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这首诗,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黄洋界。</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游客服务中心也是上山之口。</p>  <p class="ql-block">  进游客中心大厅的大型壁画,再现当年红军保卫黄洋界的激烈战斗场景。</p>  <p class="ql-block">  黄洋界哨口旧址位于大小五井的西北面,江西省原宁冈,遂川和湖南省炎陵县三县边界的结合部 距茨坪17公里,海拔1343米,是茅坪通往茨坪的要隘。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  黄洋界上山 峰似剑,绝壁悬崖,一边是千仞高山,一面是万丈深渊,四周群峰起伏,地势极为险峻,山头上常有浓 雾缭绕,弥漫山间,大风吹来,云海腾波,卷起一阵阵云涛云浪,犹如一片汪洋大海。</p>  <p class="ql-block">  黄洋界上有三条狭小崎岖。盘山而上的山间小路在此连结:一条北经茅坪村,与永新县捆连:一条 西连大陇村,可抵湖南炎陵县,另一条则南接大小五井,直达茨坪 ,去哨所爬山还是有点累的。</p>  <p class="ql-block">  横碑正面刻有毛泽东诗词"西江 月·井冈山",横碑反面刻有朱德题字"黄洋界"三个烫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留影黄洋界,缅怀革命史。</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中的只有三发炮弹的小钢炮,二发哑弹,一发正中敌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小学语文课本“朱德的扁担”,朱老总为战士的挑干粮上山的崎岖小路。</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路走向哨口营房。</p>  <p class="ql-block">  28年8月30日红四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 力,凭借黄洋界天险,英勇奋战,顽强抵抗,打退了敌军的多次 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的第二次"会剿"。</p>  <p class="ql-block">前往茅坪八角楼毛主席旧居路上。</p>  <p class="ql-block">  井岗山斗争时期毛主席经常在这里看书,思考问题,找群众了解情况,调查研究。</p>  <p class="ql-block">  茅坪毛主席旧居(八角楼),下图为贺子珍带领的红军宣传队所写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上得楼,见食宿处 ,八角天窗。</p>  <p class="ql-block">  小院门楼,一砖一瓦,雨后更显沧桑,留下的是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当年红四军委所在地,习总书记到访时,亲切会见了烈士的遗属等并与之交谈。</p>  <p class="ql-block">  井岗山斗争时期,红军的各个机构遗址。</p>  <p class="ql-block">红军染布坊。</p>  <p class="ql-block">  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红军造币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八角楼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p>  <p class="ql-block">  大雨,游兴不减,还是去了龙潭景区,此处缆车是由上而下,翻过几个山梁,经过几个起伏才下到山底。</p>  <p class="ql-block">缆车过山梁。</p>  <p class="ql-block">  郭沫若参观考察井冈山龙潭后,欣然提笔写下“井冈山上有龙潭,瀑布奔流叠作三。樵径断残成绝境,军工开拓免垂毡。三潭交响千峰静,一井苍穹万木酣。土地归农思雨露,潜龙焉肯锁深岚。”</p>  <p class="ql-block">  白龙瀑以造型优美著称,瀑口幽深平坦,潭面宽阔深邃清澈,瀑布顶端水流分为两股,行至中间又顺势合而为一,水流温柔和缓,恰似窈窕少女,正在翩翩起舞,惟妙惟肖,故名仙女潭。</p>  <p class="ql-block">  留住此处胜景。</p>  <p class="ql-block">  白龙瀑还有一个非常奇妙现象,每隔几秒钟,山崖上哗地一声飞下一条白练,随即趋于平静,悄悄落下,隔几秒钟再来一次,终年不歇,蔚为奇观。</p>  <p class="ql-block">  龙潭第一瀑为青龙瀑,凌空飞流直下67米,银帘高挂,似从天上垂下的一条银河,瀑流飞溅犹如银帘倒挂为龙潭落差最高最为壮观瀑布,上窄下宽,喷珠吐玉,气势磅礴。青龙瀑下落深潭,潭水呈碧绿色,似碧玉般晶莹剔透,故名碧玉潭。</p>  <p class="ql-block">  瀑布飞泻而下,水花四溅,气势磅礴,吼声如雷。</p>  <p class="ql-block">  次日晴天,专门前往井岗山标志性雕塑,该标志以五指峰为原型设计,主体宽19.27米、高10米,寓意井冈山斗争从1927年10月开始 。主色调为鲜红色,远看像革命圣火,近看如被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丰碑”;正面中间是金黄色毛体“井冈山”三个大字,大家合了个影 ,结束了短暂井岗山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