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16日游览景点:米堆冰川、然乌湖(下湖)。车程260公里约4.5小时,海拔3600米。我们要徒步走到米堆冰川的观景平台,大约2.5公里,需要爬山,从海拔2400米,到海拔3600米,上升高度1200米。</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米堆冰川。坐景区的电瓶车到游客服务中心,这里的海拔2400米。</p> <p class="ql-block">如图所示,最上面的就是观景平台,可以近距离的看到米堆冰川。</p><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玉普乡米堆村附近,地处藏东南的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结合部。在米堆河的上游,距离然乌湖西边30公里,距波密县城约103公里,离318国道仅8公里。</p><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4600米,末段海拔2400米,是西藏重要的海洋性冰川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之一。</p> <p class="ql-block">和同学郭俊荣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山去</p> <p class="ql-block">这会儿精神头十足。</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片古树林。因为米堆冰川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玉普乡,这里受印度暖湿气流影响,形成了大片的原始森林,冰川的下段穿行于针阔叶混交林带,为古树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p><p class="ql-block">这里有高原冷杉,有300株左右树龄在300年的白杨树。</p> <p class="ql-block">一些古树上挂着白色的哈达,寄托着藏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也体现了当地藏族同胞对古树的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许愿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古时候的雪域高原,没有专职的修路人。人们在步行时,择平坦而行,顺带捡拾沿途的石块,石粒。堆放在沿途两侧边,本意为清除路障。但在堆放石块时,人们又将其码放成房屋状。寓意,自己能够有类似的居所。久而久之,这种除路障的行为,就上升为一种习俗,包含有“一路平安”,“幸福美满”的含义,所以大家习惯的称其为“许愿堆”。</p> <p class="ql-block">又见冰川。</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的牦牛在草地上悠哉悠哉的吃着青草。</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卖藏族饰品的商户。对路过游客提出的问题态度热情、耐心、和善。</p> <p class="ql-block">爬高海拔的山对谁都不轻松,最前面的是我们5号车的范妹妹,比我们小12岁,后面的是3号车的福娃,我同学郭俊荣还有她老公梁京生,也是气喘吁吁的,爬爬歇歇。</p> <p class="ql-block">爬不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又出现高反,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头晕,大口大口的喘气,只有吸几口氧气,才可缓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看看云霞妹妹也是出现了高反,头晕心慌,也得靠吸吸氧气,休息休息。王老师,二姐也是竭尽全力努力的往上爬。</p> <p class="ql-block">米堆雪山近在咫尺,再加把劲!</p> <p class="ql-block">欢呼雀跃,我们都战胜了自己,爬上来了,到海拔3600米。从最低海拔2400米爬到海拔3600米,上升高度是1200米的海拔,为我们点赞,为我们骄傲👍👍👍</p> <p class="ql-block">二姐,好样的!</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好样的!</p> <p class="ql-block">五云霞,好样的!</p> <p class="ql-block">小萍,好样的!</p> <p class="ql-block">胜利啦!</p> <p class="ql-block">和同学郭俊荣。</p> <p class="ql-block">五号车全体打卡米堆冰川观景平台。海拔3600米。</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只停留了半个多小时,休息+拍照,就开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天空淅沥淅沥下起小雨,脚下道路湿滑,大家相互搀扶着,相互提醒着。</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也不轻松啊也要走走停停。我的一瓶氧气在山上就已经吸完,下山的海拔越来越低,高反的症状减轻了许多,人马上精神了。</p> <p class="ql-block">偶遇到一个藏民,很和善,和我们一起走,也聊了几句。</p> <p class="ql-block">我和二姐与两个美女模特妹妹伊人、叶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等景区小电瓶车,借此机会休息休息。</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然乌湖。这是然乌下湖,在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境内西南角,然乌乡附近。</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四周雪山环绕,山顶积雪常年不化,高耸的雪山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的洁白的光芒,与湛蓝的湖水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副如诗如画的美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天空晴朗,湖心中央的湖水湛蓝湛蓝的,临近湖边又变成了杏黄色,湖水的渐次变化,纯净中显得神秘。</p> <p class="ql-block">范妹妹,坐在高高的石头上,然乌湖的美,雪山的美,范妹的美完整结合,那叫一个美!</p> <p class="ql-block">这会儿乌云密布,然乌湖的湖水整体体现出翠绿色。</p> <p class="ql-block">这边风景独好!</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宿八宿。</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在5月17日,游览景点,1:天路七十二拐,海拔4618米。2:业拉山(海拔4658米)。3:东达山垭口(海拔5130米)。为尽快通过交通管制的三个区域,时间紧凑,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的。</p><p class="ql-block">车程310公里,时间约7小时。</p> <p class="ql-block">今天走天路72,还是早上4.50出发。原因是车队队长在群里发微信说,明天行程有三个地方交通管制,第一个地方,从住的地方出发1小时左右到,(道路从早上10点封闭到下午5点)第二个地方,从住的地方出发5个小时左右到(道路从中午12点封闭到晚上20点)第三个地方,从住的出发6个小时左右到(道路从上午11点封闭到晚上19点)。我们5点出发,第一、第二点封闭路段能过,但第三个路段不敢保证能过,如果顺利我们能在中午1点办理入住,不顺利的话,晚上21点左右到酒店。</p><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我们4.50出发,早点酒店提供牛奶鸡蛋,还是车上吃,</p><p class="ql-block">出发的时候外面漆黑一片,走天路72柺,什么魔鬼路段,什么惊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天黑什么也没看见,到72柺观景台才早上7点天气雾蒙蒙的,能见度低。</p> <p class="ql-block">七十二拐是指怒江七十二拐,是滇藏线极为险峻一段。</p><p class="ql-block">七十二拐的险:盘山路的“魔鬼设计”,它其实是一段落差1500米的盘山公路,从海拔3100米的怒江峡谷直接“爬”到4651米的业拉山口,短短12公里柺了100多个弯,(官方叫72柺,实际上更多),从高空看就像一条拧成麻花的带子,缠在山壁上,开车时方向盘几乎没有机会打直,全部都在“画S”。</p><p class="ql-block">山陡路窄+悬崖边:路面基本上是单车道宽,很多弯道外侧就是几百米深的悬崖,没有护栏!要是车速快了,方向盘打晚半秒,可能直接就“飞”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72柺观景台。都是我们团的人,排队拍照。</p> <p class="ql-block">走过72柺所有弯路,今后人生尽是坦途。</p> <p class="ql-block">从观景台看72柺云雾缭绕,一个个弯道呈“S”之形,太惊险啦,不可想象我们从72柺来到了这里,并在雪雾天气平安顺利的通过72柺,非常感谢车队的五位司机师傅高超的技术和敬业。</p> <p class="ql-block">我拍摄的一段72柺视频。</p> <p class="ql-block">看见了没,我的头发上都是小雪粒子。</p> <p class="ql-block">多么险峻的72柺,下雪天行驶在魔鬼路段,看着我就头晕,想想我就后怕。</p> <p class="ql-block">冒着大雪赶去业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大雪覆盖了整个大山。</p> <p class="ql-block">业拉山口海拔4658米。地上的雪够厚吧,看样子雪下得时间也很长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业拉山口早上7.40分,咖啡店还没开门呢。</p> <p class="ql-block">冒着大雪赶往东达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到8点多雪似乎下的小了些。</p> <p class="ql-block">到了9点多,天空突然晴朗,再现蓝天白云,高海拔地区的天气变化的贼快,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飘着雪粒子,远处的山都蒙着层白纱,没几分钟,风刮开云层,阳光“涮”地洒下来。车上的人都被这瞬间突变的美景惊到了!</p> <p class="ql-block">雪域高原的天气真的是变幻莫测,在短短的三个多小时里,我们就经历了雾蒙蒙的雾天,大雪纷飞的雪天,蓝天白云的大晴天。</p> <p class="ql-block">东达山哑口海拔5130,是我们这次行程海拔最高点。它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左贡县境内,是川藏南线上最高的垭口之一,这里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走几步!</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风很大很大,吹来了蓝天白云,也把我的头发吹的到处乱飞。</p> <p class="ql-block">下午不到3点车队按计划如期到达芒康如美圣域天香洲际大酒店。办理完入住后,我们稍微休息一下,就和同学郭俊荣还有其他团友结伴到酒店附近的澜沧江峡谷、崖壁游玩,这精神头真是大。</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澜沧江。</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峡谷和崖壁。</p> <p class="ql-block">晚饭在酒店吃的,饭后姐妹们又溜达溜达的到了澜沧江峡谷。</p> <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不到4点起床,4.50分出发,过了惊险的72柺,冒着大雪过了两个高海拔垭口,其中东达山垭口是此行的最高海拔5130米,这一天道路惊险刺激,高海拔,我们都经历过了。</p><p class="ql-block">“走过72柺所有弯路,今后人生尽是坦途”。这是72柺观景台牌子上的语录,愿我和我的家人,以及我认识的所有人今后都平安顺遂,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