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千佛崖位于四川省广元,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七千有奇”。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现仅存龛窟400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p> <p class="ql-block">大云寺是千佛崖景区内著名寺庙,它始建于北魏晚期,初名柏堂寺,武则天称帝后,为巩固统治,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云寺,该寺遂更名。现存佛殿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广元县令张赓谟捐资修建。</p><p class="ql-block">寺庙规模不大,建筑古朴典雅,布局严谨,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建筑,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寺内保存有大量佛教文物,如唐代石刻、宋代壁画等。大云寺所在的千佛崖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多朝,以大云洞为中心,现存窟龛950个,造像7000余尊,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现在大殿里面是关于千佛崖的图片展览。</p> <p class="ql-block">房屋地基是文物。</p> <p class="ql-block">石栏桥位于千佛崖南侧,过了大云寺就是。宋代文献中就有关于此桥的记载,现存石桥建于清代。1935年修建川陕公路时填埋在路基下,2010年初考古发掘出土。</p> <p class="ql-block">金牛道又名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等,取“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是穿越巴山沟通秦蜀之间的主要道路。金牛道约从三国时期就从千佛崖前经过,以后遂成通衢,历代皆循千佛崖以行。</p><p class="ql-block">1935年开始修筑川陕公路,炸掉了南段崖壁,拓宽了路面,垫高了路基,汽车可以通行,金牛古道被掩埋。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千佛崖纳入灾后重建。2009年将川陕公路改道后山穿隧道而行,千佛崖段金牛道的交通功能就此废弃。</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对面就是嘉陵江。</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是西南东北的走向,进入景区,看到地形平缓,哪来的石壁雕刻佛龛呢?随着向前走,左侧不是很高的土黄色的石壁上层也是嘉陵江南岸的绝壁上,开始出现了佛龛石窟。</p> <p class="ql-block">越往里走,佛龛越多,层次也越多,有的地方架上了钢梯,供游人到崖壁上近距离参观石窟。</p> <p class="ql-block">在这都是原汁原味的历史遗迹,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袭,有的已经是囫囵模样了。</p> <p class="ql-block">睡佛龛</p> <p class="ql-block">大佛窟开凿于北魏晚期,是千佛崖开凿时间最早的洞窟,距今1500余年。现存一佛二菩萨三尊大像为北魏遗存。</p> <p class="ql-block">莲花洞始凿于北魏晚期,武周时期进行改凿,窟内造三世佛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其中弥勒佛居中正是当时政治气氛下的产物,是武则天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大云古洞是千佛崖最大的洞窟,窟内造像234尊,左右两壁雕有148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为弥勒佛立像 。据说,该尊弥勒佛是武则天的化身像。</p> <p class="ql-block">大云古洞的开凿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约在唐开元三年(715年)至开元十年(722年)期间由剑南道按察使银青光禄大夫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韦抗所凿 。武则天时期,为了迎合她当皇帝的需要,撰写了《大云经》,并在全国范围内建造大云寺,大云古洞便是其中之一 ,大云古洞高3.8米,宽3.6米,深10.6米。窟的正中是弥勒佛立像,肩宽体胖,圆脸弯眉,袒腹含笑,坦然无忧。像的后边是锥形的石壁,两边雕刻有众多的小龛及排列有序的菩萨像 。</p><p class="ql-block">窟内左右壁各凿出两个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共七尊造像。南北两壁采用半圆雕法,刻出观音148尊,均华冠盛服、脚踏云莲,气势不凡 。</p> <p class="ql-block">牟尼阁。</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沿铁梯到崖壁上逐层参观洞窟佛龛。</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个窟里的石像保存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层层佛龛石刻犹如蜂巢布满山崖。</p> <p class="ql-block">民国末年赞颂千佛崖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嘉陵江畔,高铁列车飞驰而过。</p> <p class="ql-block">千佛崖的佛窟太多了,很多雕刻经过上千年的岁月,仍然保持完好。很难理解,在那个年代,凿这么多石窟、雕那么多佛像,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的推动。</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了,又回到景区入口处,此时已近中午,</p> <p class="ql-block">景区工作人员,悠闲自得。</p> <p class="ql-block">把千佛崖石窟从头到尾、从下到上看了一个遍,也生怕把哪个精美的雕像落下,也深切的感觉到,佛教在中国大地传播得那么广、那么深入,人们又是那么痴迷,它的魅力究竟何在?为什么经久不衰?人间的真谛真是参不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