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第三小学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 “相约周四” 主题赋能活动总结

4U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充满活力与收获的学期里,锡林浩特市第三小学 “相约周四” 主题赋能活动在校领导的关怀指导及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下,圆满完成各项活动计划。现将本学期活动总结如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活动宗旨与成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学年活动始终以 “心怀远方,向上生长”理念 为核心宗旨。通过主题讲座、团体辅导、实践体验等多样化活动,不仅让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学生群体,更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与抗压韧性。活动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进一步深化,同伴间互助协作的意识显著提升,师生互动平台也愈发活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构筑了坚实支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主题赋能活动精彩回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同赴阳光,共建和美班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13日,锡林浩特市第三小学“相约周四”心理主题赋能活动又与同学们见面了,继续为孩子们排忧解难,幸福护航!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心理委员的专业能力,本期“相约周四”活动为各班心理委员开展专项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风化郁,向上生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3月27日,清明节来临之际,仿佛天空也在轻轻诉说着思念。在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围坐在团队活动室里,一场关于“爷爷变成了幽灵”的团辅活动,就这样缓缓拉开序幕。当我们学会将依恋转化为生长的勇气,便是对"春风化郁"最好的注解——愿每个学会告别的人,都能像清明拔节的青禾,在爱与失去交织的土地上,始终向着光的方向生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童心绘自我,光影话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5月8日,锡林浩特市第三小学联合静雅德育名师工作室给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我爱我自己的主题课程,一场用画笔、光影与对话开启的心灵成长之旅就此展开。在课堂上,孩子们用画笔描绘自我,借动画感悟成长,以讨论击碎偏见。当“我足够好”的童声在教室回荡,这堂课已化作一粒种子——种在童心里,长出接纳的叶,开出自信的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心结如网,共解千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4月10日,锡林浩特市第三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正围成一个个温暖的圆圈,一场名为“心有千千结”的心理团辅活动,正悄然拉开序幕。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游戏,而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与成长。它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的结,或许复杂,或许难解,但只要用心沟通,用爱协作,就没有打不开的心门。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团队凝聚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场与大地的约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5月22日,这周的相约周四又开始啦!今天我们邀请了三年级四个班级的一些孩子们来参加本期活动。丁老师主讲,首先帮助孩子们认识农具。经过孩子们的辛勤耕耘,菜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松软的土地、整齐的垄沟,都是他们劳动的见证。菜园翻土后,孩子们把周围的垃圾捡起来,放进了垃圾箱里。更宝贵的,是他们在劳动中学会的尊重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在泥土的熏陶下,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他们学会了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勇气,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在劳动中找到了自信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刹聆心语,舒心沐春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6月8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放松心情,并通过团队活动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本周“相约周四”组织学生来到了贝子庙展开活动。此次活动以参观贝子庙为载体,结合团队协作训练,让学生在历史文化氛围中感受心灵的成长。通过此次“贝子庙心理健康团辅”活动,学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贝子庙的历史文化,还通过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提升了心理素质和合作意识。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他们会更加自信、乐观地面对各种挑战,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生相关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课题研究赋能板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课题概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学年依托校级课题《跨学科视角下学生压力缓解的放松训练方法探究》,聚焦 3-6 年级学生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等多维压力源,通过文献研究(梳理 80 余篇理论文献)、课堂观察(累计 50 小时)及跨学科实践,构建 “压力评估-方法优化- 家校协同” 研究闭环,为活动提供科学理论支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核心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生心理干预成效</p><p class="ql-block">焦虑水平显著改善:实验后学生焦虑评分从均分75降至58(降幅 20.8%),扣手、注意力分散等压力行为频率降低20%。</p><p class="ql-block">技能普及:70% 学生掌握呼吸放松法、肌肉渐进放松等至少1种技巧,可自主调节情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跨学科融合实践</p><p class="ql-block">开发 “5 分钟课堂放松操”,将数学图形认知与肢体运动结合,嵌入各学科课间;美术课融入 “情绪涂鸦”,体育课设计 “合作减压游戏”,实现知识教学与心理疏导结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校协同创新</p><p class="ql-block">开展 4 场家长培训(参与率75%),推出 “亲子深呼吸打卡” 任务,心理咨询师开展讲座与工作坊,形成 “学校指导-家庭实践” 联动模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下一步研究方向</p><p class="ql-block">方法优化:为高年级设计 “正念冥想+学科知识回顾” 方案,新增校外实践、情绪绘本共读等放松形式。</p><p class="ql-block">评估升级:引入生理指标(心率、皮质醇)与《心理韧性自评量表》,构建科学评估体系。</p><p class="ql-block">协同深化:建立家长互助小组,强化跨学科教师心理知识培训,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常态活动机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展望未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约周四” 活动依托课题研究实现了从经验型实践到科学化干预的升级,既验证了放松训练在缓解学生压力中的有效性,也为跨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范式。未来将持续以课题为引领,深耕 “活动 — 研究 — 应用” 闭环模式,让每一次 “相约” 都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赋能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