美国鬼子的飞机轮番对我们大桥进行轰炸,只有晚上我们志愿军部队从浮桥上前往朝鲜,桥上车水马龙,人也拥挤,稍微不注意就会碰到掉下水里去。浮桥比较窄,不是很宽。我们在堤岸每个人都要挖一个防空洞,能够蹲一个人在里面,以防止敌人的空袭。吃饭就是每一个班拿两个铁桶到炊事班去打。炊事班用铁锹一个班一锹饭、一锹饭菜,放到桶子里将饭菜提到各个班,大家用碗去盛,盛好以后就蹲在防空洞里面吃饭。我们当时是没有白天和夜晚的。有时候。夜晚就是白天,白天就是夜晚。为了防止美国鬼子飞机的轰炸。我们用树枝做成草帽。戴在头上,又插上一些枝丫。以防止鬼子的轰炸。行军时可以起到伪装作用。公路两边在半里路就有一个岗哨在那里执勤,鬼子飞机来了,他们就鸣枪示警,以提示行军的部队、车辆躲避飞机轰炸。行军时如果有什么命令,都是背后一个人一个人的传,不能大声叫喊,以免暴露目标。有时道路不明确的时候,我们会找到当地的向导给我们带路,如果有分岔路口的时候,我们做上记号。在不走的地方用石灰撒在地上,如果没有石灰,就用树枝拦在不走的路上,天亮了我们就在树林底下休息。</p> <p class="ql-block">行军时,我们要背上棉被、换洗的衣服,铁锹和洋镐分两个人各背一件,在挖战壕和防空洞时,两个人可以配合工作,一个用镐,一个用锹,这样工作就比较顺利。</p><p class="ql-block">我们部队行进到三八线边上驻扎下来,我们驻扎在二八六高地和三六七高地,我们部队都是分散。在高地上不能集中在一块,以免敌人轰炸,一般以连为单位在驻守高地的上,在高地上我们吃饭都是用两个桶去装,一个桶装菜,一个桶装饭。提回来以后,每个战士打上饭菜就躲在防空洞里面吃饭,吃饭以后,碗都没办法用水洗,就是用点草擦一擦,挂在腰间,我们部队在行军中还有一个规定,就是在受伤后都不能躲避。如果你随便躲避,会造成敌人发现我们是部队行军,那会增加整个部队的牺牲和伤亡,敌人的武器比我们的好,但是我们有个口号。就是“英雄的阵地、钢铁的战士、摧不垮、打不烂”。</p> <p class="ql-block">当时正在进行停战谈判,我们驻守的部队在三八线边上,跟敌人是面对面,他在对面山上,我们在这边山上。但是要提水,我们经常会碰到,因为只有山下面的水沟里有点水,美国鬼子也到这里提水吃,我们也在那里提水吃。每次挑水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一个人去挑水,要派几个人带着冲锋枪陪同他去,我们要侦查美国鬼子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动向,摸清敌人来挑水的时间和规律,我们派出侦查人员,用麻袋把他挑水的人给套住,抓了回来,抓俘虏的目的也是为了了解敌人的情况,我们也经常换防,边上有友军的部队,我们互相交流情报,特别是结合部要提醒友军相互关注。</p><p class="ql-block">部队把我调到轮训班去学习,学习是培养干部,轮训班结束时,各个部队都想留好的战士,当时我也被别的部队调去,我们团长不同意,当时团长发脾气说“你要调,你把我团长撤销了”。上级要在轮训班调人去空军,但检查以后没有一个检查上,后来又来召坦克兵,我们一个团在轮训队有60多个人,都没有体检上,大多数人都体检完了,我还没体检。问我体检了吗?我说没有体检,后来就让我去体检,体检指标有20多项,看着我很瘦,但是我一体检就体检上了,60人就是我一个人体检上了,后来我就调到了坦克部队。</p><p class="ql-block">我调到坦克部队后就回到了国内,部队在江苏徐州市,到了坦克部队以后,首先学习了3个月的文化知识,下到部队每天要进行10个小时的训练,准备跟美国鬼子打常规战。我是担任炮长,一个坦克机电员、一个装弹手。我在四十军一九九师坦克团。后来我又调到了第67军坦克团。又随第67军第二次到了朝鲜。第二次进朝鲜是秘密过去的,我们做的是闷罐车,外面贴了封条,以拉物资的名义,到了朝鲜,因为当时双方进行谈判,部队都撤出朝鲜,当时我们坦克驻守在三八线边上。但没有带炮弹。以显示我们的装备强大。</p><p class="ql-block">1953年。朝鲜战争签订了停战协议,我们部队撤出朝鲜回到国内。我们驻扎在山东青岛的崂山,在崂山守海防。我们部队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我们都是吃小灶,和团长、师长在一起吃饭,餐餐有三荤两素一汤,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我于1955年从坦克部队复员。</p> <p class="ql-block">复员回到江西,分在南昌汽车运输公司,在万载的作业区当驾驶员,1959年,我又调到南昌汽车运输公司,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又把我调到了九江汽车运输公司,一直在九江汽车运输公司工作到退休才回到南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