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故事)夜幕下的兰州

安新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甘南行第四天(原计划第五天)的行程是扎尕那和江迭公路(原来叫洛克之路),结果小叔子一路高反,我们无法深入徒步扎尕那的其他景点。一大早我们在达日观景台欣赏到壮美的日出,红霞和妯娌都觉得80元的门票值了,连日的奔波让她俩也不想再走路了。3比1,我只好随大流,车览扎尕那。心想还有最美100公里公路值得期待,没想到我们稀里糊涂又冲完了“消失”的洛克之路。不到半天就把全天的行程走完了,于是我们决定将第二天的美仁草原和冶力关提前,就这样两天的行程又压缩成了一天,到达兰州时天都还没有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还是住在四天前来时的那家宾馆,位置便利,离市中心不远。我们办好入住,就近选了一家人气旺的餐馆,好好嘬了一顿兰州美食。红霞和小叔子吃饱喝足就想回房休息了,我和妯娌还意犹未尽,想去看看兰州的夜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俩打车去黄河第一桥中山桥,车上司机告诉我们离中山桥很近的大众巷就有很多小吃,并不比网红正宁路小吃街差,很多兰州本地人也经常到这里逛吃。晚饭我们吃得很过瘾,妯娌还惦记着独树一帜的西北甜食兰州的甜醅子(燕麦发酵后的甜品)和灰豆子,念念不忘的还有马三洋芋片,既然来了,那就每样都尝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夜暮降临,华灯初上,依山傍水的兰州城被璀璨灯火点亮,霓虹与烟火交织出“越夜越金城”的独特韵味。中山桥在暮色中被霓虹灯光染成七彩,“黄河第一桥”石碑前,游客们排着队依次留影。妯娌又把我放在了C位,赶紧与后面的游客商量再补拍一张,一定要让我满意。二十九年前的白天我也在这里留过影,那时候的我还很年轻,那时候的兰州远没有现在好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站在桥头,夜风轻拂,带来黄河水的清凉气息。抬头望去,白塔山的夜景在灯光映照下清晰可见。桥下游船满载游客缓缓驶过水面,游船灯光划亮河面,将黄河风情线变成一幅流动的光影长卷。我们惬意地漫步在黄河河畔,看见路边有《读者》杂志亭,是那么的亲切。想起家里满满一书柜的杂志,几次清理都舍不得丢弃。从《读者文摘》到《读者》几十年的订阅陪伴,一直忠实地追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中山桥“征服”了黄河,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越黄河的铁桥,巩固了兰州的“金城”地位,成为了兰州的象征。我和妯娌跟随着人流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一边是古老的兰州城街区,一边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山桥就像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它无声地矗立了100多年,见证了兰州的历史变迁。妯娌难得的主动要求拍照,说是也要见证一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兰州人爱自己的夜色,更爱自己的生活。他们把中山桥的灯火延续到桥头的马路上,一公里多长的小吃街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烈酒、红酒、啤酒、米酒......装点着民间生活的斑斓与烟火。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曾经看到的一句话:“兰州,白天阿富汗,晚上曼哈顿”,夜幕下的“兰州外滩”,有酒有音乐还有美食,更有一种名为“幸福”的东西。此刻妯娌已经迫不及待要去追寻她的幸福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大众巷整条街的烟火气在晚风中酿成甜香与焦香交织的“味觉交响”。我和妯娌流连其中,寻找着心仪的小吃,不一会妯娌的手里就拎满了各种吃食,我们选一张露天餐桌坐下。周围的食客们要么低头大快朵颐,要么举着美食与同伴分享,摊位上方的灯泡在晚风中轻轻摇晃,将市井生活的鲜活光影,洒在每一张满足的笑脸上。经典“甜醅子奶茶”和“兰州专属”的灰豆子,又成为我记住这座城市的理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