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8日早上,我们一行在拱北口岸顺利通关,乘坐巴士来到了澳门"亚马喇前地站",下了车异域风光迎面朴来,快乐的旅行开始了。</p> 澳门街区 <p class="ql-block">澳门拥有400多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历史,形成了"以中为主,中葡结合"的多元文化。著名景点包括大三巴牌坊、澳门历史城区等,让我们一起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上面照片就是"亚马喇前地" ,旧称亚马喇圆形地 ,是中国澳门南湾区的一个环形交叉路口。</p><p class="ql-block">1940年,澳葡政府曾在此设立纪念亚马留的骑马铜像,曾有铜马广场之称。</p><p class="ql-block">2005年时再度改建,使前地具备了'多层环形交叉路口和地下停车场'的功能。又因为葡京酒店就在附近,又俗称为"葡京圆形地"。</p> 新葡京内的陈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象牙雕刻组件</span></p> <p class="ql-block">長毛象牙大型雕刻'萬里長城',高236厘米、長228厘米。据说有十多位丰富經验的工艺美術師親临萬里長城,从山海关直至嘉峪关实地考察,經過多次研讨历時六年得以制成。尽显关口的雄伟及厚重的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長毛象牙角雕刻'鴻福齊天',高180厘米、长137厘米。</p><p class="ql-block">鴻福齊天取材自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的主要人物"孫悟空"。書中記載悟空第一次天庭招安后,因有感受騙,便返回到花果山中自封為「齊天大聖」。后來听聞王母娘娘举办「蟠桃盛会」,悟空便驾上祥云,直奔瑤池宝閣,暢飲仙酒就吃仙丹,更帶走仙桃返回花果山中。</p><p class="ql-block">雕刻藝術家充份利用長毛象牙的型態特点,以精巧手工藝把這一幕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雕刻效果細微生动而传神,把各人物及众多猴子猴孫的形象活灵活現地描绘出來,寓意"子孫萬代,鴻福齊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百年龙眼树根雕刻出的稀世珍宝</span></p> <p class="ql-block">选用一整件极罕有的百年龙眼树的根部為材料。树根纵橫交錯,根骨极為完美,經由工艺美術大師精心設計,历時一年時間精雕細刻而成。作品造型独特,艦真法師面相莊严,神态自若,头部及手部以金箔逐片貼上,其作品工艺之精湛、材料之难求均可称為空前之作。</p><p class="ql-block">艦真生於公元688年,他自幼潜心研究佛教經典,同時对医药学也作過深入钻研。公元742年,日本聖武天皇命使者邀请艦真法師到日本传授中國佛学。</p><p class="ql-block">公元743至754年間,艦真五次東渡失敗,更不幸導致双目失明。但他憑著堅毅和無私奉献的精神,終於在第六次東渡成功,到達當時日本的首都奈良。艦真法師將中國的正規佛教儀式及僧侶修行帶到日本,令佛教經典在當地得到完整的傳承,在文化歷史上扮演著極具影响力的角色。</p><p class="ql-block">还被当地人尊称他為"医药始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是一件玉石雕刻,造型之精美令人赞叹。</span></p> 市政署及街景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澳門歷历史城区",从16世紀中叶开始,澳門就逐步处於葡萄牙管治之下,直到1999年中國对澳門恢復行使主权。历史城区保留着葡萄牙和中國風格的古老街道、住宅、宗教和公共建築,見证了東西方美學、文化、建築和技術影响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市政署大楼"位于大堂区 议事亭前地.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 163号,前身为澳门民政总署,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后经多次重修,形成今日规模。</p><p class="ql-block">1993年,地面改为黑白碎石镶嵌的波浪形图案,成为澳门市中心的文化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片右边的白色建筑为"仁慈堂",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于1569年创立,因推行慈善救济事业而得名。</p><p class="ql-block">1905年加建券廊,始成今日面貌。</p> 玖瑰圣母堂 <p class="ql-block">澳门"玫瑰圣母堂", 是中国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始建于1587年,由西班牙"圣多明我会"创建,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建筑融合巴洛克风格与东方元素,供</p><p class="ql-block">奉"玫瑰圣母与花地玛圣母",是宗教与文化的双重象征。</p> 大三巴牌坊 <p class="ql-block">闻名的大三巴牌坊景点终于到了,它是聖保祿教堂前壁遺址。該教堂建於1602年至1640年,原名為"天主之母"教堂,附属於其旁的聖保祿學院。</p><p class="ql-block">1835年兩者均毀於一场大火,"三巴"是聖保祿之粵語谐音,前冠以"大"字,是为区别另一座小三巴教堂。</p><p class="ql-block">敎堂前壁遺址寬23米,高25.5米,為巴洛克風格,以花崗岩建成,上下共分五層,其上均有內容丰富的石刻图案和青銅塑像。</p><p class="ql-block">在頂端还有一枚"天主教信仰标志的十字架"凌駕其上。前壁糅合東西方文化和艺術特色而成,為各地天主教堂中所仅见。</p> <p class="ql-block">利马窦铜像,意大利藉来华传敎士,1582年抵达澳门,自此开始学习中文,研读中国典籍,后获明.神宗批准留京。他以丰富的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知识交往了众多文人志士,撰写"天主实义"、合译"几何原术",将"四书五经"译成拉丁文,又将"儒家学说"介绍到欧洲,成为十七世纪"西学东渐"第一人。</p><p class="ql-block">澳门民政署为纪念这位杰出的中西文化交流使者,在耶稣会的支持下,立此铜像以兹永念。</p><p class="ql-block">在此驻足片刻,很是感慨!</p> 澳门博物馆、大炮台 <p class="ql-block">澳门博物馆位于博物馆前地112号,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 1998年4月19日落成并对外开放,由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主持了剪彩仪式。</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展示澳门的早期历史,第二层展示了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第三层展示当代澳门的物品 ,主要收藏了书画、火柴业、外销瓷、民俗礼仪、路环黑沙考古遗址、爆竹业的一些物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花轿的轿门上有"麟趾呈祥"的红贴,它是中国古代成语,多用于祝贺新人结婚生子,寓意子孙昌盛、品德贤良、家族兴旺。</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夫人郑素贞陪同下,来到澳门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炮台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大炮台"由葡萄牙人于1617年始建,1626年竣工,原名圣保禄炮台,主要用于抵御海盗和荷兰入侵。1622年未完全建成时便成功击退荷兰军队。</p><p class="ql-block">1835年一场大火烧毁炮台建筑后逐渐转为民用,1965年改建为气象台,1998年在其原址建成澳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05年7月15日,大炮台含博物馆和大三巴牌坊构成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历史建筑和遗迹,"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氹仔景色 <p class="ql-block">澳门氹仔最出名的三个地方是官也街、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和威尼斯人度假村,分别代表了传统美食、葡式文化与现代娱乐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官也街"是一处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文化地标,全长仅百米却汇聚了澳门经典手信与特色小吃。杏仁饼、葡式蛋挞、猪扒包等地道美食密集分布,钜记手信、莫义记甜品等老字号店铺林立,街道两侧葡式建筑与中式骑楼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p> 威尼斯人游览区 <p class="ql-block">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的人造天空、运河 、贡多拉游船以及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群极具视觉冲击,是度假村内的一个特色景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它位于"大运河购物中心"三层,是一个仿造威尼斯建造的内部水城。这个区域被一幅偌大的天幕覆盖,天幕可以通过电脑控制的灯光效果模拟出云彩和天色,配合特色街道和运河,营造出十分浪漫的景观,一定要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在这里搭乘传统"贡多拉船",体验威尼斯水城的独特风情。船夫在航行过程中还会提供意大利民歌演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便捷的轻轨"氹仔线"交通</span></p> <p class="ql-block">准备乘坐轻轨"氹仔线"返回妈阁庙,根据导航提示要从路氹东站A口进站上车,老年人乘车5折后的票价为6澳元/人。</p><p class="ql-block">据介绍这趟轻轨列车全部是日本制造的"滨海巡航"号,上去感受一下果真不错,整洁、运行很平稳。</p> <p class="ql-block">轻轨列车上的报站也同巴士一样,语音报站的顺序依次是:粤语、葡萄牙语、普通话、英语,只要认真听就是了。</p> <p class="ql-block">轻轨列车经西湾大桥下层平稳地进入妈阁枢纽站,我们从妈阁站A口出站,一次愉快地乘坐结束了。</p> 妈阁庙 <p class="ql-block">妈阁庙俗称天后宮。 建於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澳門最古老的庙宇。妈阁庙位於澳門半島西端內港入口處,背山面海,主要由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观音阁和正覺禪林組成,有石獅護門,飛簷凌空,外观与自然環境相融,怖局錯落有致。除觀音閣供奉觀音外,正殿、弘仁殿和正覺禪林皆供奉媽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殿号称"神山第一殿",柱、梁、部分牆體及屋頂均以花岗岩石材修築,門梁上还刻有明朝重修時的記錄,位於正殿右方的正覺禪林則為標架結構、院落式布置。</p> <p class="ql-block">"弘仁殿以山体石岩為后壁,屋頂牆身亦以花崗石围合,內壁有金童玉女及天將浮雕,乃一僅三平方米的石室,据考為庙內最先落成的建築。山間石壁间刻有不少名人雅士的題詞和詩句,是研究澳門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澳门旅游塔</span></p> <p class="ql-block">旅游塔是中国澳门的地标性建筑,总高度338米,是全球独立式观光塔的第十位,集观光、娱乐、餐饮和会议功能于一体。</p><p class="ql-block">澳门旅游塔由新西兰建筑师戈登·穆勒设计,灵感源于奥克兰天空塔,塔身呈圆锥台形,混凝土结构高度256.7米,外表面每4米设梯形分隔装饰条。塔内分为电梯井和消防楼梯区域,基座段由八条钢筋混凝土斜支腿支撑。</p> <p class="ql-block">其实从妈阁庙巴士站至旅游塔,乘26路巴士1站即可到达,很方便。</p> 金色莲花广场 <p class="ql-block">"金莲花广场 "位于中国澳门 新口岸高美士街、毕仕达大马路及友谊大马路之间,是为庆祝1999年澳门主权移交而建设的广场,已成为澳门著名地标及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盛世莲花"主体部分由花茎、花瓣和花蕊组成,共16个造型,采用青铜铸造,表面贴金,重6.5吨,基座部分由23块红色花岗岩相叠组成,盛世莲花为中央政府所赠。</p><p class="ql-block">莲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花,莲花盛开,象征澳门永远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从澳门旅游塔至金莲花广场,交通也很方便,乘32路巴士8站,理工学院站下车即可到达,因为疲惫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感谢朋友的到访阅读,欢迎留墨指导!</p><p class="ql-block">感谢部分图片的原创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