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寒料峭、春雪灿烂。</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6日,谢老师、傅主任、万老板、李晔华一行四人,由谢老师驾车经203国道沙圪坨段转入长城一号公路浑源北山段,将一片洁白揽入怀中。远处,恒山与脚下的浑源川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谢老师稳稳地驾驶着车辆,从繁忙的203国道沙圪坨段缓缓驶出,转瞬间便融入了曲折的长城一号公路。这条公路,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北坡黄土高坡的丘壑之间,引领着他们向着未知的美丽进发。</p><p class="ql-block">随着车轮的滚动,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雪后的长城一号公路两侧,银装素裹,一片洁白无瑕。白雪覆盖的坡面,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铺设的一条银色绸缎。两旁的山峦,也被白雪装点得分外妖娆,宛如仙境一般。</p><p class="ql-block">谢老师一边驾驶,一边不时地侧头欣赏窗外的美景,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傅主任在副驾驶指路,万老板和李晔华则坐在后排,或轻声交谈,或静静凝望窗外,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p><p class="ql-block">当车辆驶入浑源北山大洼段时,眼前的景色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一眼望不见底的桥墩架天堑变通途。远处的恒山,巍峨蛇行,山脚下是蜿蜒流淌的浑源川。春雪覆盖下的恒山,更显雄浑壮美,而浑源川则如同一条碧绿的绸带,在群山之间轻轻飘动。两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p><p class="ql-block">四人下车驻足,望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与赞叹。他们在这片洁白的世界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留下了对大自然无尽的敬畏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车子又拐入吴城乡香水寺村。这里生长着大约千余年的柳树,人们也称神柳,也称千年古柳。 这株柳树生长在香水寺村中,公路河边,纵高25米,冠经16米,胸经2米多,由我们四人手牵手合抱刚好。虽没有胡杨三千年的生长历史,但指不定它会生而死,死而生绵延不息。那苍老的树干,苍翠的树枝,哪根脉里不流淌着古代将士们征战的血脉,或许那树干本身就是香水河边将士风骨的化身。 这些柳树生长在黄土高原的边缘,虽然已经远离了金戈铁马的喧嚣,但那一天不承受着来自朔北风沙的侵袭。它们昂首挺胸屹立在黄土和翠野之间,立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风景。 </p><p class="ql-block"> 这株古树或立、或蹲、或仰、或卧、或侧、或斜、或单、或双、或离、或合……他的旁干倒伏在地上。似乎占据自己宽阔的领地,根在这儿,头却伸向十几二十米远的地方,古柳形态千奇百怪,各个侧面各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香水寺古柳是雕塑、是活化石、是精灵,只有生长在这高原、黄土坡上的生灵才有如此的气质与神韵,也只有身经风刀霜剑的生命才是有如此傲视苍生的气魄。古柳的主干劈开、透出一种灵性与气质,那是一种坚韧不拔,无所畏惧,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当你走近仔细观察,会发现古柳的树干、树身上那粗糙的树皮,满是岁月的痕迹,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它的形态独特,盘曲如游龙,展现出一种非凡的气势。初见之人或许会误以为这是多棵树木的聚集,实则是柳树"独木成林"的壮观景象。从远处眺望,古柳的树冠郁郁葱葱,为这片荒凉的土地增添了一抹难得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古柳不论是折断的枝干,还是空心的躯干,都在长着新的柳枝,焕发着无限生机。换个角度再看更像再次腾飞的雄鹰,正欲展翅傲翔。</p> <p class="ql-block">从香水寺返回,经吴城、碾槽沟、蔡村镇去神溪湿地。</p><p class="ql-block">随着湿地公园与神溪古村落的建设,律吕神祠、凤鸣楼、凤山书院等景观相继落成。</p><p class="ql-block">据浑源州志记载,唐文宗大和六年,宏州旅人张垚于六月十五日在神溪孤石赏月,隐隐约约听到天上有人说:“律吕律吕,上帝命你这个月的二十五日下硬雨”。说罢腾云而去,张垚把此事告诉了周围的农民,提前收割以免遭了殃。后来皇帝得知此事,下旨在弧石上筑祠供奉,尊之为神。每年五月初一是律吕神庙会,各地来神溪朝拜者绎绎不绝,延袭致今。神溪北畔山丘叫凤凰山,明代浑源州务司孙聪在此置“凤鸣亭、翠微楼,得月轩、秋水圃、藏书窟,鼓琴洞,奕棋台,钓鱼矶,碧水窦,彩云岩,金鱼塘,瑞莲池”共十二景,当年的清雅别致可想而知了。</p><p class="ql-block">在古老的传说中,二郎担山赶太阳,一路风尘仆仆,行至恒山脚下,已是疲惫不堪,心中想着放下担子休息一下。就在放下沉重担子的瞬间,夕阳西下,两座山便稳稳地落在了这里,化作了今日的神溪凤凰山和峣村凤凰山。这两座山,不仅见证了二郎神的英勇与坚韧,更成为了凤凰的栖息之地,传说中的神鸟在这里翩翩起舞,为大地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神溪凤凰山与峣村凤凰山,两座山峰遥相呼应,宛如一对展翅欲飞的凤凰。古代时,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一幅动人的画卷。而山中的白泥矿藏,是凤凰的粪便化成,更是大自然的馈赠,曾是这里人们居家涂墙的好料,为这两座山增添了更多的价值。</p><p class="ql-block">或许在某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间,人们可以看到凤凰在晨曦中展翅高飞,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宛如真正的神鸟降临人间。而山下的村民们,也在这美丽的传说中世代繁衍生息,传承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p><p class="ql-block">这个传说不仅让人们对这两座山充满了敬畏与向往,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希望这两座美丽的凤凰山能够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为这里的人们带来幸福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腑瞰凤山书院</p> <p class="ql-block">凤凰山顶新修建的凤鸣楼</p> <p class="ql-block">如果从空中俯瞰神溪湿地,会看到恒山脚下一泓碧水清澈如镜的轮廓。上游的神溪水库一片洁白,冰面下是否有游鱼活动呢?</p><p class="ql-block">一根渔线穿越千年。在独特的钓鱼方式背后,凝结着古今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着这片地域众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寄托着国人对“年年有鱼、年年有余”的文化情思,也讲述着人与自然生生不息、融合发展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从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深处走来在农耕文明出现以前,渔猎劳动是先人们主要的生存手段。近丛林而猎,临水渊而渔。古今中外,打鱼的方式可谓花样繁多。在我国的捕鱼版图中,南方因自然条件的原因,捕鱼更普遍一些,也创造了一些独特的捕鱼方式,有的成为一种文化景观,如广西漓江之上的鱼鹰捕鱼,已经由传统劳作变成了表演项目。恒山脚神德湖会形成独特的冬捕现象,认为这与气候和生活习俗都密不可分。古代恒山一带冬天缺少食物,这是人们把目光投向冬捕的直接原因。</p><p class="ql-block">此次旅程,不仅是一次对自然之美的探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片被春雪覆盖的大地上,我们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p><p class="ql-block">随着夕阳西下,四人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但那份由春雪、湿地公园、恒山与浑源川共同编织的美丽记忆,却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一段难忘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荷花亭,昔日种荷花时所建,每当荷花盛开,站在亭子四望,一泓荷花尽收眼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