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老街的记忆

丹霞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中旬,游走在长沙。其中有一条老街"都正街”沿街墙面的绘画与雕塑换醒我少年时代的记忆。踏入都正街的青石板路,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时光深处的门。风掠过黛瓦灰墙的缝隙,带着旧时光的温度,轻轻拂过脸颊,那些沉睡在记忆深处的六十年代往事,如潮水般缓缓涌来。</p> 历史渊源:都正街位于芙蓉区西部解放路南侧,南起县正街,北至马王街,全长314米。原名永庆街,清初都司署设此,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都司署移至马王街,随之将永庆街中段统名为都正街,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永庆街南段亦并入都正街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那时的生活简单质朴,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老街的建筑,大多保留着那个年代的模样。斑驳的灰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木质的雕花门窗,虽已不再崭新,却依然精致</p> 老街是六十年代的人们记忆中最温暖的存在。那时,邻里之间关系亲密,互帮互助。谁家做了好吃的,总会端上一碗与邻居分享;孩子放学了,东家进西家出,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那些曾出现在六十年代街头的建筑元素,在这里都能找到踪迹,它们静默地伫立着,成为了时光的见证者。&nbsp; 老式的爆米花是孩子们最好吃的零食。臭豆腐独特的气味,在街头飘散,那外酥里嫩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熟悉的味道瞬间将人拉回那个纯真的年代,记忆中的酸甜苦辣也随之涌上心头。 自行车是当时最时髦的交通工具 孩子们玩耍的跷跷板 用纸烟盒叠成的三角,摔三角 跳马 游走在都正街,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六十年代对话。那些沉睡的记忆被一点点唤醒,虽然时光一去不复返,但老街却将六十年代的气息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在这里,我们可以触摸历史,感受岁月的沉淀,让心灵在旧时光的怀抱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