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的美篇

知足常乐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送给尼克松的12字墨宝,至今无人看懂</p> <p class="ql-block">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向毛主席索要了一幅墨宝,这幅墨宝只有12个字,但尼克松却始终不明白毛主席是什么意思。</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尼克松经典的握手照片</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送给这位美国总统的12个字是: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p> 见下图: <p class="ql-block">收到礼物的美国佬如同雾里看花,一头雾水,就连美国中情局的人研究后也搞不明白毛主席要表达什么玄机。尼克松在访华之前做足了功课,尤其是精心阅读了一些毛主席很有代表性的诗词,还专门研究了毛主席的革命历史。但当他拿到毛主席的墨宝时还是一脸懵圈,随行的代表团看过之后,也不解其意。</p><p class="ql-block">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一定知道毛主席的墨宝那可是价值连城的,收下便是。</p><p class="ql-block">美国人R.特里尔是研究毛主席的专家,曾对这幅书法作品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老叟坐凳”中坐在凳子上的老人是美帝,傲慢看着世界;“嫦娥奔月”中的嫦娥是中国人造卫星的象征,寓意中国的强大;“走马观花”是指尼克松在中国的简短行程就像走马观花。</p><p class="ql-block">美国人的解释,带有个人色彩,可信度不大,国内也有各种光怪陆离的解释,模棱两可,至今没有准确的答案。毛主席自己也没有给过解释,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毛主席只是曾经意味深长地说:“尼克松没明白我的意思。”后人猜测,“老叟”是指毛主席当时已有79岁高龄用以自称,字面意思看上去好像在说我这个老叟坐在凳子上,但真正的词意是指对于世界超级大国总统的到来,我也不会卑躬屈膝,而是以一种泰然自若的姿态等待对方的来访,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自尊自信。</p><p class="ql-block">用“嫦娥奔月”这个典故呢也有多重含义,首要是赞许尼克松总统在任期间的多项成就比如“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其次,用月亮的神秘来暗喻中国,嫦娥奔月则是尼克松奔向中国来了解这片神秘的土地。</p><p class="ql-block">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这短短一周的访问被称为“走马观花”。要表达的是:想了解中国仅仅靠这几天短暂的访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长期的交往才能深刻地认识中国。</p><p class="ql-block">这幅字的意思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也许会成为未解之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