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故乡——芝加哥

若水

<p class="ql-block">说到芝加哥的美不得不提它的建筑。芝加哥建筑风格的核心特点体现在功能主义设计理念、钢框架结构革新、标志性的芝加哥窗应用以及作为摩天大楼发源地的历史地位‌。‌‌城市建筑通过钢铁框架技术开创高层建筑先河,并持续引领建筑设计创新,形成了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城市景观。‌‌</p> <p class="ql-block">面对我们的大楼是《芝加哥论坛报》大楼,是新哥特式风格的其经典代表建筑之一。其特点是:尖拱与垂直线条,顶部塔楼,装饰细节呼应哥特传统。秉承借古喻今的理念,论坛报大厦的外墙融入了约150个历史建筑和遗址的碎片,包括中国的长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吉萨的大金字塔和雅典的帕台农神庙,象征新闻事业的全球视野。</p> <p class="ql-block">论坛报大厦局部特征</p> <p class="ql-block">白色建筑是百货大楼,对面建筑是《芝加哥论坛报》大厦,建筑风格相互呼应</p> <p class="ql-block">百货大楼中间廊桥将两座建筑组成一体</p> <p class="ql-block">  千禧公园 是解构主义(建筑应是不规则、多向度的形体组合,是对结构主义的建筑风格的破坏和分解,是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标准的否定和批判)代表作之一, 园内三大标志性建筑包括露天音乐厅、云门和皇冠喷泉。</p><p class="ql-block"> 芝加哥云门‌是千禧公园的核心艺术装置,由印度裔英国艺术家安尼希·卡普尔设计。雕塑高10米、长20米、宽13米,重约100吨,由168块抛光不锈钢板无缝焊接而成,表面光滑如镜,可反射周围城市天际线和游客身影,形成扭曲的动态视觉效果。其底部拱门高约4米,游客可穿行其中,感受影像重叠的奇幻感。</p> <p class="ql-block">千禧公园的露天音乐厅是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开放式舞台,采用不锈钢带状顶棚与网状音效系统,可覆盖1.1万平方米草坪区域。作为芝加哥音乐节主场地,每年6-8月举办超30场免费古典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周边大楼灯光和舞台灯光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千禧公园周边造型各异的建筑体现出芝加哥建筑的核心要素:钢铁框架结构、垂直线条强化视觉高度、立面采用横向排列的“芝加哥窗”(大面积固定玻璃窗结合两侧可开启小窗,平衡采光与通风功能)</p> <p class="ql-block">芝加哥河两边的建筑摒弃古典主义繁复雕刻,以几何形态展现工业美学。‌‌</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的外墙把阳台造型设计成水波荡漾的曲度和湖水呼应</p> <p class="ql-block">马里纳城是芝加哥河畔的地标建筑群,由两座61层、高179米的圆柱形双子塔构成,因酷似玉米棒的外形被称为"玉米大楼"。该建筑由建筑师伯特兰·戈德堡设计,1964年竣工时创下全球最高住宅楼与最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两项纪录,建筑群采用"城中城"创新设计,包含住宅、酒店、购物中心、剧院及全美最大私人码头等多功能空间,其下部19层螺旋停车场和独特的水路交通系统开创了城市综合体新模式是芝加哥天际线最具辨识度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建筑突显线条的流畅和几何图形的优美</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功能在实用:居住、商用、观光</p> <p class="ql-block">芝加哥大剧院由建筑师尼利厄斯和乔治·拉普设计,1921年10月26日开业,最初被称为“世界奇迹剧院”,因其华丽的装饰艺术风格(如红底白字的巨型霓虹灯招牌)、优雅的大厅和宏伟的楼梯而著称。其建筑融合了简洁线条与精致雕花,体现了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形式追随功能”理念。‌‌</p><p class="ql-block">开业后40年间主要放映电影并提供现场娱乐,</p><p class="ql-block">‌1986年经大规模整改后重新开放,成为音乐、戏剧等表演的顶级场馆。作为芝加哥的文化名片,剧院吸引大量游客拍照打卡,尤其夜晚霓虹灯亮起时更具标志性。‌‌</p> <p class="ql-block">芝加哥水塔是美国芝加哥的一座历史建筑和地标建筑,水塔高47米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由黄色石灰石建造,外形酷似欧洲城堡。该建筑由威廉·博英顿设计,1869年建成,曾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871年芝加哥大火中,全城约17500座建筑被毁,该水塔因采用厚重石灰石结构得以完整保留,成为火灾后城市重建的精神象征。它是美国第二古老的水塔(仅次于路易斯维尔水塔),也是幸存的最早公共建筑之一。如今是城市画廊的中心,展出当地艺术家和摄影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芝加哥金融区高楼林立</p> <p class="ql-block">弧线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梅西商场</p> <p class="ql-block">梅西商场内饰</p> <p class="ql-block">芝加哥天际线高楼林立造型各异</p> <p class="ql-block">1850年,芝加哥有超过7万幢木质建筑,甚至连接这些建筑的部分行道也是木材铺装的。1871年10月,一场大火毁灭了这一切。三分之二的城市在这场后来被称为芝加哥大火的灾难中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 芝加哥大火之后的城市复苏运动,不仅直接促成了现代建筑的重要流派--芝加哥学派的诞生,也在之后的数十年间,推动了美国建筑防火规范的不断修订,越来越多的室外增设消防钢梯就应运而生了。它们改变了城市的立面,并在数十年后,成为一种文化特征。</p><p class="ql-block"> 芝加哥我来过三次的地方,让我记忆深刻的除了浩瀚无垠碧波荡漾的密歇根湖,就是造型不同风格各异的城市建筑,这是她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标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