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小学化科学助成长——细水乡中心幼儿园

WEIDAN

<p class="ql-block">为贯彻落实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和保护儿童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防止和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p>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 <p class="ql-block">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始向小学教育靠拢,在幼儿园的课程、管理、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上面都更像小学了,幼儿教育变成小学教育,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有损孩子心理健康,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p> 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 <p class="ql-block">受社会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不同程度的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重学业重知识的倾向,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影响着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在起跑线上领先,家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极尽所能地教孩子各种知识,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甚至,以自己的孩子学得知识多为傲,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幼儿园教育。</p>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教学内容小学化 <p class="ql-block">偏重智力发展而忽视孩子创造性发展,孩子的认知发展是阶段性,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内容是阶段的跳跃,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p> 过早失去童年乐趣 <p class="ql-block">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由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小学化的学习方式是不顾幼儿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了幼儿的游戏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他们的快乐。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超越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让孩子失去了幸福感。儿童教育专家卢琴曾经痛心疾首的说:“我们一些老师和家长把王子和公主早早地赶出了孩子的童年世界。”</p> 可能造成孩子厌学情绪 <p class="ql-block">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孩子在幼儿园所学的东西,会伴随孩子一生。而幼儿园小学化,就相当于让孩子跳过基础教育阶段,直达小学教育,这样,孩子接受的教育就好比空中楼阁,没有支撑,终会颠覆。</p>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难发展 <p class="ql-block">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学习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减少了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幼儿之间的交流变少了,导致幼儿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机会变少了。</p> 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p class="ql-block">过早的学习活动剥夺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大脑神经元和凸触的神经发展。孩子过早拿笔写字,孩子手部小肌肉群的灵活度达不到,他拿不住笔,就必须用力地去拿,致使孩子写字,需要比大人花费很多的力气。孩子之所以很痛苦的,还要去努力学习,是因为无法反抗大人,而不是真的喜欢学习。</p> 对学习品质影响 <p class="ql-block">上小学时,重复的学习会让孩子认为我已经懂了。形成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这样的学习习惯。容易养成骄傲自满和不勤于思考的学习情绪。一、二年级时学习任务较轻,学习难度不大,体现的不明显。到进入三年级时,就会出现三年级效应,成绩一路下跌。但此时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对今后长期的学习生活有巨大的负面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