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西安武警工程学院院长何虎将军

记者 贡嘎尼玛

武警少将、西安武警工程学院原院长何虎是古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和画家范宽范故里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他196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程度。历任战士、班长、排长、作训参谋、团副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85年,任武警甘肃总队副总队长;1989年,任武警甘肃总队总队长,被授予武警大校警衔;1994年,高配到副军职总队长;1996年,晋升为武警少将,1997年调任武警浙江省总队总队长;2002年,任武警工程学院院长。 何虎不仅是军事领域的佼佼者,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他曾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的代表,以及甘肃省八届人大代表和浙江省第十届省委委员。这些职务不仅体现了他在军中的威望,也彰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在书法领域,何虎也颇有造诣,是浙江省、甘肃省书法协会的会员,并受聘担任中国将军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将军诗书画研究院理事。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也传递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012年8月18日下午2时许,记者骑车前往西安大兴一个小区,在书法家苏振民老师家里商讨书画作品。苏老师是陕西泾阳人,1945年出生,从小练就了一身强硬的童子功夫,12岁成名。其笔法苍劲有力,作品古朴素雅,行草见长。作品多在国内外参展,亦多次获奖,被专集收录。现任国际书法协会陕西分会理事、中国国画研究院院士、陕西书法协会会员、大唐秦川书画院常务理事、陕西省毛泽东书画研究会研究院、唐书画艺术沙龙研究员、西安市新西北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爱人赵孝文是西安市人,西安市易俗社退休秦腔演员。由于其受高人指点,模仿群墨,认真临习,刻苦钻研,主攻花鸟,擅长绘画牡丹,有“牡丹王”之美称。虽然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但却是中国国画院院士、北京大学名誉学员、(香港)中华书画家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企业发展促进会文化交流书画院院长、陕西省赵孟頫书画院常务副会长和陕西光彩书画院常务理事。 下午4时许,苏老师的同乡好友来到家里交流书法绘画,经他联系,打听到何虎将军在学院,大家就从小区出来,径直步行前往西安武警工程学院拜见何虎院长。<br><br><div> 这时的何虎院长已经就任武警浙江省总队总队长,但学院依旧保留着他原来的那套寓所兼书法工作室。因为熟人引荐,又是书画同行,何院长热情接待了大家。此间,记者咨询了不少有关他苦练书法和擅长字体的问题,何院长总是乐呵呵笑颜以对,而且铺纸挥毫,当场书写,用自己娴熟的书法作品,验证了他的翰墨功底。</div> 何虎将军谈吐豪爽铿锵,平易近人,待人接物,豁达洒脱,极具长者大家风范。他那军人刚毅气质内蕴含儒雅,亲和嬉笑的话语中时而引经据典,博古论今;书则苍劲有力,挥洒自如,其运笔厚重沉稳,古朴拙巧,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br><br><div>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位著名的军旅书法大家在60岁退休前却没有用过毛笔,退休之后则择定研习书法的。他以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邓石如和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 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两位书画大家的书法作品为主要临摹对象。每天临摹不少于8个小时,即使在近年身体欠佳情况下仍然坚持不少于4个小时,从不间断,而且乐此不疲,他临摹和研习各类书法的时间累积早已突破30000小时。</div> 何虎认为,练习书法不是看你练了多少年,关键要看你每天练习的时间有多长。之所以“见字如见人”,就是说字中一定要有书者个性的风格。何虎将军表示:“我深深爱上书法,它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元素,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是书法爱好者心灵的家园。我练书法是从退休之日开始,但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魂魄。书法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更是瑰宝。练书法已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再忙都会抽出时间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因为我被它深深吸引。我喜欢写篆书,也喜欢写隶书。每当摊开一张宣纸压上镇纸,面对案头,我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激情和无尽的快乐,竟然一点不感觉到累。我爱书法,老伴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她说只要我喜欢,只要我高兴,只要我身体好,她都支持!她这样支持我,我更有信心和力量把书法写好。” 有专家和媒体评论说,何虎将军离职戎马之余,捉笔汲墨,潜心书法,其真、行、隶、篆皆功力深厚,尤以篆书、隶书作品大气豪迈,厚重粗狂。小篆古韵十足,大篆气度非凡,真书娟细秀丽,变隶拙朴自然。泼墨乃磅礴蓄势,犹如黄河壶口飞瀑之直下,落笔则奔腾不羁,似猛虎下山长啸山谷。其作品虽从古人传统中来,却在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得以发展,让自己的感悟融入传统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境界。其篆书《论语》、《孙子兵法》、《历代名人咏西湖》、《梅兰竹菊诗选》四册线装本作品集均由西冷印社出版发行,被海内外书法者广泛收藏,成为“中国军旅篆书第一人”。 有专家和媒体评论说,何虎将军离职戎马之余,捉笔汲墨,潜心书法,其真、行、隶、篆皆功力深厚,尤以篆书、隶书作品大气豪迈,厚重粗狂。小篆古韵十足,大篆气度非凡,真书娟细秀丽,变隶拙朴自然。泼墨乃磅礴蓄势,犹如黄河壶口飞瀑之直下,落笔则奔腾不羁,似猛虎下山长啸山谷。其作品虽从古人传统中来,却在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得以发展,让自己的感悟融入传统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境界。其篆书《论语》、《孙子兵法》、《历代名人咏西湖》、《梅兰竹菊诗选》四册线装本作品集均由西冷印社出版发行,被海内外书法者广泛收藏,成为“中国军旅篆书第一人”。 自当选为将军部长书画院副院长成为书法名家,何虎作品先后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英国、印度尼西亚、南非、加拿大及G20峰会上展出;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海内外众多政要、王室成员;还荣获由斯里兰卡文化部、对外事务部颁发的“中斯首届艺术展”荣誉大奖。他的篆书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浙江日报、甘肃日报、美术报、澳门日报、美国芝加哥报等报刊发表。浙江电视台、甘肃电视台还对其进行专题报道。 2018年07月21日,由文化部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书画艺术专委会和中国国际集邮网联合选定,由国家邮政局审批北京邮票厂印制、中国国际集邮网发行的《起航新时代 庆祝改革40周年 中国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何虎将军》纪念珍藏邮册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邮票首发式。 何虎将军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他在军中树立了榜样,为国家的安全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言行和作品,传递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他热心支持公益,经常送作品参与各类公益捐赠和拍卖活动,为地震灾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和关爱残疾人事业尽心尽力。他从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到作品极其丰硕,在西子湖畔已经传为佳话。 关于何虎将军的家庭背景虽然没有详细的公开资料,但从他的生平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位具有卓越领导才能、深厚军事背景、广泛学术兴趣和深厚书法造诣的杰出将领。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军事领域,还延伸到了文化和社会公益领域,是一位备受人们尊敬的军旅人物。 这正是:<div> 戎装裹身军中虎,将星闪亮乃国琼。</div><div> 文武兼修军魂在,西子湖畔唱大风。<br><div><br></div></div> =================================<br>编辑:王雪峰<br>编审:聂庆红<br>发布:鲁华、唐先林<br><br>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西部工作站事业部<br>来搞邮箱:616243941@qq.com<br><br>未经许可,严禁转载。<br>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