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自古以来,为人处世就是一问大学问,许多流传久远的格言与谚语,就深谙其中精髓,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智慧。其中,一句“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虽然仅有十六个字,却是古代对人性、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洞察。</p> <p class="ql-block"> “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这句话出自于《韩非子·说林》,也有说是出自于《中华圣贤经》和《鬼谷子》,意思是说:法律不轻易传授,道德不轻易出售,老师不上无故的道路,医生不无缘无故地敲门。其背后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规矩,正所谓法不空出,道不随人情。</p> <p class="ql-block"> 法不轻传,这里的“法”,指的是技艺、方法或知识。在古代社会,许多技艺和方法都是家族或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往往被视为家族的传家宝或师门的绝学。这些技艺和方法往往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得来,凝聚了前辈的心血。因此,在传承过程中,古人强调要慎重选择传承人,确保技艺的延续性。</p> <p class="ql-block"> 道不贱卖,是指道家思想、修行方法不应轻易传授,更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在道家看来,真正的修行是内心的觉醒与升华,需要修行者付出极大的努力与坚持。若轻易传授给他人,不仅可能让修行者失去对道的敬畏之心,还可能让修行变得功利化、世俗化。</p> <p class="ql-block"> 师不顺路,意味着为师者不应随意改变自己的教学路线或计划,以迎合学生的需求或喜好。在古代,师徒关系被视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纽带,师傅不仅要传授技艺,更要培养徒弟的品德与修养。若师傅为了迎合学生而随意改变教学路线,不仅会破坏师徒关系的纯洁性,还会影响徒弟的成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医不叩门,是指医生不能主动上门,说某人有什么病,要怎么医治。一来,难免让人以为心怀不轨、另有所图;二来,病人心不诚,不能有效配合,影响治疗效果;三来,很多东西要讲缘分、因果,病人没有主动求医,是机缘未成熟,不到了结因果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从“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这句格言上,使人又联想到“因果不可改、真相不可说、智慧不可传、无缘不可渡”这蕴含着深刻的佛家思想和智慧的廿字警句,让人从中又领悟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世界只有认知,没有客观的真假;学到的是知识,悟到的才是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