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恩施行

川子

<p class="ql-block">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短暂的恩施行,感觉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虽然恩施的旅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可恩施的青山绿水,风土人情,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时不时的浮现。那青山叠嶂,郁郁葱葱,散发着仙气的崇山峻岭,山连山一眼望不到尽头。还有那缠绕青山的大清江玉带,一江绿水缓缓的从山里走来,她穿过巴山夜雨,一路带着欢歌笑语,带着大山的气息,去拥抱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p><p class="ql-block"> 都说跟团旅行都是米少汤多,这次恩施旅行也印证着这句话。五天的行程,两天在路上,剩下的三天时间一半在购物,一半在旅行。不过出去旅行要抱着一个好的心情,一半清醒,一半醉。谁叫咱囊中羞涩报的是经济团,不是豪华团,购物那是必须的。不过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自己的消费能力范围内,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支持一下当地的经济也是应该的。但是要压制住购物的冲动,分清旅游的主次。冲动是魔鬼,不能盲目的购物。所以恩施之行,购买了土豆片、茶叶、腊肉、当地小吃,也算是为大山深处老百姓,做出一些微薄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  恩施旅游的第一站,坐游船游玩恩施清江八百里画廊,最精华段的清江风景区。她被中外游客赞誉为“世界最清江、土家母亲河”的恩施清江河。恩施大清江景区地处长江三峡和张家界之间,全长87千米;分为红花峡、千瀑峡、蝴蝶峡三个峡段。是八百里清江的深水河段的精华部分;景区以峡谷俊雄、石屏垂立、壁画神奇、瀑布飘逸、土家风情著称于世。被游客赞誉为:浓缩版的张家界,诗意化的长江三峡。</p><p class="ql-block"> 坐在游船上沿江而行,两岸高山连绵、屏峦如画、江水嫩绿,岩石的纹理和色彩变幻无穷,仿佛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令人流连忘返。造型各异的石头矗立在清江两岸,游客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给那些石头以生命的活力。那个石头多么像望夫石,这个又像一个猴子观海,瞧一瞧那个石头像一柱擎天,那个洞像仙人洞,那个洞是不是挂了一副悬棺,人们争相议论着。正如读莎士比亚的小说一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游船行到神奇的蝴蝶崖时,船停了下来,让游客合影留念。神奇的蝴蝶崖, 因山崖形似蝴蝶展翅而得名,它是恩施大清江风景区标志性景点,许多游人来此,只为一睹其景。当船越靠近蝴蝶崖,只见眼前山崖倒映水中,一只展翅的蝴蝶栩栩如生。想象着一挂飞瀑,从双翅间山洞中流出,婉约而柔美。只可惜我们去时候不是雨季,没有飞瀑,多少感觉有些遗憾,不过好的东西,奇山异水不是那么容易见到了,这也为我们下次再来恩施旅行,埋下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大清江坐船旅行是看山看水,那么下一站游览梭布垭石林,就是看石头。“海枯石烂梭布垭,天荒地老山海经”。梭布垭石林被称为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是国家4 A级景区,整个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左右。以独特的“溶纹”和“戴冠”景观而闻名,石头上长满了绿油油的树木,看上去像是戴了一顶绿色的帽子,因此也被称为“戴冠石林”。走进景区石林坚立,波纹横生,青苔碧绿。在狭窄岩隙穿行,曲径通幽,特别是一线天,狭窄的地方,胖子需要吸着肚子才能过去。向天仰望,天空只是一根长线,霞光落下,照在人们身上,斑斑点点。突然露珠打在头上,不免让人加快脚步,走出这一线天,寻找广阔天地,呼吸自由的空气。梭布垭石林分为A段和B段,如果全部转下来,快的需要两小时。跟团旅游一般都是购物不限时,游玩有约定。当时导游就说你们游一段就行了,要按规定时间返程。可我们为了花最少的钱,看最多的风景,一路马不停蹄,快马加鞭,不停的向前赶,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两个时段都看了一遍。不过由于走的匆忙,留下的照片很少,只能把最美好的风景,留在脑海中,深藏在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大峡谷可以说是山与水的完美结合。都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那么大峡谷的形成,也离不开河水上忆年的冲刷。恩施大峡谷的地貌,更印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刀。不知经过多少年的河水的冲刷,大峡谷越来越深,茂密的树林让峡谷遮天盖日。走在峡谷里,突然想起了电影《藏龙卧虎》在大峡谷打斗的场面。大侠们在峡谷里飞来飞去,舞刀弄剑,要比个高低。在峡谷深处,离地面大概有百十米,峡谷两岸,可以清晰看见河水冲刷的痕迹。那些痕迹经过多年的风化,转变成形色各异石头。有的像大鹏展翅,有的像观音打坐,有的像八百罗汉,有的在山泉水浸泡下,像一幅壮观的山水画。峡谷走到尽头,有巨大的电梯,接送游客上下,目测大概有三十层楼高。当然坐电梯要掏钱,如果爬上去费体力。结伴而行的同伴一商量,决定不坐电梯,一步步爬上去。结果累的半死,才爬上去。不过有得就有失,经过爬山的劳累,体力的消耗,晚上吃嘛嘛香,睡的也香甜。</p> <p class="ql-block">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恩施旅游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大巴车司机的驾驶技术。大巴车在盘山路上奔驰,七拐八拐的山路,看着就让人头晕眼花。由于道路狭窄,有时迎面错车,还需要车子退到宽阔的地方,互相谦让,才能过去。这在平原上开贯车的司机真的难以适应。第一天坐车,一名游客,就被晃的口吐莲花。还有就是大山里的自然条件真是艰苦。一路上看见在山坡里种的庄稼,几个洗脸盆大小的地方,种上几颗玉米。院子大小的地方种上土豆。有的地块,斜坡人都难以站立,还有庄稼在顽强生长,更有勤劳的人们在打理。这和老家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平原,真的没有可比性。想想老家撂荒的地,也比恩施那里的土地好上多少倍。可能由于平地的缺乏,就连恩施机场四周都盖成了楼房小区,真不知飞机飞来飞去,那些紧挨着飞机场的小区的人们,是怎么入睡?</p><p class="ql-block"> 旅行结束返回天津,大巴车在双向十车道津汉公路上飞奔,一览无余的大平原,回想着恩施的道路,望不到头的大山,形成巨大的落差,正是这种不同风格,造就了行色各异的风景。平原的人想走入大山,大山的人想接近大平原,草原的人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正是这冲动造就了旅游,走过千山万水,只为心灵沐浴在自然的怀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