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蕴含大智慧(47)

沿河

<p class="ql-block">老话说得好:响鼓不用重锤</p> <p class="ql-block">释义:响亮的鼓用不着重锤敲打。比喻聪明人悟性高,一点就明,不用多说。</p> <p class="ql-block">在民间俗语中,“名人不用细说,响鼓不用重锤”以及“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都表达了相近的意思,强调说话要抓住关键,做事要注重方式方法。在思想教育方面,可以理解为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人,启发他们自觉地认识问题。</p> <p class="ql-block">在学校教育中,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领悟力高的学生,老师可能只需稍微点出问题,学生就能迅速理解并改进学习方法或纠正错误。例如,在数学解题讲解中,对于这类学生,老师简单提示思路,他们就能自己找出正确解法。同样,对于有思想问题的学生,老师教育时说话点在点子上,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就能够主动思考和领悟,就像孔子所说的“启而不发跃如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p> <p class="ql-block">当需要提醒别人时,也可以用这句话加以鼓励。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他的恩师杨昌济认为他是可造之材,在毛泽东产生退学想法时,杨昌济以“响鼓不用重锤”来表达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当时杨昌济认为他悟性高、有潜力,无需过度督促和教导,相信他能自己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决定,果然毛泽东重新坚定学习的信念。这体现了对于优秀且有悟性的学生,老师不需要过度地督促和教导,一个暗示、一句点拨就可能让学生领悟道理。</p> <p class="ql-block">在工作中,如果员工能力强、自觉性高、领悟力好,领导在布置任务或指出问题时,不需要反复强调和详细解释。比如员工在执行项目中出现一些小偏差,领导简单提醒关键要点,员工就能迅速理解并做出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不够聪明或自觉性较差的人,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引导和教育。</p> <p class="ql-block">对于党员、干部的检视整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有“响鼓不用重锤敲”的自觉性。党员干部应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主动查摆自身在政治、思想、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校准自身行为,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p> <p class="ql-block">“响鼓不用重锤”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在与人交往、教育他人或管理团队等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引导,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