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沁竹斋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南北长达1公里,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河南之行的重要一站,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其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为小弟子阿难,继而为普贤菩萨(左)、文殊菩萨(右),二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是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其面部圆润丰满,头顶为波状发纹,弯眉如新月,秀目微微凝视下方,翘鼻丰唇,身披袈裟,直身端坐在须弥座上。大佛的两小手臂和下半身业已残缺,但仍饱含睿智慈祥,俯视着千百年来的大千世界。</p> <p class="ql-block">面对大佛右侧是大弟子迦叶,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肃穆持重,传说是个苦行僧。尽管迦叶头像已残破,依然从残存的面部中,依稀看到其饱经沧桑的神韵。左侧是弟子阿难,赤足立于束腰台上,年轻的阿难形象丰满圆润、眉清目秀、温顺虔诚,因长于记忆,被称为“多闻第一”。</p> <p class="ql-block">左侧为普贤菩萨、右侧文殊菩萨,普贤与文殊均头戴莲花宝冠,身披璎珞宝珠,显得雍容华贵、端庄矜持。</p> <p class="ql-block">两厢左护法天王身穿铠甲,手托宝塔,脚踩小鬼,威风凛凛;力士赤膊袒胸,蹙眉怒目、刚健威武。</p> <p class="ql-block">“龙门”,又称“伊阙”,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间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进入龙门石窟景区,首先看到的是龙门大桥涵洞上刻有醒目的“龙门”二字,为陈毅元帅所题,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走进龙门石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依山傍水的龙门第一景观壮丽景象。伊水悠悠,青山对峙,两岸石壁上,成千上万的佛像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进入龙门石窟不远,在潜溪寺和宾阳洞之间,崖壁一小石龛内,石碑静静镶嵌其中。上面刻着一副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这就是著名的“陈抟碑”。随石窟徐徐铺展,千年石窟艺术长卷在时空中绵延,让我们一起感受龙门石窟的魅力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潜溪寺开凿于唐高宗年间(650-683年),主室窟呈马蹄形,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p> <p class="ql-block">宾阳洞内部雕刻150余尊小佛像,主佛阿弥陀佛高8米。南北壁布满佛龛,窟顶雕刻莲花宝盖及供养人、天人等装饰。</p> <p class="ql-block">莲花洞洞窟平面呈长马蹄形,正壁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式造像,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高5.1米,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p> <p class="ql-block">莲花洞是龙门石窟内的洞窟之一,公元525—527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得名。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依据此莲花造型设计而成。</p> <p class="ql-block">唐代工匠意外塑造的“剪刀手佛”,跨越千年的“萌态”,宛若诉说着历史幽默,既成了今天的网红。</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大小不一石窟中,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这里的每一尊佛像,或慈悲,或庄严,虽经历千年风雨的侵蚀,岁月的洗礼,却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与淡然。</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的千佛矩阵,窟内现存造像逾万,故称“万佛洞”。这些象征释迦分身的十方化佛,每尊只有四厘米高,排列有序,构图严谨。</p> <p class="ql-block">老龙洞因与传说中曾有龙居住的老龙窝紧邻,因此得名老龙洞。老龙洞是利用自然溶洞开凿的,洞壁凿满小像龛,造像题材十分丰富。</p> <p class="ql-block">药方洞开凿于北魏,经东魏和北齐,到唐初还有雕刻,是龙门石窟中较复杂的一个洞窟,药方洞因甬道两侧刻有百余个药方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古阳洞洞窟主体为天然石灰岩溶洞,历经1500年风化侵蚀,存在岩体松动、裂缝风险,我们参观时处于岩体加固‌、灌浆施工阶段,闭关修炼,未能目睹真容,遗憾!</p> <p class="ql-block">在千年石窟的映衬下,气势恢宏的石刻造像群,每一尊佛像,无论大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虔诚信仰,更觉历史厚重。定格一生中最值得去的地方--龙门石窟。</p> <p class="ql-block">站在对岸眺望山崖上密密麻麻的石窟和佛像,伊河如一条碧绿的绸带,波光映衬两岸,千年古韵随风扬,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品。十万余尊造像,如同穿越时光隧道,翻阅凝固的史书,诉说着不朽的传奇,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历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的石刻造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