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是个年轻的城市,从历史上看,建国初河北省会可是华北明珠保定。当初河北省政府选择保定不无道理,一来直隶总督府在保定,明清两朝有南北直隶之实,那可是朝廷之下权倾一方的衙门,是京畿之域总理一切事务的衙门,作为一省省会好象也不算委屈。因而建国之初保定顺理成章的成了省会。</p><p class="ql-block"> 而省会频繁搬迁最多的可能也非河北莫属,据考1968年前55年间,河北省会先后在保定、北平、天津、石家庄四市迁徙,保定是成为省会时间最长的、先后五次成为省会,所以河北省冠名的大学不少位于保定也就不奇怪了。</p> <p class="ql-block"> 河北省会最终落脚石家庄肯定是多方权衡优选的结果。细究起来,建国前石家庄叫石门,人民解放军首次解放大城市就是石家庄,那时好象还叫石门。有人以为石家庄名字土气,叫什么庄,似乎在某些人眼里,叫什么庄与农村里以姓氏而名的自然村庄无异。疫情期间社会上就有人嘲讽石家庄为国际庄,我以为这都是不厚道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再次来石家庄有补点游的意味,都是上次没顾及到的,因而花费时间不多,好似蜻蜓点水般。细究下来,大差不差,想去的都去了,想看的都看了,哪怕是走马观花,性价比极高,也没什么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 首次石家庄之行,跑的地方不多,印象深刻的去了趟西柏坡,领略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打了一场场惊艳世界的歼灭战。西柏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出发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巨幅标语真实诠释了共产党人得天下的取胜密诀;游览了位于石家赵县的赵州桥。赵州桥虽然说与如今神州大地上冠绝世界的林林总总的桥梁没法比。但不可否认的建于隋朝,由李春没计的横跨洨河的石拱桥妥妥的是天下第一桥。了却了儿时代枯燥课本学习时想一睹赵州桥真容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 要欣赏一地的蕴含历史、人文景观的精华最直接的莫过于参观当地的博物院(馆)了。前些日子有幸再次光临石家庄。石家庄于我而言不算陌生,其实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应该是有机会来石家庄学习考察的,临出发时因故推迟行程,这一推不打紧,计划内的石家庄之行因故直接取消。直到本世纪初,我因病在家休养期间,应在石家庄工作的同学邀请,才第一次来到石家庄。那次石家庄之行因病尚未痊愈,内心仍是焦虑不安,所以游览兴致不浓。只去了西柏坡、赵州桥等处,除此还去了一处寺庙,寺院中尽是年代不短的柏树,具体叫什么没印象了,好像还去了一处空中花园,就是在一组楼房中距地一定高度同高度楼层连片打造成空中花园,园中雾气朦朦胧胧的。不少热带植物生机勃勃,流连其中,仿佛置身热带雨林。具体叫什么,地处什么地方印象都不深了,特别是去过国家植物园后,再来石家庄也没了再探寻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一踏进河北省博物院广场,便被满目尽是悠然自得的鸽子所震撼了,虽然是外地人,但因循而来,惊叹古老的燕赵大地生态环境之友好,广场上的鸽子俨然是自己的主场,与川流不息观众相处没有一丝违和感。</p> <p class="ql-block"> 河北省博物院文物众多,代表性首推出汉代出土文物。如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其他国宝级文物长信宫灯典型的实用型器物与艺术完美融合,超前创作灵感令今人佩服不已。目不暇接的馆藏珍品无一不是燕赵大地曾经的富庶和灿烂辉煌的文化烙印。重见天日的穿越,不厌其烦的向人们讲述曾经的辉煌,古人的艺术大成,有些至今还让人惊叹不已,直呼鬼斧神工。作为外行的我们,除了震撼,就是为伟大祖国继续自豪。</p> <p class="ql-block">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创造了历史,我也认同这一观点,但现实中我们所见所闻常常令人纠结,看到承载历史、文化的宫廷建筑、大院、古墓葬。尽管包含劳动智慧的遗存都是普通民众的杰作,但我们又何曾见过越千年不塌的百姓坟冢和逾千年而不倒的民宅?</p> <p class="ql-block"> 河北省地域俗称燕赵大地,皆因属地为古燕国、赵国所在地,冀中地区定州、保定曾为古中山国疆域,西汉时是中山王封地,历代中山王大都长眠于此,第一代中山王刘胜墓出土金缕玉衣似乎没有长沙马王堆曾经出土的金缕玉衣名气大。其实不然。从墓葬规制上讲,中山王墓远高于马王堆,刘胜是刘邦四代孙,是中山王,而马王堆只是贵族墓葬。从出土文物比较中山王墓亦不逊色,中山王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古老的工艺透着现代科技思维,妥妥的国宝。至于马王堆名气大的缘由窃以为是墓主尸体保存近乎完美而惊艳世界,历经千年,据说尸身皮肤光亮,还有弹性,仿佛岁月静止如昨日,如此神奇当然会不胫而走。</p> <p class="ql-block"> 石门战役纪念碑虽然说位于正太广场一隅,但绝无冷落之感,步枪造型虽简洁,但庄重大方,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聂荣臻元帅的题字更是给纪念碑画龙点睛。</p> <p class="ql-block"> 同处于正太广场的大石桥据说很长时间都是石家庄的地标。石家庄曾经的市辖区有以大石桥为界并命名的,比如桥东区,这个“桥”就是大石桥。大石桥活脱脱赵州桥的升级版,石拱桥很有气势,尽管桥下河流早已改道,历经沧桑,桥上仍行人不断,老桥新传,曾经的交通设施如今华丽转身成石家庄一景,引来南来北往游人趋之若鹜。位于大石桥西侧的正太饭店,虽然说仅仅是二层建筑的饭店,据说当年是石家庄最高档的饭店,见证了石家庄兴盛史,当年孙中山曾下榻于此,也是一段佳话,如今饭店正常营业,感兴趣的游人在回首历史的同时还能品尝“正太饭店”招牌菜肴,也是一次不错体验。</p> <p class="ql-block"> 踯躅石家庄街头,欣赏美轮美奂的霓虹和热闹非凡的街景,竟然被市井议论吸引而改变行程。虽然说的普通话不标准,但大义听懂了,就是说河北美院怎么怎么美,值得一游。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正考虎再看石家庄哪里的我们,犹如瞌睡递来枕头。河北美术学院建筑美轮美奂,犹如欧派建筑的派对,是否传说的那样?一睹为快催使,陡然来了精神,搜索一番,才发现河北美院不在市区,而是在不近的郊区新乐市,分南北两个校区,人们口口相传的是南校区,欧派、童话世界样建筑林立,驱车所至,因维修街道而封闭让畅游成了奢望,只能仿效古人“凿璧偷光”般窥视。看那组组尖顶建筑,不明所以真以为出国了,去了欧洲。或者说是象深圳的“世界之窗”欧派建筑荟萃。虽然说不出所以然来,但对于从未去欧洲游的我来讲,也算开了眼界,来日得闲一定得去欧洲看看,都说独具民族风格的建筑才是世界的,正所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果正定算近郊的话,相对远些的新乐得算远郊,也正因为避开市区,才有这众多“西洋”建筑大显身手的“舞台”。当初河北美院人选址时可谓深谋远虑,或曰“心怀叵测”,才有如今的惊鸿一瞥,吸睛、圈粉无数。</p> <p class="ql-block"> 旅游方式多样性因人因时不同,有沉浸式深度游的,有钟爱一地气候选择驻地深度游的;有时间充裕,“乐不思蜀”,把他乡当故乡的;有专事研究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的;有摄影达人、爱好执着于用光、景的取舍的等等。芸芸众生大都是到此一游式的旅游,蜻蜓点水式就不失为一种性价比不错游法。</p> <p class="ql-block"> 年届 知天命之后,才晓得旅游之于生活的重要,得益于:工作节奏变慢和经济宽裕。虽然跑了一些地方,但多数是“蜻蜓点水”式,甚至不乏“穷游”,追求的是“来了”、“看了”、“拍了”三步曲,对于我等肤浅的、非专业游者来说“够了”,百闻不如一见。旅游观景还是应该追求身临其境的感觉。跑得多,才能少遗憾,即使是“蜻蜓点水”也逍遥自在。</p> <p class="ql-block">(赵州桥照片来自网络,致敬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