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在服装店门口碰到了一位老朋友,她刚结束一场演出,穿着那身标志性的黄蓝相间戏服,头饰高耸,像是从画中走出的仙子。我们聊了几句,她笑着说:“这身戏服虽然不是主角的,但穿上它,每个动作都得讲究,每个眼神都得到位。”我望着她,忽然明白,配角的光彩,不在于戏服的华美,而在于她赋予角色的那份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的庆祝合影总是最动人的时刻。那天演出结束后,五位演员手持花束站在台上,笑容灿烂,背景是山水布景,仿佛置身画中。她们穿的是粉色与白色相间的戏服,头饰精致,虽然不是主角,但那一刻,她们的喜悦与满足,仿佛整个舞台都属于她们。我站在一旁,看着她们互相打趣,说笑着哪一句唱得最稳,哪个动作最出彩,心中感慨:戏里虽非主角,戏外却都是主角。</p> <p class="ql-block">后台总是最真实的地方。那天在后台,我见到了三位演员,他们刚卸了妆,还穿着戏服。中间那位穿着黄蓝戏服,头饰还没摘下,笑得最开心。她一边整理道具,一边和旁边的两位同伴说笑着。她们说:“主角的戏份多,但我们的角色也得立得住,不然整出戏就撑不起来。”我听着她们的对话,忽然明白,配角的分量,不在于台词多少,而在于能否撑起整出戏的骨架。</p> <p class="ql-block">那场演出的谢幕格外热闹,一群演员和几个孩子一起站在舞台上合影,背景是山水画布景,大家手里都拿着花束,气氛喜庆极了。我站在台下,看着他们或蹲或站,笑容真挚,仿佛这不是一场演出的结束,而是一次欢聚的开始。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大人们则带着几分欣慰。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京剧的魅力,不只是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更是在这些真实的情感交汇中悄然延续。</p> <p class="ql-block">在后台的走廊里,七位演员站成一排合影。她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头饰精致,背景简洁,却透着一股庄重与典雅。我站在一旁,看着她们整理衣袖、调整头饰,彼此低声交谈,仿佛在回忆刚才的演出。她们中有人轻声说:“虽然不是主角,但每一场戏都得用心演。”我听着,心中一动,忽然明白,真正的演员,不在于站在舞台的哪个位置,而在于是否能让角色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那天在服装店里,我看到一位演员站在试衣间内,穿着粉色的传统服饰,手里拿着一件同色系的披肩,身旁挂着各式各样的戏服。她站在那里,像是在挑选自己的下一个角色。我走过去,和她聊了几句。她说:“每一件戏服都有它的故事,穿上它,就得把那个角色演活。”我看着她,忽然觉得,演员的日常,不只是舞台上的光鲜,更是这些默默准备、反复揣摩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小型的交流活动中,我见到了一位穿着现代装的男士,他戴着黑框眼镜,右手食指指向天空,左手握拳放在胸前,站在一幅花卉与蝴蝶图案的装饰画前。他不是演员,却对京剧有着极深的理解。他说:“配角虽小,但戏不能小。一个眼神、一个转身,都能让整出戏更立体。”我听着他的分享,忽然觉得,京剧的魅力,不只是演员的表演,更在于那些真正懂戏、爱戏的人的守护与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