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将党风党纪硬要求转化为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起点,在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风腐问题的顽固性与隐蔽性仍不容忽视,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手段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p><p class="ql-block"> <b> 风腐问题同源共生、互为表里。</b>不正之风往往是腐败滋生的温床,许多腐败案例都始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作风问题,如违规吃喝、收受礼品礼金等,这些“小错”日积月累,逐渐腐蚀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打开贪腐的缺口 ,进而演变成严重的腐败行为;而腐败行为又会助长不正之风,为其提供滋生的土壤和资源,二者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p><p class="ql-block">要做到风腐同查,关键在于建立健全联动查处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过程中,要对作风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从细微处入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线索。一旦发现党员干部存在“四风”问题,如违规接受宴请、出入私人会所等,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处理上,而要深挖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坚持从现象回溯源头,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彻查。黑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将违规吃喝问题作为日常监督重点,对顶风违纪问题严查严处,对隐形变异问题深挖彻查,对风腐交织问题同查同治,有效遏制了此类问题的发生,形成有力震慑。</p><p class="ql-block"><b> “同治”则需要标本兼治,从根源上铲除风腐滋生的土壤。</b>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专题培训等,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纪律意识,让廉洁从政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另一方面,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减少权力寻租空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实行集体决策和全过程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p><p class="ql-block"> <b> 此外,还要强化监督合力。</b>将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利用新媒体平台,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及时曝光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让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无处遁形。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纪委监委在审查调查中将“四风”问题作为必谈必问内容,深入发掘风腐相生相伴问题,通过强化内部监督,提升了风腐同查同治的工作实效。</p><p class="ql-block"> 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持久战。只有让党风党纪的硬要求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中的硬举措,让铁规矩真正长出铁牙齿,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带领人民不断开创美好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