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旅⑥】走进恭王府等名胜古迹

黄豆豆

<p class="ql-block">  早就听闻“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终于来到了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久负盛名的恭王府等古迹,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京城名胜古迹之旅。</p> <p class="ql-block">  一起的伙伴原计划4月30号返汉,因恰逢五一节,一票难求,最后抢到五一下午的高铁票。于是,我抓住上午宝贵的半天时间,来到心心念念的恭王府、南锣鼓巷等京城名胜古迹打卡。</p> <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从北师大附近的酒店出发,为节约时间,骑共享单车前往地铁站,乘坐地铁6号线,到达南锣鼓巷站E口即到,很是方便。一出站,这扇别致的彩色大门首先映入眼帘,感受到了这里热闹的氛围。眼前游人如织,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灰砖青瓦,透着浓厚的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  南锣鼓巷是一条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巷,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仍然完整保留着<b>元代胡同院落</b>的独特肌理,是<b>中国规模最大、品级最高且资源最为丰富的传统棋盘式民居区域</b>。</p> <p class="ql-block">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境内,交道口地区中轴线东侧,与元大都同期建成,呈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长787米,宽8米。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锣锅巷。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属镶黄旗,称南锣鼓巷。“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改称辉煌街,后恢复原名。</p> <p class="ql-block">  南锣鼓巷东西两面共有<b>16条胡同</b>整齐排列,呈鱼骨状,俯瞰整个街区犹如蜈蚣,又称<b>蜈蚣街</b>。南锣鼓巷的形成可追溯至元朝大都城的兴建时期。在清代的乾隆年间,此地为镶黄旗的驻扎地;而到了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又被划归为内左三区;进入民国时期,则变成了内五区的一部分。南锣鼓巷曾经汇聚了众多高官显要与文化名流,不仅完好保存了众多历史悠久的胡同与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还因名人故居而沉积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南锣鼓巷,仿佛一脚踏进了时光的褶皱,瞬间穿越回了那个韵味悠长、风情万种的老北京。狭窄的胡同如同历史的脉络,蜿蜒曲折间,藏着说不尽的故事。斑驳的墙面,讲述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座历史建筑,都仿佛是一本打开的书,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厚重与深邃。南锣鼓巷,又何止是历史的守望者,它更是文艺青年的精神栖息地。漫步其中,随处可见的手工艺品店,如同一个个小小的艺术殿堂。独立设计的服饰店铺,更是南锣鼓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当踏入南锣鼓巷的那一刻,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着。这条充满魅力的古街,青砖灰瓦,古色古香,特色店铺林立,美食香气弥漫,老北京的韵味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南锣鼓巷至恭王府仅1.7公里,骑行🚴前往恭王府路上,遇见巍峨耸立的钟鼓楼,很是好奇,于是决定去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钟楼和鼓楼是在明清两代500多年期间中轴线上最高的两座建筑。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是见证中国历史的重要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北段的地标建筑,南面的鼓楼红墙碧瓦,重檐飞翘,华丽雄伟,北面的钟楼灰墙黑瓦,简洁明了,秀美挺拔。正如作家刘心武在小说《钟鼓楼》中对北京中轴线上这两座地标建筑的生动描述的那样“鼓楼胖,钟楼瘦。”</p> <p class="ql-block">  鼓楼以木结构为主,形体横长,体量较大,风格华丽,雄伟壮观。建筑通高46.7米,建在高4米四面呈坡道形的砖石台基上,三重檐、歇山顶、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p> <p class="ql-block">  进入鼓楼一层,展厅内文献、照片详实,讲述着鼓楼历史。“中国时间”展厅展示香篆、盘香、油灯计时器、叶母自动报时香漏等等传统计时工具,让人感叹古人之智慧。</p> <p class="ql-block">  鼓楼分上下两层,上二层需登既高又陡的69级台阶。</p><p class="ql-block"> 鼓楼二层原有25面报时更鼓,1面主鼓,24面群鼓,主鼓象征一年,24面群鼓象征二十四节气。</p> <p class="ql-block">  登临鼓楼外廊极目远眺,古城景色尽收眼底:南面为景山、北海,殿宇重重、白塔巍巍;西面为后海、什刹海,碧波荡漾绿柳成荫;北面为钟楼,岿然耸立、琉璃耀目;东面为国子监、雍和宫,红墙黄瓦、庙宇森森。</p> <p class="ql-block">  鼓楼和钟楼,一南一北,相距约100米,遥相呼应,和谐而美妙。两者之间的钟鼓楼广场,有众多市民在这儿踢毽、跳舞、轮滑、放风筝……历史上的晨钟暮鼓久已不闻,钟鼓楼下的新民俗正为古都风情增添着持续的亮色。</p> <p class="ql-block">  钟楼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清代重建钟楼时,为防火,整个建筑采用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内部结构将天井、声道及传声融为一体,钟声通过建筑结构产生的共鸣,更加浑厚绵长,这在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史上可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  钟楼到二层有75级台阶,比鼓楼多6级,十分陡峭,更难爬。登上钟楼,北京城的景色尽收眼底。地安门内大街车水马龙,四合院在道路两侧一字排开,郁郁葱葱的古树点缀其中。远处的万春亭居于景山顶峰,与鼓楼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钟楼二层悬挂着一口铸于明永乐年间的报时铜钟,钟通高7.02米,钟体高5.55米,下沿直径3.4米,重约63吨。该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铸造、重量最重的报时铜钟,堪称“<b>古钟之王”</b>。</p><p class="ql-block"> 钟楼撞钟报时,自有规律,俗称<b>“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b>,反复两遍,共计108响。那么,撞钟为何定为108声呢?原来古人用<b>108声代表一年</b>。</p> <p class="ql-block">  钟楼古代报时,古代人们把每夜划为五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每更次为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即黄昏戌时(19时至21时)曰定更;人定亥时(21时至23时)曰二更;夜半子时(23时至晨1时)曰三更;鸡鸣丑时(晨1时至3时)曰四更;平旦寅时(晨3时至5时)曰五更,又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和亮更报时皆先击鼓,后撞钟;二至四更报时则只撞钟。每晚戌时定更,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净街”。</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始建于<b>元代</b>,是<b>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b>,作为一组高大巍峨的“时间<b>建筑</b>”,钟鼓楼前后纵置、互相衬托着矗立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既是扼守“紫禁后护”的重要城市地标,也是“号令全城”的首都报时中心,并始终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南北纵置,以其高大的建筑体量成为了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制高点。日复一日,“<b>暮鼓晨钟</b>”提醒着人们昼夜时辰。传统的时间文化孕育出了精深的计时智慧,从元代到清代,碑漏、铜刻漏、时辰香等计时仪器计量着这座古城的“北京时间”。</p> <p class="ql-block">  登上钟楼和鼓楼,可以360度俯瞰北京的核心老城,远眺景山公园、中国尊、奥林匹克塔等标志性建筑。让人不仅有历史的厚重感,还有现代壮美的都市风光,震撼无比!</p> <p class="ql-block">  作为报时中心的北京钟鼓楼,数百年来,依据计时仪器,击鼓定更,撞钟报时,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报时系统。</p><p class="ql-block"> 如今,“听”时间早已变为“看”时间。这座古老的“时间建筑”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建筑,更有对于时间以及文明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从钟鼓楼骑行来到了恭王府。踏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气派非凡的宫门,朱红色的大门与青色的瓦片相互映衬,彰显着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b>恭王府</b>,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由府第和花园两部分组成,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宫殿式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恭王府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明清风格,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北京保存最完整且唯一对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前身为乾隆十公主府第及和珅宅邸,嘉庆四年(1799年)赐于庆郡王永璘,道光三十年(1850年)易主恭亲王奕䜣,因此得名,历史地理学家<b>侯仁之</b>先生评价<b>“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b>。</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6.2万余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3万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府邸是三路五进院落,“中轴布局,左右对称”,恢弘与小巧并举,富丽与雅致并存,建筑形制多样,融汇了清代官式与民间、北方与南方建筑的精华,是中国清代古建筑中的珍贵遗存。</p><p class="ql-block"> 花园原名朗润园,民国时期更名萃锦园,内有景观44处,糅合了皇家园林与文人园林的营造手法,是清代王公府园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的后罩楼、西洋门、大戏楼和“福”字碑被称作<b>“三绝一宝”</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恭王府建筑上的琉璃瓦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恭王府建筑上的琉璃滴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可爱的萌宝宝👍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哈😋</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的院落布局以前、中、后三院为主,前院是接待贵宾和行宫用途,中院是主体建筑群,包括主殿、东西厅、偏殿等,后院则是恭王的居所。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严密规划和精心设计。</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的建筑结构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采用了木结构,檐下彩绘丰富多彩,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富丽堂皇。主殿内的宫殿建筑更是金碧辉煌,大气磅礴,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b>蝠池</b>:形如蝙蝠状的水池,池周边种有榆树,其果实榆钱飘落池中时,被寓意为福财满池,吉祥富裕。</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的庭院中,遍布着精美的园林景观,包括假山、池塘、亭台楼阁等,绿树成荫,花木扶疏,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致和雅致。这些景观不仅美不胜收,还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  <b>戏楼</b>:原名怡神所,曾是挂康熙皇帝御笔“怡神所”匾额,是人招待宾客、摆宴看戏的场所。面积685平方米,为三卷勾卯榫式建筑结构,堪称一绝。四壁梁柱绘满紫色藤萝花和枝藤,使人有藤萝架下观戏之感。</p> <p class="ql-block">  <b>福字碑</b>:<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由清康熙皇帝的御笔刻成,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福字是康熙皇帝为其祖母孝庄皇太后祝寿而写,字体苍劲有力、颇具气势,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构思巧妙,且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章,堪称天下第一“福”。</span>它藏在假山的石洞中,被视为恭王府的“一宝”,游客们纷纷排队抚摸,以求沾染福气。 </p> <p class="ql-block">  <b>银安殿</b>:清代王府主路上的正殿被称作银安殿,是王府举行重大仪式和庆典的场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银安殿内设屏风、宝座,陈设礼仪用品和祭器。恭王府的银安殿及东西配殿在20世纪初毁于大火,仅存基址。现在的银安殿及东西配殿是根据基址复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  漫步恭王府,每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清朝的兴衰故事。从权臣和珅的奢华生活到恭亲王奕䜣的政治生涯,这座府邸见证了太多历史瞬间。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值得每一位热爱历史的人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  在恭王府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和园林景观,还能感受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参观府内的展览和文物,对清朝的历史、文化以及贵族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之行,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清代王府的奢华与辉煌,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  在人间最美四月天之际,受好友之邀,4月26日有幸参加了金山岭长城越野赛。比赛结束后,我们便开启了说走就走的四天北京之旅。</p> <p class="ql-block">  这次北京之行,漫步北京的街巷园林、学府古迹,像是翻阅一部立体的史书。从皇家园林到学府殿堂,从深宅王府到市井胡同,每一处都镌刻着历史的年轮,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交织成震撼心灵的文化长卷。让我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有了全方位的认知,也在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这次北京之旅,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之旅。使我深感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藏匿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古迹,是一座充满着无穷魅力的城市,不仅是一个来了还想来的地方,更是一个非常值得多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次北京之旅,收获满满,不虚此行!在此,特别感谢小春老师的陪伴与厚爱💞</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b3ds5k" target="_blank">挑战极限~2025金山岭长城越野赛</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n0snbj" target="_blank">【北京之旅①】走进北京大学</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qqhyfp" target="_blank">【北京之旅②】园明园遗址前的沉思</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vfgwxu" target="_blank">【北京之旅③】再游清华大学</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1iw8cg" target="_blank">【北京之旅④】超震撼!北京城中心俯瞰京城</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80hcrc" target="_blank">【北京之旅⑤】用脚步丈量“天爱小道”,打卡国家植物园</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