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近期,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外交动作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埃菲社6月30日报道,以色列外交部长吉德翁·萨尔在记者会上表示,以色列政府希望叙利亚和黎巴嫩加入《亚伯拉罕协议》,借此将这两个邻国纳入“和平与正常化的圈子”,但同时强硬宣称以色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把戈兰高地归还给叙利亚。这一表态犹如投入中东地缘政治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背后反映出以色列复杂的战略考量、地区局势的微妙变化以及《亚伯拉罕协议》框架下潜藏的诸多矛盾与挑战。<br> </h3> <h3><br>《亚伯拉罕协议》自2020年9月15日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在美国白宫签署以来,被视为改变中东格局的历史性和平协议 。之后摩洛哥在同年12月加入,该协议旨在推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加强了相关国家在能源、可持续发展、旅游、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与联系。从以色列角度来看,推动叙利亚和黎巴嫩加入《亚伯拉罕协议》,有着多方面的战略意图。<br> </h3> <h3><br>从地缘政治角度,若叙利亚和黎巴嫩加入,以色列将极大改善其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处境。长期以来,以色列处于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在阿以冲突的大背景下,周边关系紧张。叙利亚和黎巴嫩与以色列接壤,战略位置重要。叙利亚在中东地缘政治中一直扮演关键角色,其与伊朗保持着紧密的盟友关系,伊朗通过叙利亚向黎巴嫩真主党输送武器和资源,这使得以色列深感威胁。如果叙利亚加入《亚伯拉罕协议》,将切断伊朗对黎巴嫩真主党支持的关键通道,削弱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减少以色列北方的军事威胁。而黎巴嫩加入,则能进一步巩固以色列北方边境的安全,消除来自黎巴嫩境内反以势力的潜在威胁,为以色列营造更安全的周边环境,使其在地区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br> </h3> <h3><br>从经济合作角度,叙利亚和黎巴嫩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潜力。叙利亚虽历经多年战乱,但在农业、石油等领域仍有一定基础,黎巴嫩则在金融、贸易和旅游业方面有独特优势。以色列科技实力雄厚,若能与叙利亚和黎巴嫩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开展经济合作,将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在农业科技方面,以色列可帮助叙利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开发新的农业技术;在能源领域,以色列与叙利亚可以共同开发利用戈兰高地周边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与经济互利,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以色列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br> </h3> <h3><br>然而,以色列在推动叙利亚和黎巴嫩加入《亚伯拉罕协议》时,却在戈兰高地问题上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部,与以色列接壤,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被以色列占领西部约2/3的面积 。此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堪称中东的“水塔”,以色列40%的水源来自戈兰高地,对以色列的水资源安全至关重要。从军事战略角度看,戈兰高地居高临下,以色列控制此地,可对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等周边国家形成军事威慑,在军事对抗中占据有利地形,一旦发生冲突,能够迅速部署军事力量,掌握战争主动权。<br> </h3> <h3><br>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占领与吞并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1981年又单方面宣布吞并戈兰高地以控区,这一行为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对和谴责。联合国多次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恢复叙利亚对该地区的主权。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以色列的行为侵犯了叙利亚的领土主权,破坏了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叙利亚方面更是坚决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这是叙利亚实现国家主权完整的核心诉求,也是叙利亚与以色列实现和平的前提条件。<br></h3> <h3> <br>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一方面寻求叙利亚和黎巴嫩加入《亚伯拉罕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另一方面却拒绝归还戈兰高地,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无疑为地区和平蒙上了厚重的阴影。对于叙利亚和黎巴嫩而言,以色列不归还戈兰高地,加入《亚伯拉罕协议》就等同于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做出巨大让步,这是两国难以接受的。叙利亚民众对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充满愤怒,民族情感和国家尊严不容许政府在领土问题上妥协。黎巴嫩也与叙利亚立场相近,担心在戈兰高地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会损害自身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以及与叙利亚的传统友谊。<br> </h3> <h3><br>此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声称在与伊朗的12天战争中取得“胜利”,并开启了“广泛的地区可能性”,特朗普也预测中东将有更多国家寻求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但这种所谓的“胜利”和地区可能性,在戈兰高地争端的背景下显得十分虚幻。伊朗与叙利亚、黎巴嫩在地区事务中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以及在戈兰高地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只会加剧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敌对情绪,使得伊朗更加坚定地支持叙利亚和黎巴嫩对抗以色列,进一步激化地区矛盾。<br> </h3> <h3><br>从阿拉伯国家整体立场来看,以色列在戈兰高地问题上的顽固态度,损害了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让其他阿拉伯国家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持谨慎态度。即使部分国家受美国等外部因素影响,有与以色列改善关系的意愿,但在戈兰高地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这种关系正常化进程也将面临重重困难。例如,阿联酋、巴林等已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的国家,在戈兰高地问题上虽未明确表态反对以色列,但在阿拉伯世界内部,也承受着来自其他国家和民众的舆论压力,担心被指责为对叙利亚主权的漠视。<br> </h3> <h3><br>以色列希望叙利亚和黎巴嫩加入《亚伯拉罕协议》,是其在中东地区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但拒绝归还戈兰高地,使得这一愿景变得遥不可及。戈兰高地争端不仅是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领土纠纷,更是影响整个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因素。解决戈兰高地问题,需要以色列尊重国际法和叙利亚的主权,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推动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实现戈兰高地回归叙利亚的基础上,叙利亚和黎巴嫩才有可能真正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亚伯拉罕协议》的和平圈子才能真正扩大,中东地区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与稳定。否则,以色列所谓的地区和平与正常化,不过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随时可能崩塌,中东地区也将继续深陷冲突与动荡的泥沼之中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