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剪纸作品麻姑献寿的创作谈</p><p class="ql-block"> 麻姑献寿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说的是有位年轻独自一人修炼的女神仙叫麻姑,她为人善良,待人真诚,也经常帮助周围的老百姓,农历的三月三日是西王母的生日,西王母邀请麻姑为她祝寿。于是麻姑带了寿桃,身边仙鹤相随,架着七彩祥云赴西王母娘娘寿宴的故事。麻姑献寿的传说有多种,有晋代葛洪《神仙传》中记载的,有江西抚州南城的麻姑传说,抚州当地的麻姑山据说是麻姑得道飞升的地方。唐代颜真卿的书法《麻姑仙坛记》就是记录的那里的故事,这件楷书作品也是颜真卿的代表作。关于麻姑献寿的神话故事,山东地区则十分流行烟台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消息传递不是很发达,也有可能麻姑是从江西的麻姑山来到了烟台的昆嵛山。《神仙传》记载的故事简洁明确,就像确有其人似的,好像只是因为受人们的欢迎把她夸大了而已。而民间的传说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现实,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听起来很真切。这里先说晋代葛洪的《神仙传》记载,后面再说山东烟台的民间传说。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卷七中记载是这样的:“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姑余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建昌,江西抚州南城,后来仙姑在烟台的昆嵛山修行成为了神仙,善用灵芝酿酒。由于受到老百姓的尊重,西王母的爱戴,为王母祝寿。现实中有很多美术作品是这个题材,国画、年画、剪纸、刺绣、雕刻等等都有。以前我有个好几幅年画就是麻姑献寿,所以对麻姑献寿的故事很熟悉,从年青时就留下了美好的深刻记忆。画面中单身的麻姑婀娜多姿的身材让人感觉到神仙旺盛的生命力,飘飘飞舞的衣带让人感觉到神仙超越尘世的潇洒,巨大无比的仙桃让人感觉到神仙的富足,她拿在手里背在身上轻轻松松,又让我们惊叹于她内在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灵动活泼的仙鹤让人感觉到神仙的纯洁和神圣,脚下祥云缭绕,像花海似的,让人感觉到神仙的神通是多么的广大。人人都希望能成为神仙,神仙的寿命像是与天地同在似的,让所有人心生敬慕,神仙又好像无所不能啊似的,天上地下,山中海中处处都可以自由自在地遨游。在九十年代初电视上热播的台湾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中有一首神仙歌,当时也是风靡大街小巷,歌词简洁明了,直截了当,节奏欢快,不拘小节表达出了对神仙的赞美,对世俗的厌恶。歌词大概是这样的“爱呀爱自由!爱呀爱自由!做神仙神仙好,自由自在乐逍遥!乐逍遥!哎呀爱自由!爱呀爱自由!把酒当歌睡大觉,是不是神仙我自己才知道!我才知道!爱呀爱自由!爱呀爱自由!"。</p><p class="ql-block"> 麻姑献寿这幅剪纸作品,应该是2004年左右创作的,这幅作品的结构是比较抽象的,大桃的体积不次于人物和仙鹤,在画面中是比较突出的。比人头还大的寿桃在现实中我还真的见过,那也是2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坐落在济南市青年东路的老山东省美术馆,有一个山东省民间传统艺术的大型展览,有剪纸,有年画,还有面塑等等。那时候我对参观剪纸展览也很感兴趣,相对来说,更喜欢静静地看热闹,作为旁观者去认真地欣赏。当时其中的很多大型彩色面塑的展览也很吸引人,看起来很新鲜,这些面塑好像是烟台莱州的最多,五光十色,色彩斑斓,有人物神仙,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摞的像小山一样的枣糕,还有巨大的寿桃非常惹人注目,寿桃的直径有盆那么大,是用当地精细的面粉做成,寿桃用从植物中提取出来可食用的红颜色上色,从远处看像真的似的。有的还在桃上面写上一个大大的"寿"字,很显然这是祝寿用的,当时我兴高采烈地看着这些面塑,还想不知道真地吃起来味道如何?如果谁做寿能有个这个,那也是很让人羡慕的了。传说烟台莱州的面塑最早的起源是古人为了给祖先和神仙上供用的,那时的人们把祖先和神仙同等对待,年年准时都到烟台的东莱山去祭山拜神。根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始皇到过烟台的芝罘岛三回拜祭神灵。用的供品彩色面塑牛、羊、猪就是当地的群众制作的。后来彩色面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慢慢的演变成一种广泛的民间风俗。莱州的面塑大寿桃还真的与麻姑献寿的故事有密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我早有耳闻对于麻姑献寿的故事烟台的民间传说是这样的,相传上古时期的中国农历三月初三,西王母娘娘摆下了蟠桃盛筵要过生日,她提前邀请了各路的神仙前来祝寿。西天王母娘娘也邀请了家在烟台昆嵛山上的神仙麻姑。麻姑要去为西王母祝寿的消息被当地的老百姓知道了,大家也为她祝寿拿什么礼物想办法。作为神仙的麻姑对老百姓是很好的,为了报答麻姑的恩德,众百姓想仙姑这次要去为西王母祝寿,祝寿的各路神仙肯定很多,而麻姑也是咱们这一片的大神,礼物不但代表的是麻姑的心意,同时也代表了当地老百姓的心意,所以礼物必须得让神仙们觉得稀罕,让神仙们觉得眼前一亮,让西王母娘娘高兴才行。这样昆嵛山周围的老百姓日子过的才能更顺心如意。于是人们用小麦做成了精细的面粉,做了好多个仿真彩色的大寿桃,让麻姑架着云领着鹤带着大寿桃,还有老百姓的心意去献给西天王母。仙姑被大家盛情感动了,她收下了大家集体做的寿桃,又仔细挑了几个最好的,又愉快地画了些花鸟鱼虫在上面,又带了些她亲手酿的灵芝仙酒,于是麻姑驾起彩云有鹤在身边到西天赴宴去了。西天王母看到麻姑带来的寿桃和灵芝酒,心情愉悦,喜笑颜开,其他各路神仙也觉得麻姑的礼物非常有特色。西王母为了回馈麻姑和当地的老百姓,也让老百姓感受到西王母的深情厚意,就让麻姑使用仙术给当地老百姓带了些奇花异果和飞禽怪兽,后来用面做寿桃就成了烟台地区的民间特色了。</p><p class="ql-block"> 我好像在2006年的时候在圆形的卡纸上画了一幅麻姑献寿的工笔人物画作品,高梳着发髻,圆润的脸庞,眉清目秀,潇洒飘逸的线条勾画出人物的飘带服装,有十足的仙气。仙姑身边的仙鹤也异常的精神,如月光般洁净清爽。她肩上扛着大树桃,红红的寿桃娇艳欲滴,祥云遍布天际,通向遥远的天边,远处还有若隐若现的青山。这幅麻姑献寿的工笔画效果还是挺成功的。后来有了博客,就发在了博客上,还陆陆续续发了不少剪纸作品。当时就有很多艺术界的老师、朋友关注,互相之间交流也很多。有剪纸界的、刻纸界的,有搞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有书法家,国画家,有油画家,有版画家,还有水彩画家,还有很多收藏家,还有画装饰画的艺术家,等等,这些老师、朋友我们互相交流创作感想很多都很活跃。麻姑献寿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这样一个美妙的又非常流行的神话故事,给我们大家有什么启示呢?首先说明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麻姑是有奉献精神的,不是自私自利的人。我们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麻姑是独自生活的。在普通社会中一个人独处待久了有时候难免会思想认识上会有偏颇,甚至办出一意孤行的事。但是麻姑作为一个得道神仙是肯定不会这样的,老百姓知道了她要为西王母祝寿,就主动为她想主意出办法制作精美出众的礼物,而效果也十分理想,西王母也很高兴,这说明麻姑是个能集思广益的人,能够吸取老百姓优点的人,也因为拥有这样优秀的品格所以才能使麻姑成功,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喜欢的女神仙。</p><p class="ql-block"> 麻姑身边通常都有仙鹤相陪伴,仙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吉祥的鸟,是纯洁的象征。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都有丹顶鹤,其中以黑龙江的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最为出名。我们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也有很多丹顶鹤,现在越发展也越多,也陆续蜚声国内外。这两年山东电视台经常演东营黄河入海口沼泽自然保护区各种水鸟的纪录片。丹顶鹤其实是非常聪明的鸟,据我观察可能比普通的鸡、鸭、鹅要聪明的多,人工喂养上它一段时间,它就会认识主人的,能大体了解主人的想法。我想或许古代的时候麻姑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她养了一只人们很少见到的丹顶鹤,所以人们觉得她是鹤立鸡群的人物。又可能也非常善于食疗之术,比如她非常擅长用灵芝酿酒,灵芝是传说中的仙草,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效。我想酿出来的酒应该是有同样的功效,而且又能暖身驱寒的。几乎在所有的神仙故事中都与治病救人和延年益寿有关系,有些甚至是主要的内容。其实很多神话故事都是有真实背景的,只是年头过的太多了,真相留在了神话故事中。而神话故事越说越夸张,越说越神秘,后来慢慢成了人们对现实、对生命、对理想化的追求。麻姑是女性中的楷模,简单的故事中充分的说明了麻姑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因为爱是互相的,她帮助老百姓,所以老百姓也帮助她。西王母也是众多女神中的领导者,是高辈分的女神,麻姑能慷慨的把老百姓供奉给自己的好东西献给西王母,也体现了麻姑是个充满爱心尊重老人的人,是个仁慈的女神。其实说寿桃是珍贵的,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寿桃是大家爱戴麻姑的象征。老百姓也不是傻瓜,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老百姓的集体行为也是充满智慧的,用他们的劳动和智慧帮麻姑赢得了这次考试,所以用面做成大寿桃的创意是成功的,寓意是很好的,又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想想,西王母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肯定会有很多的神仙为其祝寿,各种各样的礼物肯定有的是。而麻姑如果拿出来的礼物不像样,那怎么展示在祝寿的宴会上的存在感呢?每个神仙可能都代表一个地方。那么好运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她们的地方哪?显然大寿桃代表了麻姑女神的善良和诚心,也代表了众多老百姓的智慧。所以当西王母蟠桃宴的那个时刻,众神仙云集的时候,麻姑献的大寿桃是非常令西王母娘娘满意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